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音樂構成的四個基本要素:音的高低、音的長短、音量、音質(zhì)。
2、音符
記錄音樂的符號叫做音符。而音符用七個阿拉伯數(shù)字來表示:
1 2 3 4 5 6 7
音 名: C D E F G A B
唱 名:do re mi fa so la si
3、音符的劃分
在這七個音符中有一個規(guī)律,就是3(mi)到4(fa),7(si)到高音1(do)是半音。在吉他上是相鄰的兩個品為半音,比如一弦1品是3(mi),那么一弦2品就是4(fa);在吉他上隔一品是全音,比如一弦1品是1(do),那么一弦3品就是2(re),中間隔了1品。
4、音高
音符的數(shù)字符號如1、2、3、4、5、6、7就表示不同的音高。音樂里總共就有7個音符。
5、附點音符
寫在音符右邊的小圓點,叫附點,帶有附點的音符叫做附點音符。無論什么音符,只要帶有附點,就延長附點前面音符的一半。
6、節(jié)奏
掌握讀譜,首先要掌握節(jié)奏,練習掌握?節(jié)奏要能準確的擊拍。擊拍的節(jié)奏方法是:手往下拍是半拍,手掌拿起有半拍,一上一下是一拍。
擴展資料:
于 1950年頒布《小學音樂課程暫行標準(草案)》,所訂目標為:
1、培養(yǎng)兒童正確的聽音、發(fā)聲、歌唱、簡單演奏等初步的音樂知識和技能。
2、培養(yǎng)兒童愛好音樂,以音樂陶冶身心,豐富生活,并樂為人民服務的興趣和愿望。
3、培養(yǎng)兒童活潑、愉快、熱情、勇敢及“五愛”國民公德和保衛(wèi)祖國、保衛(wèi)世界和平的愛國主義思想和感情。教學內(nèi)容包括唱歌、樂譜知識、樂器、欣賞幾類。
你是這個版本的么:第八課 童 心 教 學 目 標: 1.童心與童趣是連在一起的,他帶給我們無限的歡樂,我們要珍惜這有限而寶貴的“小孩世界”,使其如春天一樣充滿生機。
讓我們盡情地歌唱這充滿朝氣、歡樂的時刻。 2.用現(xiàn)代舞為歌曲即興伴舞,用打擊樂為歌曲伴奏,渲染這充滿詩意的童心世界。
教 學 重 點: 1. 音樂的感悟,情緒的調(diào)動。 2. 即興表演能力的培養(yǎng)。
教 學 難 點: 1. 音樂中附點節(jié)奏的加強與鞏固。 2. 現(xiàn)代舞及打擊樂器伴奏的創(chuàng)編活動。
教 學 內(nèi) 容:? 聆聽《山童》教學基本要求:?? 1.合唱曲《山童》是近年來創(chuàng)作作品中較優(yōu)秀的作品之一,音調(diào)民族風格濃郁,歌詞充滿童趣,形象生動,內(nèi)容帶陳述性,層層深入,很受聽眾喜歡。? 2.這首合唱曲較長,有條件的學校在欣賞時最好能把譜輸入電腦,上課時隨錄音放映,學生看著歌譜能了解內(nèi)容,欣賞才能有效果。
至少把歌譜能抄出來供學生了解。? 3.有時間最好能欣賞兩次:第一次了解一下表現(xiàn)的內(nèi)容,第二次從音樂中領悟山童在山間的活動,從而獲得主題——童年多美好的意境。
? 聆聽《真善美的小世界》教學基本要求:? 1.介紹迪斯尼樂園的背景。如有錄像片、VCD音像資料插放,學生更為歡迎。
? 2.欣賞全歌:邊聽邊劃 2/4 拍指揮圖式。? 設問:你能聽清楚歌詞的內(nèi)容嗎?你能區(qū)分歌曲的段落嗎?為什么? 3.師生討論。
? 4.復聽全歌。? 要求:選擇兩件打擊樂器,當你聽到音樂轉(zhuǎn)入第二樂段時,換一件打擊樂器伴奏。
? (也可設計兩個動作,表示樂段的區(qū)分。)? 5.再欣賞全歌。
? 要求:可以邊聽邊哼;可以邊聽邊選擇自己喜愛的角色,如唐老鴨、米老鼠、白雪公主……(教師準備些頭飾、面具等道具供學生選擇) 隨音樂的節(jié)拍跳自己設計的舞步,把我們教室想像是一個迪斯尼樂園,大家盡情地玩吧。(對音樂的分樂段,要用不同的動作能表現(xiàn)出來。)
6.小結:童心在小世界里盡情地抒發(fā)吧!? 表演《蕩秋千》教學基本要求:?? 1.蕩秋千既是一項體育運動也是一項很有樂趣的休閑活動,兒童特別愛玩。貴州的仡佬族兒歌中的玩蕩秋千是多么有趣!? 2.聽范唱,唱一遍歌,唱一遍曲。
