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合唱的指揮,在自身要求與技術要領等方面是非常嚴格的,以下結合我自己的多年指揮經驗和《歌唱祖國》這首樂曲的要求給你提供一點參考,不足之處還請方家指教:
一、指揮的任務與要求:
1)要有充分的自信心,相信自己能夠做好指揮而且無可替代。
2)要有一定的讀譜能力,熟知合唱中可能出現(xiàn)的某些問題并加以糾正。
3)有較好的聽覺、記憶力和較強的節(jié)奏感。
4)有一定的音樂理論知識,能夠準確地理解、分析和處理作品。
5)有一定的組織協(xié)調能力,以便于隨時號召大家服從指揮,調動演唱者的情緒。
二、指揮基本動作及要求
指揮的動作應該準確、簡潔、美觀大方,易于被了解,富有表現(xiàn)力:
1)站立時,上身要挺直,兩腳自然稍分,略成丁字形,左腳可稍上前一些,要站得穩(wěn)而美觀,指揮過程中忌身體大幅度搖擺。
2)面部表情要豐富,眼睛要能傳神,善于運用眼神和面部表情來啟發(fā)合唱隊,協(xié)同一致地表達出作品內容,耳朵對音準就有很強的辨別能力,及時糾正演唱發(fā)音不準的情況。
3)指揮時雙臂抬起至胸前,不宜過高或過低,一般情況下應掌握在上與眉齊、下不低于腰部這一活動范圍,揮動手臂時,要自然有力、舒展大方;手指不要伸直,手心自然保持弓形,忌兩手心平行向上或向下,注意動作的中心是手腕部。雙手的動作要勻稱,指揮時拍點和拍子方向要清楚,不可含糊。一般來說,雙手的動作相同而揮動方向相反,右手是掌握速度和節(jié)拍的,左手是掌握表情、強弱等的,動作要靈活,富有表現(xiàn)力。
三、簡單技巧
1)開始?!陡璩鎳肥嵌淖有?,其起始拍在第二拍,第一拍為預備拍,第一小節(jié)為弱起小節(jié)。合唱開始時,第一拍應打出空拍(提示拍,合唱隊不演唱),即雙手應從上往下至最低點,起唱時間應從該最低點上升時開始,此時為第二拍。注意雙手上升時要清楚有力,以對合唱隊作出明確的提示。
2)歌曲行進當中,雙手和手臂的動作應依拍子的強、弱、快、慢、連音、斷音等作出適當?shù)奶崾?,這些提示應體現(xiàn)在雙手和手臂動作的輕、重、緩、急、柔和、平穩(wěn)、果斷以及動作的幅度大小當中,必要時可突破常規(guī),以大幅動作來展現(xiàn)歌曲的激烈情緒。當然這一切都必須建立在動作節(jié)拍準確這一基礎之上,注意在整個樂曲行進中,應始終堅持強拍動作由上往下,弱拍由下往上連貫進行這一緊要原則。
3)結束。樂曲的終結,往往給人留下很深的印象,要指揮好樂曲的終結,使整個作品得到完整的表達。
在指揮結束樂句時,動作要果斷、準確,使飽滿的情緒貫穿到最后一個音符?!陡璩鎳返慕Y束音延長至三拍半,在指揮演唱該音時,應在前一拍的基礎上,左手不向下落反向上,手心側向右上方,手臂向上抬起,作“托住”手勢,指揮合唱的延長音。右手指揮合唱隊演唱最后三拍,至最后半拍(空拍)前稍頓后迅速猛力收回(兩手同時收回至胸稍上位置),有力結束該曲。
四、幾點注意事項
1)動作的準確性應為指揮的第一要則,但反對指揮動作單調而機械地重復,缺乏生機與活力。
2)即興發(fā)揮應慎重,必須建立在扎實的動作練習基礎之上,且忌過多。
3)指揮者的面部表情是調動演唱者情緒的有力工具,必須給予高度重視,但面部表情反映出來的必須是歌曲本身的情緒和力量,僵死、刻板的面部表情是指揮者最大的敵人,面部表情平和放松是指揮者的密友。
