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欣賞音樂的方法,要有音樂的耳朵,知道音樂的屬性,欣賞音樂的步驟,音樂欣賞的準備. 2.音樂的表現(xiàn)手法,旋律和主題,節(jié)奏與節(jié)拍,調式和調高,和聲,力度和速度,音色. 3.音樂和分類,聲樂與器樂,單聲部和多聲部,民間音樂與創(chuàng)作音樂,有調性得無調性音樂,嚴肅和通俗音樂. 4.音樂體裁,合唱,舞曲,小夜曲,室內樂,進行曲,練習曲,隨想曲,狂想曲,交響曲,協(xié)奏曲,奏鳴曲,歌劇,中國民間音樂的體裁等。
. 5.音樂是如何表現(xiàn)生活.永恒的主題--愛情,關注人類自身的--命運,最美的季節(jié)--春天,晨光和月夜, 6.音樂結構,一個段落的音樂,單二部歌謠體,單三部歌謠體,回旋曲式,變奏曲,奏鳴曲式, 7.樂隊中的各種樂器,西洋管弦樂隊的各種樂器,民族管樂隊中的各種樂器,電聲樂隊中的各種樂器. 8.音樂史上的名人 9.西方音樂名曲欣賞,巴羅克時期,維也納古典音樂時期,浪漫主義時期,印象主義時期,二十世紀的音樂等. 10.中國音樂名曲欣賞,古典曲目,民間音樂,二十世紀的中國音樂。
以上都是引導你怎樣去欣賞音樂,大家一起努力吧!。
1.樂音體系 音樂:通過生動的藝術的藝術形象表達人們的思想感情,反映社會現(xiàn)實生活。
它可以讓我們快樂,也可以讓我們憂傷。它滿足人們審美的需求,陶冶著人們的情操。
它是世界上人們共同的語言。* l# z4 Z$ c; y( z" j2 i9 s+ I9 H 音樂語言的要素:包括旋律、節(jié)奏、節(jié)拍、速度、力度、音區(qū)、音色、和聲、調式、調性等。
旋律是指長短、高低、強弱不同的一連串樂音有組織地進行。它是音樂的基礎和靈魂。
節(jié)奏是指組織起來的音的長短關系。 節(jié)拍是指時值相等的強拍和弱拍有規(guī)律地交替出現(xiàn)。
速度是指音樂進行中的快與慢。 力度是指音樂進行中的強和弱。
音區(qū)是指人聲或樂曲在某個作品中的音域范圍。通常分為高音區(qū)、中音區(qū)和低音區(qū)。
音色是指不同人聲或樂器在音響上的特色。 和聲現(xiàn)代是指音的同時結合及其連續(xù)進行。
調式是指幾個音按照一定的關系組成一個體系,并以其中的某個音為中心(主音),該體系即稱為調式。 調性是指調式所具有的特性。
樂音:振動規(guī)則,聽起來高低明顯的音。 噪音:振動不規(guī)則,聽起來高低不明顯的音。
樂音體系:音樂中使用樂音的總和。 音級:樂音體系中各個音叫音級。
它包括基本音級和變化音級。 半音:在鋼琴鍵盤上,任何相鄰兩個鍵的音高關系為半音。
全音:在鋼琴鍵盤上,任何隔開一個琴鍵的兩個鍵音高關系為全音。 音名:音的名稱。
用C、D、E、F、G、A、B表示。 唱名:唱譜時使用的名稱。
用do、re、mi、fa、sol、la、si來唱。 音組:七個基本音級循環(huán)重復,產生了許多音名相同而音高不同的音,于是可以分成若干個組,這些組稱為音組。
音律:音樂體系中各音的絕對高度。目前世界各國廣泛采用的音律是十二平均律,另外還有純律和五度相生律。
十二平均律:把八度分成十二個均等的部分。 基音和泛音:琴弦振動發(fā)音時,不僅全弦振動,它的二段、三段、四段……也在振動發(fā)音。
全弦振動產生的音,即聽得最清楚的音叫基音;其它各段振動產生的音,不易聽清楚,叫泛音。 音域:指樂音體系、人聲、樂器或某首作品的音 高范圍。
2.節(jié)奏與節(jié)拍 節(jié)奏:組織起來的長短關系叫節(jié)奏。 節(jié)奏型:音樂作品中,具有典型意義的節(jié)奏。
