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選擇題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正確選項前的字母填在題后的括號內。
1.我國勞動法規(guī)定的勞動年齡為( ) A.14周歲 B.16周歲 C.18周歲 D.20周歲 2.在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理念中,人力資源管理部門被視為( ) A.事務性機構 B.簡單服務性機構 C.非生產非效益部門 D.生產與效益部門 3.馬克思稱之為用“饑餓政策”進行人事管理的階段,其人性假設的基礎是 A.人天生是懶惰的,必須采用強制手段 B.人是經濟人,是為了吃、喝等個人利益而勞動 C.人是為了獲得他人的認同而勞動 D.人不只是為了金錢、物質而勞動,人有社會責任感 4.人力資源開發(fā)的雙重目標是( ) A.提高才能,增強活力 B.提高學歷,增加效益 C.提高覺悟,鍛煉意志 D.加強保健,增強體魄 5.工作性質完全相同的崗位系列稱作( ) A.崗級 B.崗等 C.崗類 D.崗系 6.劃分崗類、崗群、崗系的依據是( ) A.工作繁簡難易 B.工作的責任輕重 C.所需人員資格條件 D.工作性質 7.在企業(yè)人力資源變動預測中,馬爾可夫分析方法的基本思想是( ) A.根據企業(yè)現在人員結構狀況推測未來人事變動趨勢 B.根據企業(yè)生產情況推測未來人事變動趨勢 C.找出企業(yè)過去人事變動規(guī)律,以此來推測未來的人事變動趨勢 D.根據市場變化推測未來人事變動趨勢 8.企業(yè)在進行外部人力資源供給的預測時,應側重于( ) A.關鍵人員 B.一般人員 C.臨時工 D.一線工人 9.“金無足赤,人無完人”體現在人員甄選的原則上是( ) A.用人所長原則 B.民主集中原則 C.因事擇人原則 D.德才兼?zhèn)湓瓌t 10.具有“孤僻、行動遲緩、善于觀察細小事物,情感發(fā)生較慢但持續(xù)時間長,體驗深刻”特征的人,其氣質類型屬于( ) A.抑郁質 B.粘液質 C.多血質 D.膽汁質 11.生產產品的有效作業(yè)時間是指( ) A.工人的純工作時間 B.工人從上班到下班之間的時間 C.工人的準備時間、操作時間、吃飯、休息時間 D.工人在企業(yè)逗留的全部時間 12.在生產過程中實行勞動分工的實質是( ) A.勞動簡單化 B.勞動專業(yè)化 C.勞動連續(xù)化 D.勞動個性化 13.在生產過程中保持各工序生產能力的合適比例關系,這是生產過程的( )要求。 A.連續(xù)性 B.平行性 C.協(xié)調性 D.交叉性 14.組織文化與思想政治工作的關系是( ) A.相互交叉,互為依存 B.二者是一回事 C.組織文化是思想政治工作的補充 D.二者沒有關系 15.“魔鬼”訓練是一種( ) A.內化型訓練 B.外化型的逆向“挫折”訓練 C.外化型體能訓練 D.外化型順向訓練 16.以提高員工分析和決策能力、書面和口頭溝通能力、人際關系技巧能力等為主要內容的培訓屬于( ) A.技能培訓 B.知識傳授培訓 C.態(tài)度轉變培訓 D.工作方法改進培訓 17.從性質上講,行政機關、企事業(yè)單位的人員培訓屬于( ) A.常規(guī)教育 B.學校教育 C.繼續(xù)教育 D.基礎教育 18.絕對標準考核就是( ) A.用同一尺度衡量所有的人 B.用同一尺度衡量相同職務的人 C.用不同尺度去衡量所有的人 D.用不同尺度去衡量同一職務的人 19.通過啟發(fā)誘導的方式,激發(fā)人的主動精神,使其工作熱情建立在高度自覺的基礎上,發(fā)揮出內在潛力。
這種激勵形式稱為( ) A.正激勵 B.負激勵 C.內激勵 D.外激勵 20.期前激勵就是在工作開始之前,公布任務指標及相應的獎懲措施。這種激勵主要適用于( ) A.工作周期長,任務不易明確的項目 B.工作周期長,任務比較明確的項目 C.工作周期短,任務很明確的項目 D.工作周期短,任務不明確的項目 21.當一個人的行為表現不符合社會需要時,通過制裁的方式來抑制這種行為,使其改變行為方向,這種激勵是( ) A.內激勵 B.外激勵 C.正激勵 D.負激勵 22.津貼作為一種個人消費品的分配手段,它分配的唯一依據是( ) A.有效勞動時間的長短 B.勞動所處的環(huán)境和條件的優(yōu)劣 C.勞動者的技術業(yè)務水平的高低 D.勞動者的勞動成果的大小 23.在實行工資制度的情況下,能反映職工實際可以交換得到的商品和服務量的工資是( ) A.貨幣工資 B.名義工資 C.實際工資 D.實物工資 24.公共福利是指( ) A.社會要求提供的福利 B.法律規(guī)定必須提供的福利 C.員工要求提供的福利 D.組織根據自身的發(fā)展需要所提供的福利 25.在勞動過程中,防止人員傷亡事故和職業(yè)病發(fā)生的主要措施是( ) A.加強福利待遇 B.改善勞動條件 C.提高員工自我保護意識 D.保障勞動者權益 26.“目標一致理論”認為,當個人目標與組織目標一致時,人員就不會流動。
提出這一理論的是( ) A.美國心理學家?guī)炜?B.美國管理學家杜拉克 C.日本學者中松義郎 D.美國心理學家勒溫 27.美國學者卡茲通過對組織壽命的研究,認為組織內信息溝通水平最高、獲得成果最多的最佳組織年齡區(qū)為( ) A.0.5年—3年 B.1年—3.5年 C.2年—6年 D.1.5年—5年 28.目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實行的養(yǎng)老保險類型是( ) A.強制儲蓄型養(yǎng)老保險 B.國家統(tǒng)籌型社會保險 C.投保資助型社會保險 D.子女撫養(yǎng)型養(yǎng)老 29.我國《失業(yè)保險條例》規(guī)定,失業(yè)保險待遇的領取根據職工本人失業(yè)前在企業(yè)連續(xù)工作時間確定。連續(xù)工作10年以上的,領取失業(yè)保險期限最長為( ) A.12個月 B.24個月 C.18個月 D.30個月 30.勞動爭。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08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