4)指揮者的自信心往往是成就一個合格指揮的主導因素,但盲目自信的結果可能會適得其反,所以指揮者必須在平時加以苦練,以從技術上給自信心以充分支持。
5)熟知和準確掌握樂曲旋律、節(jié)奏是指揮成敗的關鍵,而這一切又離不開靈敏的聽力和對樂曲思想深度的洞察力。
合唱指揮應具備的條件 很多人都認為,指揮不過是“打打”拍子而已,合唱隊不要指揮也能自己演唱。
另外,由于很多從來沒有學過指揮的音樂愛好者在歌詠活動中也指揮了合唱,似乎給人一種印象就是指揮合唱并不困難、更不需要進行專門的理論與技術性學習。 實際上,合唱指揮遠非只是“打”拍子,指揮的優(yōu)、劣直接影響到合唱隊的水平;作為一位稱職的合唱指揮必須經過長時間的專門性的學習,并把學到的理論與技術知識,合理地運用到指揮的實踐中,從而發(fā)揮出指揮應有的作用。
指揮從準備樂譜、研究樂譜,到設計動作、制定排練方案過程中,有一系列復雜而細致的工作。 一、理解音樂、把握作品 對音樂的理解與把握是指揮工作的最重要的部分。
音樂表演是存在多種可能性的。不同的合唱團在演唱同一作品時往往產生不同的效果,這一點同指揮對音樂的理解與把握有直接的關系。
要具備音樂的理解能力、把握好音樂作品需要掌握: 1、音樂基礎知識 基本樂理、和聲、復調、作品分析、音樂史等,是合唱指揮應努力學習和掌握的知識,也是音樂理解過程中幫助你打開音樂"大門"的鑰匙。 2、音樂感覺與音樂經驗 音樂是聽覺的藝術,也是感官的藝術。
無論具有多么高的音樂修養(yǎng),都離不開運用音樂感來把握和理解作品。在理解音樂的過程中,音樂感的作用是:通過對樂譜的視唱、視奏對該作品進行直覺的初步“設計定形”,反復的哼唱或彈奏這個初步“設計定形”,并用心去感受,往往可以把它“修正”為非常接近于實際音樂效果的音樂構思。
運用音樂經驗來把握作品也很重要。音樂實踐機會多的人,聽得多、見得多,這對選擇音樂的表達方式非常有用。
此外,經驗還能幫助指揮預見到排練中將要出現(xiàn)的問題,以便加以預防和找出妥善的解決方法,使排練的效率提高和順利進行。利用音樂感和音樂經驗來對音樂加以理解,往往能形成對音樂的整體和局部的全面把握。
3、其他修養(yǎng) 文學、哲學、美學以及其它姐妹藝術如:戲劇、影視、詩歌,還有指揮本人的生活經歷,都會影響對音樂的理解。要想構成對音樂的深入理解與具有個人特征的音樂風格,沒有這些修養(yǎng)是很難辦到的。
二、音樂表達 任何一位指揮都必須具有音樂的表達能力。 在正常的情況下,指揮在排練中應主要用自己的雙手動作來表明自己的音樂意圖。
過多的用語言來訓練合唱是不合適的,是指揮就應該用手來“說話”。要具有這種能力就應掌握: 1、合唱基本知識和技術 合唱基本知識包括:聲樂發(fā)聲原理、吐字原理及方法;合唱聲部的音域和音色特點;合唱訓練方法。
合唱基本技術是指:對人聲的共鳴、吐字的基本技術的把握以及對各種音色的模仿能力和示范能力。 2、指揮的基本知識與技術 指揮的基本知識是指指揮法原理及理論。
指揮基本技術是指有起拍、擊拍法、各種拍子以及力度、速度、情緒表達到收拍等指揮法的基本要素。 指揮作為合唱活動中的中心人物,把自己對作品的意境、內涵理解、音樂感受和審美要求通過手勢語言傳遞給合唱隊員, 把合唱隊的歌唱聲音提高到最佳狀態(tài),使得合唱更具藝術表現(xiàn)力,他是作曲家及合唱隊與聽眾之間交流感情的鈕帶和相互默氣的重要橋梁;是合唱藝術表現(xiàn)中的主宰和靈魂。