節(jié)拍:時值相等的強拍和弱拍有規(guī)律的交替出現(xiàn)。 拍子:表示節(jié)拍的單位叫“拍”,將“拍”按照一定強弱規(guī)律組織起來叫做“拍子”。
小節(jié):計算樂名、樂段和整首樂曲長度的單位。(拍是組成小節(jié)的基本單位)。
小節(jié)線:樂譜中強拍之前垂直于五線譜的線稱“小節(jié)線”。 段落線:樂曲分段時用“??!”。
結束線:樂曲結束時用“!”。 拍號:表示拍子的記號。
拍子的種類:1、單拍子:每小節(jié)有兩拍或三拍的拍子。 2、復拍子:兩個或兩個以上同類型單拍子的組合。
3、混合拍子:兩個或兩個以上不同類型單拍子的組合。 4、變拍子: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拍子交替出現(xiàn)。
弱起:樂曲不在強拍開始叫弱起。 切分音:一個音從拍子的弱部分開始,持續(xù)到后面較強部分,這個音就叫“切分音”。
節(jié)奏的特殊劃分:1、三連音:將基本拍子均等的分成三部分。 2、五(六、七、九)連音:將基本拍子均等的分成五(六、七、九)部分。
3.音程 音程:兩個音之間的高低關系叫音程。 旋律音程:兩個音先后奏響叫旋律音程。
和聲音程:兩個音同時奏響叫和聲音程。 冠音、根音:音程中,高的音稱冠音;低的音稱根音。
音程的度數(shù):音程在五線譜上所包含線與間的數(shù)目叫度數(shù)。 音程的音數(shù):音程中所包含全音和半音的數(shù)目叫音數(shù)。)
自然音程:純音程(純一度、純四度、純五度、純八度)、大音程(大二度、大三度、大六度、大七度)、小音程(小二度、小三度、小六度、小七度)、增四度、減五度叫做“自然音程”。 純一度:音數(shù)為0的一度。
小二度:音數(shù)為1/2的二度。 大二度:音數(shù)為1的二度。
小三度:音數(shù)為1 1/2的二度。 大三度:音數(shù)為2的三度。
純四度:音數(shù)為2 1/2的四度。 增四度:音數(shù)為3的四度。
純五度:音數(shù)為3 1/2的五度。 減五度:音數(shù)為3的五度。
大六度:音數(shù)為4 1/2的六度。 小六度:音數(shù)為4的六度。
大七度:音數(shù)為5 1/2的七度。 小七度:音數(shù)為5的七度。
純八度:音數(shù)為6的八度。 變化音程:除增四度和減五度,一切增、減、倍增、倍減音程都叫“變化音程”。
增音程:大音程和純音程增加半音時,叫增音程。 減音程:小音程和純音程減少半音時,叫減音程。
倍增音程:增音程和純音程增加半音時,稱為倍增音程。 倍減音程:減音程減少半音時,稱為倍減音程。
單音程:不超過八度音程叫做單音程。 復音程:超過八度的音程叫做復音程。
等音程:兩個音程孤立聽時,音響效果相同但寫法和意義不同的音程叫等音程。 音程的轉位:音程根音與冠音位置的互換。
音程轉位的規(guī)則:1、轉位音程的度數(shù)=9-原音程的度數(shù);2、純音程轉位后仍為純音程;3、大音程轉位后成為小音程;4、小音程轉位后成為大音程;5、增音程轉位后成為減音程;6、減音程轉位后成為增音程;7、倍增音程轉位后成為倍減音程;8、倍減音程轉位后成為倍增音程;9、增八度音程轉位后不是減一度,而是減八度;倍增八度音程轉位后應是倍。
基礎音皆
音樂分C,D,E,F,G,A,B.7個調性,(你會經(jīng)常聽玩音樂的人在一起說,這曲子是D調的.他們討論的就是這個)
C,D,E,F,G,A,B,翻譯過來就是do,re mi,fa,so,la,ci.
