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生活中我?guī)椭^別人,別人也幫助過我。
其中在我印象中最深的一件別人幫助過我的事,現(xiàn)在還讓我記憶猶新。那是去年的十月,我在婁底和媽媽逛街時發(fā)生的一件事。
那天,街上人來人往,一不小心我就和媽媽分開了。這時,我心里非常緊張。
急得在街上大聲喊:“媽媽,媽媽——”,可是就沒有看到媽媽的半個影子。我身無分文,又是第一次來到這個地方,對周圍環(huán)境一點也不熟悉。
正在我手足無措的時候,一位慈祥的老奶奶走過來說:“小朋友,你是不是迷路了?”我?guī)е蘼曊f:“我走失了,我想回家!”老奶奶問我:“你家住在什么地方?”我告訴老奶奶:“我家住在大漢巨龍家園?!崩夏棠陶f:“我家也正好住在那兒,你跟著我走吧,我一定把你送回家。”
望著這位熱心的老奶奶,我不禁想起電視里播放的那些壞人拐賣小孩的情景,我半信半疑地跟在她的后面。走了不多久,我發(fā)現(xiàn)這條路似乎有點熟悉,越走越像回家的路。
不一會兒就到了我家樓下,我對老奶奶說:“謝謝您幫助我找到了家,請您去我家坐坐吧!”老奶奶說:“不用了,你快回家吧,爸爸、媽媽肯定都急壞了!”說完老奶奶扭身就走了。我望著老奶奶的背影,好像看到一顆金子般的心。
經(jīng)過這件事,我就下定決心從此以后一定要多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做一個像老奶奶那樣的人。
43頁
2.2 1 4 4 3
四.√**√
五。不是。。。。。而是。
只有。。。。才
之所以。。。。。是因為
如果。。。。就
六.自己看書
44頁
七.D E E B
八。鳥類-----飛機
螢火蟲--------冷光源
袋鼠--------無輪汽車
魚--------潛艇
蝙蝠---------導航器
九.1.積累 基礎 自私 公平
2.歷盡艱險 《史記》誕生 一件作品的誕生 經(jīng)過長期的制作
3.4 (1)王羲之練習書法(2)滴水穿石(3)李時珍寫《本草綱目》(40)司馬遷寫《史記》
4.任何一件事情都有經(jīng)過努力
5.(1)勤奮 懶惰
(2)微笑 煩惱
128個小朋友參觀天文館,平均分成2隊,每隊平均分成4組,每組有多少人?
3個小朋友每人買一副乒乓球拍,一共用去144元,每塊乒乓球拍多少元?
校園里有2個花圃,每個花圃都種了4行花,這些花一共有96棵,每個花圃里平均每行有多少棵?
同學們做了108個蝴蝶標本,平均放在2個標本盒里,每個標本盒有3層,平均每層放了多少個?
修路隊修一條長800米的公路,已經(jīng)修了135米,剩下的用5天修完,平均每天修多少米?
果園里有642棵桃樹,如果每行栽3棵,一共可以栽多少棵?
一個教室要裝6根燈管,那么537根燈管最多可以裝配多少個教室?
張叔叔從上午8時到11時,一共做了702個玩具娃娃,平均每小時做多少個娃娃?
養(yǎng)雞場有186只白母雞,有6只花母雞,白母雞是花母雞的多少倍?
一桶油連桶稱重150千克,用去一半油后連桶重90千克,這桶油重多少千克?桶重多少千克?
服裝廠從上午8時到下午4時共加工服裝320件,平均每小時加工衣服多少件?
三年級有學生360人,平均分成4個班,每班平均分成2組參加活動,每組有多少人?
合唱隊有女生63人,男生33人,如果每6人一組,可以分成幾組?
東東有54本書,比兵兵的5倍多4本,兵兵有多少本書?
幼兒園有45千克糖果,又買來60千克,分給每班7千克,可以分多少個班級?
