原發(fā)布者:110019
1.我國《專利法》明確規(guī)定,對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申請進行(10.0分)我的答案:B √答對2.宣告專利權無效的決定,應由哪個機關作出(10.0分)我的答案:B √答對3.職務發(fā)明創(chuàng)造申請專利的權利歸屬于(10.0分)我的答案:B √答對4.下列哪項不是權利人解決知識產權糾紛的法律途徑(10.0分)我的答案:B √答對1.以下表述正確的是(10.0分)我的答案:A *答錯2.電影作品的著作權享有者是(10.0分)我的答案:B *答錯3.宣告專利權無效的決定,應由哪個機關作出(10.0分)我的答案:B √答對4.下列對象中不享有著作權的是(10.0分)我的答案:A *答錯1.根據(jù)我國專利法的規(guī)定,下列選項中不能授予專利權的是(10.0分))我的答案:AB *答錯2.下列標志中不能得到商標注冊的有(10.0分))我的答案:AC *答錯1.構成商業(yè)秘密的條件包括(10.0分))我的答案:ABD *答錯2.關于專利無效的下列表述中正確的有(10.0分))我的答案:AC *答錯1.作品著作權只有經過登記才能得到法律保護。(10.0分)我的答案:錯誤√答對2.商業(yè)秘密是指不為公眾所知悉,具有商業(yè)價值并經過權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10.0分)我的答案:正確 √答對3.知識產權的取得均應依法履行一定的手續(xù),包括申請、審查、注冊、登記等。(10.0分)我的答案:錯誤√答對4.一種新型通訊方法可以獲得實用新型專利授權。(10.0分)我的答案:錯誤√答對1.知識產權的取得均應依法履行一定的手續(xù),
近幾年來,特別是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各級政府以及社會各界對知識產權知識的學習熱情空前高漲。為滿足社會各方面的需求,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學習知識產權知識、研究知識產權國際規(guī)則的需求,作者組織編寫了這本書,供大家在工作中學習使用。
知識產權的專業(yè)性比較強,為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作者在編寫的過程中,特別注重結合工作實踐和典型案例的介紹,力求將抽象枯燥的法律規(guī)定和基本知識,用生動具本、通俗易懂的語言,深入淺出地介紹給讀者,使廣大領導干部及讀者在較短的時間里通過這本書,對知識產權基本知識、知識產權戰(zhàn)略、知識產權制度在現(xiàn)代經濟發(fā)展中的作用,有一個比較全面、系統(tǒng)的了解。
前言
第一章 概論
第一節(jié) 知識和知識產權
第二節(jié) 知識產權制度
第二章 專利
第一節(jié) 概述
第二節(jié) 申請專利的決策及專利事務管理
第三節(jié) 專利行政執(zhí)法
第四節(jié) 專利戰(zhàn)略及其作用
第五節(jié) 專利制度在技術創(chuàng)新中的作用
第三章 商標
第一節(jié) 概述
第二節(jié) 商標權利的取得
第三節(jié) 商標權的保護
第四節(jié) 企業(yè)商標戰(zhàn)略及策略
第四章 著作權
第一節(jié) 概述
第二節(jié) 著作權法律制度
第三節(jié) 關于著作權法的修改
第四節(jié) 著作權行政管理與行政執(zhí)法
第五章 反不正當競爭
第一節(jié) 反不正當競爭法概述
第二節(jié) 不正當競爭行為的概成
第三節(jié) 不正當競爭行為的種類
第四節(jié) 不正當競爭行為的監(jiān)督檢查和法律責任
第六章 商業(yè)秘密
第一節(jié) 概述
第二節(jié) 商業(yè)秘密權的限制與維護
第三節(jié) 企業(yè)商業(yè)秘密管理
第四節(jié) 商業(yè)秘密侵權行為及責任
第七章 知識產權的司法保護
第一節(jié) 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現(xiàn)狀
第二節(jié) 知識產權保護的特點及案件種類
第三節(jié) 知識產權訴訟的程序
第四節(jié) 侵犯知識產權的法律責任
第八章 知識產權海關保護
第九章 中外知識產權談判及WTO知識產權協(xié)議
后記
第二十二條 展會投訴機構需要地方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協(xié)助的,地方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應當積極配合,參與展會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地方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在展會期間的工作可以包括:
(一)接受展會投訴機構移交的關于涉嫌侵犯著作權的投訴,依照著作權法律法規(guī)的有關規(guī)定進行處理;
(二)受理符合著作權法第四十七條規(guī)定的侵犯著作權的投訴,根據(jù)著作權法的有關規(guī)定進行處罰。
第二十三條 地方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在受理投訴或請求后,可以采取以下手段收集證據(jù):
(一)查閱、復制與涉嫌侵權行為有關的文件檔案、帳簿和其他書面材料;
(二)對涉嫌侵權復制品進行抽樣取證;
(三)對涉嫌侵權復制品進行登記保存。
知識產權,指“權利人對其所創(chuàng)作的智力勞動成果所享有的專有權利”,一般只在有限時間期內有效。