所說的C調:就是彈do這個音就唱do
所說的D調:就是彈re這個音 唱do
所說的E調:就是彈mi這個音 唱do
依此類推.
所說的F : fa 唱do(音
所說的G : so 唱do 調
所說的A : la 唱do 依
所說的B : ci 唱do 次上升)
假如現(xiàn)在我們唱E調的曲子,你就要先找出這個曲子的do是什么音. E調,(C,D,E,F,G,A,B/do,re,mi,fa,so,la,ci)E是mi,你就在鋼琴上找通常彈的那個mi,然后你把它唱成同音的do,再往上彈,就彈出re,mi,fa。。.
我這樣講應該夠簡單了,專業(yè)名詞我都沒講.在鋼琴上,C調,最基本的,琴鍵是白(do)黑白(re)黑白(mi)白(fa)黑白(so)黑白(la)黑白(ci) 然后接著又是白黑白黑。。 對吧~~~這就是最基本的 C大調 ! 按照我上面講的CDEFGAB慢慢再去琢磨. 你的什么F大調,什么G調,就都會明白一點了.
節(jié)拍,音律,這個今天咱不說,說多了你會糊
3/4 4/4是拍節(jié)
意思是每小節(jié)4拍 分別以3分音符和4分音符為一拍
兩個音符下畫一橫線是2個音符共唱一拍..
指點梅花曲皆無,扶醉且聽梁祝。
“指點梅花曲皆無,扶醉且聽梁祝。”當撥起《梁?!愤@斷魂的琴弦,心從來沒有過的感動、悲凄、落淚、無奈···唯有這凄涼的琴聲還能告訴現(xiàn)世的世界,愛情是存在的。
毋庸懷疑,在每個人的心底都藏著一個永揮不去的影子。即使點點的懷念也是愛的心情。
高一時,音樂鑒賞課,老師播放《梁祝》的《十八相送》輕音樂給我們聽時,只記得,我昏昏欲睡,吵嚷著要放流行音樂。依稀只記得了3部分,第一部分——讀書時期。
第2部分——提親,抗婚。第3部分——化蝶。
真怪當時沒認真聽課。 而真正意義上的靜心欣賞卻是在大學音樂鑒賞的課堂上。
很慶幸,今年學校開了音樂鑒賞課,而更有幸的是,能在老師的穿針引線的指導下,我不至于欣賞得一塌糊涂。現(xiàn)在再聽到此曲,“感覺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更得幾回聞?!?/p>
心隨弦在撥動,愛與誓言在交匯?!盁o言到面前/與君分杯水/清中有濃意/流出心底醉/不論冤或緣/默說蝴蝶夢/還你此生此世/今世前世/雙雙飛過萬世千生去/不論冤或緣”詞曲合并,天衣無縫。
淚在心中,恨在淚里。 《梁?!肺×嗽絼≈械那{因素,是一部小提琴協(xié)奏曲。
作者將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概括為樂曲三個部分音樂表現(xiàn)的內容,將這三個部分融于歐洲傳統(tǒng)奏鳴曲式的結構框架之中:草橋結拜,英臺抗婚和墳前化蝶作為樂曲的顯示部,展開部,再現(xiàn)部的內容,表現(xiàn)了青年男女對愛情忠誠和對封建禮教的控訴,最后的化蝶的描寫,極富于浪漫色彩,可謂全曲的點晴之筆并以浙江的越劇唱腔為素材、成功地將我國民族音樂與西方作曲技法融為一體,用音樂的形式藝術地再現(xiàn)這一動人的故事。 作品取材于中國民間故事“梁山伯與祝英臺”。
故事情節(jié):4世紀中葉,在我國南方的農村祝家莊,祝員外的女兒祝英臺,女扮男裝去杭州求學。在那里,她與純樸、憨厚的窮書生梁山伯同窗三載。
當學業(yè)結束分別時,祝用各種美妙的比喻向梁傾吐蘊藏已久的愛情,但梁山伯卻沒有領悟。一年后,梁得知祝是個女子,便立即向祝求婚,但祝家嫌梁家境貧窮,而把祝英臺許配給了一個豪門子弟——馬大守之子馬文才。