樂樂和東東主宰同一幢樓,上學時樂樂每分鐘走80千米,到學校要用7分鐘,東東比樂樂多用1分鐘,東東每分鐘走多少米?
1、商店原有72個蘋果,買走了32個,又運來50個,現(xiàn)在共有幾個?
2、有100個帽子,發(fā)了30個,共有幾個?
3、小紅去買文具,買了兩樣東西,分別是鉛筆盒和卷筆機,花了60元,已知鉛筆盒45元,卷筆機幾元?
4、書包185元,鉛筆2元,卷筆機32元,共幾元?
5、寵物店有16只狗,買了8只,剩幾只?
6、兩只貓,一只39元,一只20元,共幾元?
7、答對一題加107分,答對兩題加幾分?
8、小李帶了50元買水果,一樣24元,一樣18元,錢夠嗎?
9、有兩樣東西,一樣20元,一樣有兩個零件,一個7元,一個40元,共幾元?
10、2個用品,一個492元,一個168元,共幾元?
應該對你有所幫助,如在需要,再聯(lián)系
第一單元 姓名 yàn zi huó po zēnɡ tiān yì quān yīn fú wēi fēnɡ ( ) ( ) ( ) ( ) ( ) ( ) lüè ɡuò yǎn zòu zàn ɡē dào tián ɡǎn jí ( ) ( ) ( )( ) ( ) ( ) chì bǎnɡ jiǎn dāo jù lǒnɡ āi ái jǐ jǐ wū hēi ( ) ( ) ( )( ) ( ) ( ) óu ěr ɡuānɡ jǐnɡ hǎi bīn jī linɡ ( ) ( ) ( ) ( ɡē yǒnɡ huà zhuānɡ jiǎn cái bì lǜ hé huā shēnɡ jī ( ) ( ) ( )( ) ( ) ( ) qīnɡ xiānɡ fǎnɡ fú yī shɑnɡ wú dǎo lián pénɡ piān piān qǐ wǔ ( ) ( ) ( )( ) ( ) ( ) wàn zǐ qiān hónɡ ɡuānɡ cǎi duó mù qún fāng tǔ yàn bǎo zhàng ( ) ( ) ( )( ) xù rì dōng shēng xī yáng xī xià céng luán dié cuì qīnɡ tínɡ ( ) ( ) ( ) ( ) dòng jìng dé shī tūn tǔ gōng shǒu jìn tuì( ) ( ) ( )( ) ( ) shǐ zhōng hū xī shì fēi ài zēng pò liè ( ) ( ) ( ) ( ) ( ) 第二單元 cuì niǎo qīnɡ cuì yú wēnɡ shí bì jí fēi qīnɡ chè hónɡ shuǐ ( ) ( ) ( )( ) ( ) ( ) ( ) wěi ɡǎn fù bù yì zhá yǎn dǎ xiāo niàn tou sì yǎnɡ ( ) ( ) ( )( ) ( ) ( ) yòu jiān yòu chánɡ zhuān liè qǐ chénɡ má fɑn táo tuō ( ) ( ) ( ) ( )( ) wēn nuǎn zhì xiè zhènɡ fǔ zhòu jiànɡ zhàn tái tòu liànɡ ( ) ( ) ( )( ) ( ) ( ) ōu zhōu ruì shì tè shū qì wēn fēn fēn pí láo chèn shān ( ) ( ) ( )( ) ( ) ( ) shū shì chánɡ tú fēnɡ xuě jiù hù kōnɡ tiáo pào pào ( ) ( ) ( )( ) ( ) ( ) liè chē kāi dònɡ yǒu qínɡ chénɡ qiān shànɡ wàn lí tián ( ) ( ) ( ) ( ) ( ) jī hán jiāo pò shān ɡǔ luǒ lù ɡōnɡ jù jiā jù yí dònɡ dònɡ ( ) ( ) ( ) ( ) ( ) ( ) kuò dà sēn lín yù yù cōnɡ cōnɡ zhàn lán fēnɡ lì chuǎn qì ér ( ) ( ) ( ) ( ) ( ) ( ) lí mínɡ tián rùn ɡài fánɡ yīnɡ yǒu jìn yǒu ɡè shì ɡè yànɡ ( ) ( ) ( ) ( ) ( ) 三年級下冊語文第三\四單元拼音試卷 姓名 分數(shù) yù yán wánɡ yánɡ bǔ láo yánɡ juàn kū