各種智力創(chuàng)造比如發(fā)明、文學和藝術作品,以及在商業(yè)中使用的標志、名稱、圖像以及外觀設計,都可被認為是某一個人或組織所擁有的知識產權。據(jù)斯坦福大學法學院的Mark Lemley教授,廣泛使用該術語“知識產權”是一個在1967年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成立后出現(xiàn)的,最近幾年才變得常見。
概念知識產權是指對智力勞動成果依法所享有的占有、使用、處分和收益的權利。知識產權是一種無形財產,它與房屋、汽車等有形財產一樣,都受到國家法律的保護,都具有價值和使用價值。
有些重大專利、馳名商標或作品的價值也遠遠高于房屋、汽車等有形財產。由來有學者考證,該詞最早于17世紀中葉由法國學者卡普佐夫提出,后為比利時著名法學家皮卡第所發(fā)展,皮卡第將之定義為“一切來自知識活動的權利”。
類型知識產權是智力勞動產生的成果所有權,它是依照各國法律賦予符合條件的著作者以及發(fā)明者或成果擁有者在一定期限內享有的獨占權利,它有兩類:一類是版權,另一類是工業(yè)產權。 版權是指著作權人對其文學作品享有的署名、發(fā)表、使用以及許可他人使用和獲得報酬等的權利; 工業(yè)產權則是包括發(fā)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外觀設計專利、商標、服務標記、廠商名稱、貨源名稱或原產地名稱等的獨占權利。
按照內容組成, 知識產權由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兩部分構成,也稱之為精神權利和經濟權利。 所謂人身權利,是指權利同取得智力成果的人的人身不可分離,是人身關系在法律上的反映。
例如,作者在其作品上署名的權利,或對其作品的發(fā)表權、修改權等,即為精神權利; 所謂財產權是指智力成果被法律承認以后,權利人可利用這些智力成果取得報酬或者得到獎勵的權利,這種權利也稱之為經濟權利。它是指智力創(chuàng)造性勞動取得的成果,并且是由智力勞動者對其成果依法享有的一種權利。
特點一是知識產權的獨占性,即只有權利人才能享有,他人不經權利人許可不得行使其權利。知識產權是一種無形產權,它是指智力創(chuàng)造性勞動取得的成果,并且是由智力勞動者對其成果依法享有的一種權利。
這種智力成果又不僅是思想,而是思想的表現(xiàn)。但它又與思想的載體不同。
權利主體獨占智力成果為排他的利用,在這一點,有似于物權中的所有權,所以過去將之歸入財產權。 二是知識產權的對象是人的智力的創(chuàng)造,屬于“智力成果權”,它是指在科學、技術、文化、藝術領域從事一切智力活動而創(chuàng)造的精神財富依法所享有的權利。
其客體是人的智力成果,這種智力成果屬于一種無形財產或無體財產,但是它與那種屬于物理的產物的無體財產(如電氣)、與那種屬于權利的無形財產(如抵押權、商標權)不同,它是人的智力活動(大腦的活動)的直接產物。 三是知識產權取得的利益既有經濟性質的也有非經濟性的。
這兩方面結合在一起,不可分。因此,知識產權既與人格權親屬權不同,也與財產權(其利益主要是經濟的)不同。
四是知識產權的地域性和時間性,知識產權的地域性是指即除簽有國際公約或雙力、多邊協(xié)定外,依一國法律取得的權利只能在該國境內有效,受該國法律保護;知識產權的時間性,是指各國法律對知識產權分別規(guī)定了一定期限,期滿后則權利自動終止。編輯本段關于侵犯知識產權刑事案件適用法律的意見2011-01-12,最高院、最高檢、公安部、司法部聯(lián)合發(fā)布了《關于辦理侵犯知識產權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1])。
《意見》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大大加強。如果嚴格執(zhí)行的話,中國肯定不會再是盜版大國了。
其中,涉及互聯(lián)網(wǎng)的有以下幾條。一、關于案件的管轄地"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案件的犯罪地,包括侵權產品制造地、儲存地、運輸?shù)亍N售地,傳播侵權作品、銷售侵權產品的網(wǎng)站服務器所在地、網(wǎng)絡接入地、網(wǎng)站建立者或者管理者所在地,侵權作品上傳者所在地,權利人受到實際侵害的犯罪結果發(fā)生地。
" 以上地區(qū)的公安機關都有權立案。因此如果你的網(wǎng)站有侵犯內容,全國各省的公安局,都可以追查你。
二、關于舉證責任一般來說,誰主張誰舉證,但是《意見》明確規(guī)定,原告可以在無證據(jù)的情況下起訴,這時被告必須提供自己沒有侵權的證據(jù),如果不能提供,就可以推斷認定有罪: "人民法院依法受理侵犯知識產權刑事自訴案件,對于當事人因客觀原因不能取得的證據(jù),在提起自訴時能夠提供有關線索,申請人民法院調取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調取。" "在涉案作品種類眾多且權利人分散的案件中,上述證據(jù)確實難以一一取得,但有證據(jù)證明涉案復制品系非法出版、復制發(fā)行的,且出版者、復制發(fā)行者不能提供獲得著作權人許可的相關證明材料的,可以認定為"未經著作權人許可"。
"三、"以營利為目的" 的認定《刑法》規(guī)定,"以營利為目的"的侵權屬于刑事案件,否則就屬于民事案件?!兑庖姟芬?guī)定,除銷售外,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認定為"以營利為目的": (一)以在他人作品中刊登收費廣告、捆綁第三方作品等方式直接或者間接收取費用的; (二)通過信。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8.26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