由于得不到自由婚姻,梁不久便抑郁而死。祝英臺聞此不幸,悲痛萬分。
在送親的途中,她來到梁的墳墓前,向封建禮教發(fā)出了血淚控訴!此時墳墓突然裂開,祝毅然投入墳墓之中,遂化為一對彩蝶,在花叢中雙雙飛舞 顯示部:相愛 引子: 輕柔的弦樂泛音引出長笛帶華彩的引子,上下躍動的八度大跳輕盈、活潑,雙簧管的優(yōu)美旋律,描繪風和日麗、烏語花香的明媚春光。 主部: 愛情主題――在輕澈的豎琴伴奏下,由獨奏小提琴奏出“愛情主題”,它由越劇唱腔的典型音調演化而來,純樸、優(yōu)美、動情,表現(xiàn)梁山伯與祝英臺甜蜜而美好的愛情。
草橋結拜――大提琴與小提琴對答,情意融融,比擬主人公漫步于草橋亭畔,結拜手足的情景。 主題再現(xiàn)――樂隊全奏的愛情主題,進一步表現(xiàn)了梁山伯與祝英臺之間的真摯友誼和深厚情歌。
連接部: 這是在鋼琴襯托下小提琴演奏的華彩段,表現(xiàn)人物內心的喜悅和愛慕之情。 副部:副部是活潑的小快板,回旋曲結構。
表現(xiàn)梁、祝同窗三載、共讀共玩的情趣?;匦鞑恐黝}來自于越劇音樂,歡悅、嬉戲的音調與舞蹈性節(jié)奏的伴奏。
第一插部采用獨奏小提琴先后與木管、弦樂相互模仿的競奏形式。第二插部情緒更為活躍,尤其是獨奏小提琴模仿中國樂器古箏的演奏,富有彈性的節(jié)奏、靈活跳動的音符和起伏波蕩的旋律線條,生動地描繪了主人公相互追逐嬉戲的動態(tài)和神情。
結束部:慢板,由愛情主題的音樂材料引申而成。小提琴與大提琴纏綿的二重奏,表現(xiàn)梁、祝“十八相送”,依依惜別的情景。
展開部:抗婚 抗婚:沉重的大管和大提琴齊奏及低沉的大鑼作為悲劇的預示,造成惶惶不安的氣氛。象征殘暴的封建勢力的主題,以中低音銅管齊奏為主體的低音線條,用粗暴的音色奏出,威嚴、冷峻而兇狠。
接著是小提琴用散板雙弦演奏的激昂音調,表現(xiàn)出祝英臺的痛苦與激憤;象征祝英臺抗婚的主題由小提琴演奏,作曲家借鑒中國樂器琵琶的掃弦技巧,用強烈的切分節(jié)奏,生動地表現(xiàn)了反抗者的精神和形象。接著,“抗婚主題”與“封建勢力主題”交替出現(xiàn),將音樂推向第一個矛盾沖突的高潮,描述祝英臺激烈的抗婚場面。
樓臺會:由小提琴及長笛奏出梁、?!皹桥_相會”、互訴衷腸的哀傷的慢板主題。接著是獨奏大提琴和小提琴的對答,動情的復調旋律表現(xiàn)一對深愛的主人公生離死別的傷感,如泣如訴、感人摯深。
哭靈投墳:音樂轉為急板,情緒急驟變化,悲憤的音調、緊張的節(jié)奏,形成了展開部的第二個音樂高潮。在這里,作者借用我國京劇中緊拉慢唱的形式,表現(xiàn)祝英臺在梁山伯的墳前向蒼天哭訴的情景。
在獨奏小提琴奏出帶華彩意味的一個音樂絕句后,由弱至強的打擊樂推出樂隊全奏,象征祝英臺“哭靈投墳”,縱身自毀的形象,全曲的戲劇矛盾達到頂點。 再現(xiàn)部:化蝶 再現(xiàn)部省略了副部:在寧靜的音樂氣氛中,飄逸的長笛旋律和豎琴的刮奏創(chuàng)造了一個幻想的仙境。
加弱音器的小提琴再現(xiàn)了愛情主題,鋼琴奏出流水般的晶瑩音響,弦樂群輕盈的撥奏撲朔迷離…。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11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