lonɡ quàn ɡào ( ) ( ) ( ) ( ) ( ) pán chán yìnɡ yào fǎ zé lánɡ qún wèi ɡuó hòu huǐ ( ) ( ) ( )( ) ( ) ( ) běn shi lā xián bēi cǎn dǎ liè shè jiàn jiē fɑnɡ ( )( )( )( ) ( )( ) dà yàn yù hé bēi tònɡ pò liè ɡū dān shī qún diāo zǒu ( )( )( )( )( )( ) liè kāi dīnɡ zhǔ shén qínɡ hé yán yuè sè bǎ shì ( )( )( )( )( ) xiānɡ sì yán sù qián pái kào biān bàn shǎnɡ shú xī ( )( )( )( ) ( )( ) jiào huì jīnɡ ɡōnɡ zhī niǎo dà chī yì jīnɡ jiǎo dù jiǎnɡ tái ( ) ( ) ( )( ) ( ) ( qīn shēn xià hé zhī shēn qiǎn,qīn kǒu cháng lízhī suān tián . ( ) ( ) ( )( ) ( ) ( rìrìxíng ,bú pàqiān wàng lǐ; cháng cháng zuò,bùpàqián wàn shì.( ( ) ( ) ( )( ) ( ) ( mòkàn jiāng miàn píng rú jìng, yào kàn shuǐ dǐwàn zhàng shēn. ( ) ( ) ( )( ) ( ) ( lún liú( ) zhǔn què( ) shěn shì ( ) 第 四 單 元 sài pǎo ténɡ ài qī piàn kuánɡ bēn jiǎ ruò yōu chóu ( )( )( ) ( ) ( )( ) shǔ jià shí huà ténɡ ài pái chú shòu yì wú qiónɡ ( ) ( ) ( ) ( )( ) rì yuè rú suō yōu shānɡ chí xù ān wèi suī rán wèi wèn ( )( )( )( )( )( ) lù xiàn yònɡ tú jiānɡ lái jiǎn yuè duì wu xínɡ rónɡ ( )( ) ( ) ( )( )( ) shènɡ dà ɡuān zhònɡ jiū zhènɡ lónɡ zhònɡ chén mò ( )( ) ( ) ( ) ( ) jù lè bù shānɡ dìnɡ jú miàn jiē dào yān mò dù ɡuò ( ) ( ) ( )( ) ( ) ( ) yì lùn zhǔ ɡuǎi hónɡ liànɡ zhǔ xí tái rén shān rén hǎi ( ) ( ) ( )( ) ( ) fānɡ biàn xiàn mù qínɡ bú zì jìn jié zhī shí jiɑnɡ ( ) ( ) ( )( ) ( ) yā què wú shēnɡ chénɡ xīn chénɡ yì chāo xiě mò shuǐ ( ) ( ) ( ) ( chénɡ rèn yuán ɡù ɡù yì bào fù suō huí jì rán tì dài ( ) ( ) ( )( ) ( )( )( ) dú zì jiè chǐ fèn nù bì yè kánɡ zhe bú liào jiān bǎnɡ ( )( )( )( )( )( )( ) 三年級下冊語文第五\六單元拼音試卷 姓名 分數(shù) zhù hè ān jìnɡ jīnɡ xǐ yī yuàn xuè xínɡ jiāo kě ( ) ( ) ( )( ) ( ) ( ) qīnɡ róu shì fǒu yī shenɡ biǎo dá chén jìnɡ dì ɡěi ( ) ( ) ( ) ( ) ( ) ( ) shén qì shí zú qià qià fán nǎo hù shi cǎo diàn fǎn zhènɡ ( )( )( ) ( )( )( )( ) zhōu wéi shuǐ ɡuàn rěn bú zhù tuò mo xiǎnɡ shòu zuàn shí ( )( )( ) ( )( ) ( ) xǐ chū wànɡ wài jiǔ jīnɡ xiāo xi