? 設問你能聽出這里有幾句是重復的樂句。? 3.學唱第一樂段曲調(diào)。
在教師指導下學生自學。? (1)提示:這是一首歡樂的歌曲,速度應該稍快,但在開始學唱曲調(diào)時,可放慢速度。
另外學唱曲調(diào)必需要打拍子或劃 2/4 拍指揮圖。? (2)難點與重點:十六分音符的節(jié)奏、附點四分符點節(jié)奏要唱好;“ ”、“ ”兩處的大跳要唱準;八分休止符要斷開。
??? 4.學唱第二樂段曲調(diào)。學生自學。
? 5.用稍快的速度流暢地唱全曲。? 6.歡快地表現(xiàn)兒童們在蕩秋千時高興玩耍的情景,有感情地表演《蕩秋千》。
表演《小孩世界》教學基本要求: 1.這是一首富有童趣想像的歌曲。內(nèi)容似乎有些異想天開,但是這就是兒童的豐富的想像力。
? 2.歌曲的識譜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自己讀譜解決。學唱曲調(diào)還是分兩個樂段分別學唱為宜。
在學唱曲調(diào)前范唱是不能缺少的環(huán)節(jié),完整的有感情的范唱能激發(fā)學生學唱的欲望,給學生一個完整的音樂形象。? 3.第一樂段的識譜教學有這樣難點:? (1)附點節(jié)奏,這首歌的附點節(jié)奏很多,很重要,它能形象地表現(xiàn)兒童歡快的性格。
(2)第四樂句的四級分解和弦的音準,要進行指導唱準。? (3) 2/4 拍的節(jié)拍感,要求學生一定要劃指揮圖式,突出強弱,唱好節(jié)拍感。
4.第二樂段識譜的難點是二聲部的和諧。前二句是和聲式的,后二句是復調(diào)式的。
所以難度不小,從班級實際出發(fā),可以適當降低難度,作些改變。? 5.如果第二樂段能唱好,結束句就容易唱好。
? 6.完整唱全曲時要唱出兩個樂段的情緒上的對比,尤其第二樂段的開始兩句,節(jié)奏拉寬要唱得舒展、贊美,與前后形成鮮明對照。? 7.歌曲的處理要突出歡快自豪的情緒,速度稍快。
? 為歌曲伴舞:? 1.由于這首歌曲富有現(xiàn)代的氣息,曲調(diào)帶有通俗歌曲的風格,因此建議用現(xiàn)代舞動作為歌曲伴舞,更能表現(xiàn)其風格特征。? 2.只要是雙拍子的現(xiàn)代舞步都可以,如迪斯科舞步、恰恰舞步等。
3.選擇打擊樂為歌曲伴舞,烘托其氣氛。? 小學五年級音樂教案(新人音版上)第八課 冬 雪 第八課 冬 雪 教學目標? 1.冬雪給大地帶來嚴寒,雪景給我們帶來銀白世界的歡樂。
這一自然現(xiàn)象給音樂文化提供資源。雖然祖國各地很多地方未能觀其美景,但我們可以從歌曲、樂曲、京劇的音樂聲中去尋找體驗、去獲得樂趣。
? 2.初步學習模進方法創(chuàng)作旋律。 教學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唱《堆雪人》;聽《乘雪橇》。
? 第二課時:唱《雪花帶來冬天的夢》;聽《踏雪尋梅》、《打虎上山》。 第一課時 一、表演《雪花帶來冬天的夢》? 1.解題導入:“雪花”、“夢”有關系嗎?? 這里的“夢”由誰在做?是小朋友?還是小動物?做什么“夢”?這就是本歌要告訴你的內(nèi)容。
?? 2.聆聽范唱。? 聽完范唱,對歌名能理解了嗎?? 雪花-夢-小動物-春風-夢醒。
? 3.再聽一遍范唱,在“告訴小**”的間奏處,請大家輕輕隨音樂拍手(XX)。? 4.解決兩處難點: “#2”的音高要*近“3”,這樣“#2”就能唱準。
? 注意弱起的節(jié)奏,用。
小學音樂樂理知識匯總
一年級:
1、要掌握好歌曲節(jié)奏,認識五線譜或簡譜音階,要學會說唱音高,糾正走調(diào)。
2、能讀出四分、和八分節(jié)奏的不同。
3、能感覺出兩拍子和三拍子的不同。
4、能聽辯出音的長短。
二年級:
1、要學會手勢音階,唱準,能夠聽唱歌曲,認識簡單音符。
2、認識弱起小節(jié)。
3、認識附點
4、認識反復記號,知道其作用。
5、認識字母譜,用唱名唱出旋律。
6、認識重音記號。
三年級:
1、會識譜唱歌。
