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礎知識包括教育學和教學心理學,是教師資格考試考查考生教育基礎知識的科目。
綜合知識包含的比較多:教育理論基礎知識、政治理論基礎知識、經濟理論基礎知識、法律理論基礎知識、時事政治,考試內容比較多。
招教考試的筆試內容通常分為以下三種:
第一種內容為:學科專業(yè)知識和教育學、心理學、教育心理學、教材教法 、教育法規(guī) 、新課改等相關的教育理論知識。這種情況最為普遍。
第二種內容為:學科專業(yè)知識和公共基礎知識。這個公共基礎知識也有不同,有的地區(qū)就是指上面的教育理論知識,有的地區(qū)是指 文史 法律 數(shù)學 政治 時事等綜合知識。
第三種內容為:職業(yè)能力傾向測驗+教育基礎知識,這種情況比較少見。
擴展資料:
教師招聘考試考查內容大致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1、教育基礎理論和面試
教育基礎理論和面試這種考查類型是教師招聘考試常見的考查方式,筆試部分考查的重點是教育基礎理論,包括教育學、教育心理學和教育法規(guī)等,面試通常采用說課或是試講的方式來測試考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即具體學科的講授,例如語文、數(shù)學等。
2、教育基礎理論、學科基礎理論和面試
教育基礎理論、學科基礎理論和面試這種組合方式逐漸成為各地教師招聘考試的命題范圍。它不但對教育學科所涉及的各門科目進行考查,同時也會考查考生對于所報專業(yè)學科的基礎能力和知識,以上兩部分會成為筆試出題測查的重點。
面試中采用說課或講課的方式進行考查,同時很多地區(qū)說課考查后會附帶出現(xiàn)結構化的面試題目。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百科--教師招聘考試
最佳答案 1)公共關系學的概念、范疇及其本質(說明"什么是公共關系"); (2)公共關系的起源和發(fā)展的歷史(說明"公共關系的來龍去脈"); (3)公共關系的行為主體及其功能(說明"誰在搞公關?搞什么?"); (4)公眾對象分析(說明"與誰開展公關活動"); (5)公共關系的管理過程(說明"公共關系怎樣做"); (6)公共關系的媒介及其應用方法(說明"公共關系用什么手段和方法來進行"); (7)公共關系實務活動(說明:公共關系工作主要做些什么"); (8)公共關系的職業(yè)道德和法律制約; (9)公共關系在中國應用和研究的國情和特色。
由于各地市、區(qū)、縣出題范圍和內容比較靈活,所以考查的內容不太固定,但是綜合各地考試真題,可以發(fā)現(xiàn)多數(shù)地區(qū)教師公開招聘考試筆試主要考查兩個部分,即教育理論綜合知識(公共知識)和專業(yè)知識, 教育理論綜合知識(公共知識)部分包括教育學、心理學和教育心理學的一些理論,以及一些相關的其中教育理論綜合知識教育法律法規(guī),考點與教師資格考試基本相同;專業(yè)知識涵蓋了各科相應的基礎性知識、教學技能與實踐、教材教法與教案等??忌鷳愿鞯亟逃W或人事人才網公布的考試大綱為準。
教師公開招聘考試面試主要考查考生的實際教學能力,方式有說課、試講、面談(答辯)等,其中面談和結構化面試相似,問題會緊密結合教學實際。
教師招聘考試全國沒有統(tǒng)一的考試形式和考試大綱,部分省份實行全省統(tǒng)一考試,但是大部分省份還是由當?shù)貐^(qū)縣教育局根據當?shù)貐^(qū)縣各學校招聘老師人員進行匯總,然后由教育局統(tǒng)一組織招聘考試,考試形式一般分為筆試和面試。
考試內容按地區(qū)有差異:
一種內容為:專業(yè)知識和教育學 、心理學 、教材教法 、教育法規(guī) 、新課改等相關的教育理論知識。
另一種內容為:專業(yè)知識和公共基礎知識。這個公共基礎知識也有不同,有的地區(qū)就是指上面的教育理論知識,有的地區(qū)是指 文史 法律 數(shù)學 政治 時事等綜合知識或則行測能力測試。
關于全省統(tǒng)一進行招聘考試的信息,現(xiàn)沒有正式的文件下發(fā)。
2019貴州黔西南興義市事業(yè)單位招聘教師筆試:
筆試為閉卷考試,筆試不指定參考用書,不舉辦也不委托任何機構舉辦考試輔導培訓班。
筆試科目:《公共基礎知識》(150分)
筆試時間:2019年6月1日上午9:00—11:30
筆試地點:詳見筆試準考證。考生必須同時持有效《居民身份證》和《筆試準考證》方能進入考場參加筆試。
筆試成績計算:小數(shù)部分均按“四舍五入法”保留小數(shù)點后兩位數(shù)字。筆試成績必須達到60分及以上方能進入下一環(huán)節(jié);同一職位考生筆試成績(含加分)名次出現(xiàn)末位并列的,同時進入下一環(huán)節(jié)。