huǎn hé quán tou shū xuè ( )( ) ( )( )( )( ) zuǒ ɡù yòu pàn xùn sù chónɡ fù wài pó jiàn yì yǎn ɡài ( )( )( )( )( ) ( ) zhì zhǐ zhà dàn méi mɑo yǎo yá xīn xiān què rèn ( )( )( )( ) ( ) ( ) cōnɡ cōnɡ mánɡ mánɡ yǒnɡ chū còu qiǎo wū yè zhì zhuō ( ) ( ) ( )( )( ) tiǎn yi tiǎn jìnɡ rán láo lèi fàn rén ( ) ( ) ( ) ( ) 第六單元 chuán shuō cùn cǎo bù shēnɡ chà bù duō dī dé shànɡ ɡānɡ tiě ( ) ( ) ( )( ) ( ) zhuānɡ jiɑ shā jūn shēnɡ cún yù fánɡ fán zhí bǐ jiào ( ) ( )( ) ( )( )( ) shì jiè shū cài dǐ xiāo yě shòu yè mù rè liànɡ ào mì ( )( )( )( )( )( )( ) nǔ lì shén mì tàn suǒ dēnɡ shànɡ yè kōnɡ shè shī ( )( )( )( )( )( ) rèn hé jiànɡ lín rèn hé xuán ɡuà yí dàn wēn dù ( )( )( ) ( ) ( ) nián línɡ cénɡ jīnɡ xìn xī pò bù jí dài chǎnɡ kāi xiànɡ mù ( )( )( )( ) ( )( ) liàn liàn bù shě mù bù zhuǎn jīnɡ xīn qí wǎnɡ luò shuí zǎo ( )( )( )( )( ) biàn bù xìn xiānɡ wǔ hú sì hǎi mǐ láo shǔ ɡōnɡ nénɡ sā huǎnɡ ( )( )( )( ) ( )( ) zàn tàn lǐnɡ wù pò hài dīnɡ shāo jǐnɡ chá ɡū jì xiào mī mī ( )( )( )( )( )( )( ) zhán lǎn jì xìn fēn miǎo bì zhēnɡ ( )( ) ( ) 第七單元 yóu yù fǎn yìnɡ huānɡ wú rén yān bèi bāo wǎn xiá bí zi ( )( )( )( )( )( ) lànɡ huā fánɡ zhǐ shuāi dǎo xiǎo zhèn shù qǐ wú yǐnɡ wú zōnɡ ( )( )( )( ) ( )( ) fèi yonɡ jiāo yì qī hēi zhuànɡ dǎn bó zi jià rì ( )( )( ) ( ) ( )( ) chǔ jìnɡ yóu lǎn xīn ài chū shòu wǎn fàn hónɡ tónɡ tónɡ ( )( )( )( )( ) ( ) yì mú yí yànɡ qīnɡ xī kě biàn tān diǎn ɡōnɡ yì pǐn ( ) ( ) ( ) ( ) chén liè mínɡ bù xū chuán ɡòu s。
三年級下冊日積月累:
第一單元
群芳吐艷 姹紫嫣紅 落英繽紛 郁郁蔥蔥
噴薄欲出 旭日東升夕陽西下 皓月當空
崇山峻嶺 懸崖峭壁 層巒疊翠 蒼翠欲滴
第二單元
清對濁 廉對貪 功對罪
正對偏 獎對罰 優(yōu)對劣
善對惡 勤對懶
第三單元:
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王維)
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王維)
雨里雞鳴一兩家,竹溪村路板橋斜.(王建)
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杜甫)
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鸝一兩聲.(晏殊)
第四單元:
卯兔, 雨對風; 五月黃瓜大街賣、辰龍; 冬月白菜家家有、午馬、戍狗,四月竹筍雨后生,六月葫蘆彎似弓。
第四單元。 秋月白,二月栽下羊角蔥, 晚霞紅, 大陸對長空。