2、掌握個別音符時值。
3、認識升降記號,掌握其作用。
4、鞏固弱起小節(jié)的唱法。
5、復習附點的知識,將附點音符唱準。
6、認識五線譜中的八分休止符。
四年級:
1、要進入二聲部訓練,能夠識唱整首歌曲樂譜,能夠聽出敲擊的節(jié)奏,并記錄??勺约簞?chuàng)編節(jié)奏。
2、認識附點四分音符、附點八分音符、頓音記號、連線、升級號、強弱記號。
3、掌握二、三、四拍子的指揮簡單手勢。
4、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欣賞能力,并能簡述音樂含義。
5、了解簡單的音樂創(chuàng)編知識,間奏、樂器等。
五年級:
1、熟練掌握歌曲中的特殊節(jié)奏(六拍子拍號)。
2、唱準裝飾音和帶記號的音。
3、欣賞的音樂能夠有一定自己的見解。
4、唱好二聲部合唱,提高合唱表演能力。
六年級:
1、能夠很快識譜唱歌,并且可以進入三聲部練習,可以很準確的演唱本學期要求掌握的戲曲片段。
2、欣賞曲目可以更加廣泛,培養(yǎng)學生深層次欣賞能力。
3、掌握二、三、四拍子的指揮簡單手勢。
4、節(jié)奏摸進主要訓練節(jié)奏與節(jié)拍的同時進行。
5、認識了解西洋樂器和民族樂器。
序 音樂基本理論也稱基本樂理,是學習音樂的入門課程。
它要解決的問題 是有關聲音的性質(zhì)、律制、怎樣記譜(也就是怎樣讀譜)、音樂的基本要素、音與音之間結合的基本規(guī)律等等,而記譜(和讀譜)的方法是其中很重要的 一個部分,這本書將以這部分內(nèi)容為重點,兼及其它。 記錄音樂的方法有很多種,在中國古代曾經(jīng)使用過的就有文字譜、工尺 譜等幾大類別,用于不同的樂器時又有琴譜、琵琶譜之分。
同文字類似,樂 譜就是人們規(guī)定的一套符號體系,不管使用什么樣的記譜法,其目的都是準 確地將音樂記錄下來,以便根據(jù)這個記錄來傳播和再現(xiàn)(表演)。 目前五線譜是國際通用的記譜方法,我們當然將它作為主要的介紹對 象,本書在講基本理論的部分亦用五線譜來表達;然后再簡單地談一下簡譜 知識。
在掌握了五線譜之后,學習簡譜將會是非常容易的事情。 為了方便起見,在有關音階、調(diào)式等內(nèi)容的章節(jié)將用首調(diào)唱名法來說明。
考慮到絕大多數(shù)學校的音樂課是用首調(diào)唱名法教學的,這種寫法或許更容易 為讀者接受。 限于篇幅,本書只介紹樂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識,無法兼顧基本技能 的訓練。
有興趣的讀者應該在懂得了這些知識之后通過學習唱歌或某種樂器 來進一步地掌握,以達到熟練地視唱或視奏的目的。 中小學樂理知識:音—聲音的基本性質(zhì) 一、音 1、聲音的基本性質(zhì) 在自然界中充滿了各種各樣的聲音,從表面看來,產(chǎn)生聲音的辦法有很 多,可能由摩擦產(chǎn)生(比如用釘子劃玻璃)、由碰撞產(chǎn)生(比如用錘子敲鐵 板)、由氣息的流動產(chǎn)生(比如風刮過樹梢),但追根究底,聲音的發(fā)生有 三個必須條件:一是振動體、二是傳播媒介、三是動力。
振動體剛才已經(jīng)提 到了,如果沒有玻璃、鐵板,自然發(fā)不出聲音;傳播媒介就是將振動體產(chǎn)生 的振動傳到我們的耳朵中的渠道,假設使一個物體在真空中振動,我們將會 聽不到任何聲音,這個傳播媒介是什么就無需證明了;動力的意思更容易理 解,如果玻璃和鐵板靜靜地躺在那里,誰也不去碰它,它是絕不會發(fā)出聲音 的,只有通過摩擦、打擊使它振動,才會響起來。 聲音有四個方面的性質(zhì):高低、長短、音色和強弱,這四個性質(zhì)說明了 一個音的全部特征。
音的高低是由振動體的振動頻率決定的,在單位時間(每秒)里振動的 次數(shù)越多,發(fā)出的聲音就越高。計量音高的單位是“赫茲”,如果一個音是440 赫茲,就意味著它的頻率為每秒鐘振動 440 次。