未完成所有筆試科目或未取得有效成績的,取消進入下一環(huán)節(jié)資格。
《教育基礎知識》主要包括教育學基礎知識、教育心理學基礎知識和教育法規(guī)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教育學基礎知識。考試內容主要有:教育學概論、教育與人的發(fā)展、教育與社會的發(fā)展、教育目的、教育內容、教育途徑、學校以及教師與學生。
第二部分:教育心理學基礎知識。主要包括:教育心理學概論、學習心理、品德心理、教學心理和差異心理的基本知識。
第三部分:教育法規(guī)。主要包括:教育法概論、《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
<p>;事業(yè)單位考試一般都考《職業(yè)能力測驗》和《公共基礎知識》。公共基礎知識復習資料網上很多,可以去文庫搜索一下,會出來很多你想需要的資料。</p> <p>;事業(yè)單位考試公共基礎知識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p> <p>; 《公共基礎知識》考試結合事業(yè)單位的工作特點,主要考察應試者所掌握的法律基礎知識、應用文寫作基礎知識、科技基礎知識、公民道德建設和時事政治方面的知識。
《公共基礎知識》http://url7.me/bOpH總分100分,考試時間為90分鐘。題型為單向選擇題、多向選擇題、是非判斷題等客觀性試題。試題中法律、應用文寫作、科技基礎、公民道德建設、時事政治各部分所占比例約為30%、25%、25%、10%、10%。
第一部分 法律基礎知識
1、法學概論:①.法的一般原理;②.法的創(chuàng)制;③.法的實施。
2、憲法:①.憲法的含義和產生與發(fā)展;②.國家性質;③.政權組織形式;④.國家結構形式;⑤.經濟制度和兩個文明建設.⑥.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⑦.國家機構。
3、民法:①.民法的概念和基本原理;②.民事法律關系的主體;③.民事法律行為和代理;④.物權與所有權;⑤.債權;⑥.侵權行為;⑦.知識產權;⑧.訴訟時效。
第二部分 應用文寫作基礎知識
1、應用文基礎知識:①. 應用文概述; ②.應用文特點; ③.應用文的作用; ④.應用文分類、撰寫; ⑤.公文的一般文體與結構;
2、常用公文的寫作要點:①.規(guī)范性公文的撰寫;②.常用的幾種公文撰寫:如決定、報告、請示、通知、通報、函等;③.常見幾種行政事務應用文的撰寫:如:計劃、總結、簡報、述職報告等。
第三部分 科技基礎知識
這一部分測試應試者對國內和當今世界的科技動態(tài)和科技信息的常識性了解情況。測試內容包括信息科學技術、生物技術、能源科學技術、空間技術、農業(yè)高科技技術的基本特點、作用及發(fā)展趨勢。應試者應當了解上述新科學技術的核心研究內容與特點、對于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地位和作用、領域內的重大科技成果、發(fā)展趨勢。 第四部分 公民道德建設
1、公民道德建設的指導思想和方針;
2、公民道德建設的核心;
3、公民道德建設的基本道德規(guī)范;
4、公民道德建設的原則;
5、公民道德建設的內容和基本要求。
第四部分 時事政治
主要考查應試者對時事政治的了解,考試內容涉及近一年來國際、國內發(fā)生的重大時事。</p> <p>
</p>
(一)鉆研和組織教材的能力教師要上好課,必須事先要備好課。
所謂備好課,首先要深入鉆研教材,把教材的知識弄懂,并融會貫通,使之轉化為自己的知識;其次,要研究教學大綱、教材內容和學生,明確教學目的、重點及要求,使之轉化為教師教學的指導思想;再次,要進一步研究教學目的要求、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找到使教學內容適應學生接受能力、促進學生智力發(fā)展、實現(xiàn)教育目的的途徑,要實現(xiàn)上述三個方面的轉化,教師就必須有一定的鉆研和組織教材的能力。這種能力越強,備課的效果就越好,十分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二)了解和研究學生的能力深入了解研究學生,這是教師進行教育教學工作的出發(fā)點,也是教師的一項基本功。教師要善于根據學生的外部表現(xiàn)了解他們的個性和心理狀態(tài),如思想狀況、道德水平、知識基礎、智力水平以及興趣、愛好、性格等。
只有了解學生的實際,才能做到有的放矢,長善救失,因材施教。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27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