(高爾基) 第三單元: 正月菠菜才吐綠: 聰明在于學習、酉雞、未羊。 路人借問遙招手。
(周恩來) 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勞動的結(jié)果、申猴, 燈下草蟲鳴,天才在于積累,十月蘿卜上秤稱; 七月茄子頭朝下; 九月柿子紅似火。 第五單元,只要肯攀登, 怕得魚驚不應人。
(列寧) 世上無難事、丑牛, 側(cè)坐莓苔草映身、巳蛇。 (毛澤東) 為中華起崛而讀書、寅虎。
山花對海樹。 (宋慶齡)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雨中山果落: 天對地,八月辣椒個個紅: 子鼠,臘月蒜苗正泛青, 赤日對蒼穹, 水繞對云橫; 三月韭菜長得旺第一單元: 小兒垂釣 唐 胡令能 蓬頭稚子學垂綸。
第二單元。
三年級數(shù)學(下冊)知識要求歸納 第一單元 位置與方向1、(東與西)相對,(南與北)相對,(東南與西北)相對,(西南與東北)相對。
面南左為東,面北左為西,面東左為北,面西左為南。2、地圖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東)來繪制的。
通常所說的八個方向:東、西、南、北、東南、西北、西南、東北。3、會看簡單的路線圖,會描述行走路線。
(做題時先標出東 南 西 北。) 一定寫清楚從哪兒向哪個方向走,走了多少米,到哪兒再向哪個方向走就到了哪里。
(在轉(zhuǎn)彎處要注意方向的變化) 判斷一個地方在什么方向,先要找到一個為中心點(觀測點) 處畫“米”字符號,再進行判斷。 4、指南針是用來指示方向的,它的一個指針永遠指向(南方),另一端永遠指向(北方)。
5、生活中的方位知識:①北斗星永遠在北方。 ②影子與太陽的方向相對。
③早上太陽在東方,中午在南方,傍晚在西方。 ④風向與物體傾斜的方向相反。
(刮風時的樹朝風向相對的方向彎,煙朝風向相對的方向飄……) 我國地處北半球,樹葉茂盛的一面是南方,樹葉稀疏的一面是北方。第二單元 除數(shù)是一位數(shù)的除法1、只要是平均分就用(除 法)計算。
2、除數(shù)是一位數(shù)的豎式除法法則:(1)從被除數(shù)的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數(shù)先試被除數(shù)的前一位數(shù),如果它比除數(shù)小,再試除前兩位數(shù)。(2)除到被除數(shù)的哪一位,就把商寫在那一位上。
(3)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數(shù)必須比除數(shù)小。順口溜:除數(shù)是一位,先看前一位,一位不夠看兩位,除到哪位商那位,每次除后要比較,余數(shù)要比除數(shù)小。
3、被除數(shù)末尾有幾個0,商的末尾不一定就有幾個0。(如:30÷5 = 6)4、筆算除法:(1)余數(shù)一定要比除數(shù)小。
在有余數(shù)的除法中:最小的余數(shù)是1;最大的余數(shù)是除數(shù)減去1;最小的除數(shù)是余數(shù)加1;最大的被除數(shù)=商*除數(shù)+最大的余數(shù); 最小的被除數(shù)=商*除數(shù)+1;(2)除法驗算:→ 用乘法 沒有余數(shù)的除法 有余數(shù)的除法 被除數(shù)÷除數(shù)=商 被除數(shù)÷除數(shù)=商……余數(shù) 商*除數(shù)=被除數(shù) 商*除數(shù)+余數(shù)=被除數(shù) 被除數(shù)÷商=除數(shù) (被除數(shù)-余數(shù))÷商=除數(shù)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shù)(0不能為除數(shù))都等于0;0乘以任何數(shù)都得0;0加任何數(shù)都得任何數(shù)本身,任何數(shù)減0都得任何數(shù)本身。5、筆算除法順序:確定商的位數(shù),試商,檢查,驗算。
6、筆算除法時,哪一位上不夠商1,就添0占位。(最高位不夠除,就向后退一位再商。)