人類的耳朵能夠感受到的頻率范圍大約是每秒 16 次至 20000 次,但音樂中使用的范圍遠沒有這么 寬,其最高音只到 4000 赫茲左右,其中人聲能夠唱出的范圍更窄,大約從60 赫茲到 1000 赫茲。音的長短取決于振動的持續(xù)時間,強弱取決于振動的幅度,這兩點容易理解,無需多加解釋,比較復雜的是音色的差異。
音色的 區(qū)別產(chǎn)生于泛音成份和振動波形的不同,波形的發(fā)生原理又牽扯到振動體的 形狀、材料及共鳴條件等等。關于泛音我們將做一些介紹,而波形的分折已 經(jīng)完全屬于聲學和電子學的范疇,與基本樂理關系不是很大,就不在這本書 中介紹了。
對于音樂學習者來說,需要做到的是能夠分辨不同的音色,而不 是從物理的角度進行研究。中小學樂理知識:音—樂音、噪音和泛音 樂音、噪音和泛音 由于形狀和質(zhì)地的差別,使得有的物體產(chǎn)生規(guī)律的、頻率相對固定的振 動,可以明確地分辨其音高,這樣的音叫做“樂音”。
如果振動的成分很復 雜,就會同時產(chǎn)生許多不同的頻率,無法分辨其音高,這樣的音叫做“噪音”。 在音樂中,當然是以樂音為主要成分,但噪音也被廣泛地使用,比如說鼓、镲、沙錘就是噪音樂器。
即使樂音也包含著許多不同的頻率,這些次要的頻 率稱為“泛音”。 以一條弦為例: 當全部弦長振動時,發(fā)出一個主要的音,即“基音”,弦的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四分之一等各部分同時也在振動,發(fā)出頻率各不相同的泛音。
只 有專門儀器才能發(fā)出不含泛音的單一頻率,我們聽到的樂音都是包含許多泛 音的。 練習: 1.什么叫樂音?什么叫噪音? 2.在音樂中用不用噪音? 3.泛音是怎樣產(chǎn)生的? 4.觀察一個樂隊,指出里面的噪音樂器。
中小學樂理知識:音—樂音體系 樂音體系 音樂中使用的全部音高合在一起稱“樂音體系”。之所以說全部“音高”, 是因為在研究這方面的內(nèi)容時不考慮音的其它三種性質(zhì)(長短、強弱和音 色)。
樂音體系中的每一個音都有固定的音高和固定的名字。鋼琴鍵盤是樂 音體系的非常直觀的體現(xiàn),它包含的 88 個鍵基本上就是樂音體系中的全部音 級,其白鍵和黑鍵的排列方式又與音名完全一致。
這 88 個音分作若干組,每組稱為一個“八度”。相差一個八度的兩個音之間頻率比正好是二比一,假定有一個音的頻率是 440 赫茲,那么比它高一 個八度的音就是 880 赫茲。
當兩個音的頻率比是這樣的關系時,它們發(fā)出的 聲音非常協(xié)調(diào),聽來就象一個音一樣,這個現(xiàn)象叫做“八度相似性”。八度 相似性為樂音體系的分組提供了物理依據(jù)。
將一個八度按照振動數(shù)平均分成 十二等份,就產(chǎn)生了十二個音。其中每兩個音之間的距離叫做一個“半音”, 或者“小二度”;每兩個半音構成一個“全音”,或稱“大。
教案教案,切莫太教條,特別是對于大學生來講。
建議你根據(jù)所講的科目,制定針對性的教案:
如果是文科性質(zhì)的課,教案只要提綱式的,不能教條,應該發(fā)散一點。剩下的部分要臨場發(fā)揮,所謂的臨場發(fā)揮也是根據(jù)你的經(jīng)驗來,如果你特別能講,特別能白活,就不要特多準備;反之,你可以給自己一些關鍵詞、句式的提示,作為臨場發(fā)揮的指引;
如果是理科性質(zhì)的課,要想講的生動有趣,有吸引力,有點難度,就需要你自己對知識點吃得很透,能夠融會貫通,又能循循善誘,教案就要準備得充分,邏輯性強,知識也要連貫,學生更容易理解。
當然,受眾也很關鍵,所以還有一種方式是問聽課的同學,覺得怎么講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不斷修訂自己的教案。
好的教案一定是非常重要的,好比電影劇本一樣!
以上純粹個人意見,不是抄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99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