7、多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判斷商是幾位數(shù)):用被除數(shù)最高位上的數(shù)跟除數(shù)進行比較,當被除數(shù)最高位上的數(shù)大于或等于除數(shù)時,被除數(shù)是幾位數(shù)商就是幾位數(shù);當被除數(shù)最高位上的數(shù)小于除數(shù)時,商的位數(shù)就是被除數(shù)的位數(shù)減去1。第三單元 復式統(tǒng)計表 復式統(tǒng)計圖的特點:有利于數(shù)據(jù)的比較,更容易分辨相同項目的區(qū)別。
第四單元 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1、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積可能是(三)位數(shù),也可能是(四)位數(shù)。2、口算乘法:整十、整百的數(shù)相乘,只需把前面數(shù)字相乘,再看兩個因數(shù)一共有幾個0,就在結(jié)果后面添上幾個0。
3、估算:18*22,可以先把因數(shù)看成整十、整百的數(shù),再去計算?!梢园岩粋€因數(shù)看成近似數(shù),也可以把兩個因數(shù)都同時看成近似數(shù)。)
4、有大約字樣的一般要估算。5、凡是問夠不夠,能不能等的題目,都要三大步:①計算、②比較、③答題。
→ 別忘了比較這一步。6、筆算乘法:先把第一個因數(shù)同第二個因數(shù)個位上的數(shù)相乘,再與第二個因數(shù)十位上的數(shù)相乘。
7、相關(guān)公式: 因數(shù)*因數(shù)=積 積÷因數(shù)=另一個因數(shù) 運算順序:先乘除,再算加減;同級運算,應按從左到右的順序進行計算;如果有括號,要先算括號內(nèi)的運算。第五單元 面 積1、物體的表面或封閉圖形的大小,就是它們的面積。
封閉圖形一周的長度叫周長。長度單位和面積單位的單位不同,無法比較。
2、比較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要用統(tǒng)一的面積單位來測量。3、①邊長1厘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厘米;②邊長1分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分米;③邊長1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米;4、長方形: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 求長:長=長方形面積÷寬 已知周長求長:長=長方形周長÷2-寬 求寬:寬=長方形面積÷長 已知周長求寬:寬=長方形周長÷2-長 正方形: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 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 邊長:邊長=正方形面積÷邊長 已知周長求邊長:邊長=正方形周長÷45、長度單位之間的進率:1厘米=10毫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分米 1千米=1000米6、周長相等的兩個長方形,面積不一定相等。
面積相等的兩個長方形,周長也不一定相等。7、在生活中找出接近于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例子。
例如1平方厘米(指甲蓋)、1平方分米(電腦A盤或電線插座)、1平方米(教室側(cè)面的小展板)。8、區(qū)分長度單位和面積單位的不同:長度單位測量線段的長短,面積單位測量面的大小。
(二)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計算1、歸類:什么樣的問題是求周長?(縫花邊、圍柵欄、圍欄桿、池塘或花壇周圍小路長度、圍操場跑步的長度等等) 什么樣的問題是求面積?或與面積有關(guān)?(課本等封面大小、刷墻、花壇周圍小路面積、給餐桌配玻璃、給課桌配桌布、灑水車灑到的地面。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4.15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