關于合唱指揮的幾點 -------------------------------------------------------------------------------- 2007年05月22日11:04 楊東 標簽: 通過這段時間合唱訓練,發(fā)現(xiàn)在指揮上有很大的問題。 平時在上課的時候也給學生們講過一些關于指揮發(fā)面的知識,但是在運用上還是不夠靈活。
現(xiàn)在就合唱指揮的一點經驗總結了一下: 一、指揮的任務與要求: 1)要有充分的自信心,相信自己能夠做好指揮而且無可替代。 2)要有一定的讀譜能力,熟知合唱中可能出現(xiàn)的某些問題并加以糾正。
3)有較好的聽覺、記憶力和較強的節(jié)奏感。 4)有一定的音樂理論知識,能夠準確地理解、分析和處理作品。
5)有一定的組織協(xié)調能力,以便于隨時號召大家服從指揮,調動演唱者的情緒。 二、指揮基本動作及要求 指揮的動作應該準確、簡潔、美觀大方,易于被了解,富有表現(xiàn)力: 1)站立時,上身要挺直,兩腳自然稍分,略成丁字形,左腳可稍上前一些,要站得穩(wěn)而美觀,指揮過程中忌身體大幅度搖擺。
2)面部表情要豐富,眼睛要能傳神,善于運用眼神和面部表情來啟發(fā)合唱隊,協(xié)同一致地表達出作品內容,耳朵對音準就有很強的辨別能力,及時糾正演唱發(fā)音不準的情況。 3)指揮時雙臂抬起至胸前,不宜過高或過低,一般情況下應掌握在上與眉齊、下不低于腰部這一活動范圍,揮動手臂時,要自然有力、舒展大方;手指不要伸直,手心自然保持弓形,忌兩手心平行向上或向下,注意動作的中心是手腕部。
雙手的動作要勻稱,指揮時拍點和拍子方向要清楚,不可含糊。一般來說,雙手的動作相同而揮動方向相反,右手是掌握速度和節(jié)拍的,左手是掌握表情、強弱等的,動作要靈活,富有表現(xiàn)力。
三、幾點注意事項 1)動作的準確性應為指揮的第一要則,但反對指揮動作單調而機械地重復,缺乏生機與活力。 2)即興發(fā)揮應慎重,必須建立在扎實的動作練習基礎之上,且忌過多。
3)指揮者的面部表情是。
樓主、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鄙人曾經指揮過幾次學校的音樂會、對這個有所研究鄙人認為作為一個完美的樂隊指揮、首先、自己對這部歌曲一定要熟悉例如:在近代世界樂壇上,有許多杰出的指揮家,如卡拉揚、奧曼第、小澤征、伯姆等,都是譽滿全球,他們的地位甚至超過現(xiàn)代的作曲家、演奏家和歌唱家。這是什么原因呢?演奏家和歌唱家固然有其令人欽佩的演奏演唱技能,在獨奏、獨唱時,常受到聽眾的贊揚和感謝,但是他們“指揮”的只是自己的樂器和歌喉。而指揮家指揮的是一個龐大的樂隊,甚至加上合唱隊,這里有各種不同的樂器,每個演員的表演個性和水平也各自相異,指揮家要把他們統(tǒng)一成一個和諧的整體,進而創(chuàng)造出千姿百態(tài)的音樂來,這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
前期準備:對指揮家來說,音樂會上僅僅是他工作的匯報,大量的艱苦勞動都是在臺下。首先是讀譜、“聽譜”。這是指揮的特殊本領,即從總譜密密麻麻的音符中,用眼睛“聽”出十幾種樂器組合的音響效果來。這種本領聽來玄乎,但卻是真的。同時,指揮還必須具備廣博的音樂史知識,樂器法,研究作曲家的生平和思想,領悟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區(qū)別各個時代、各個作曲家藝術風格的異別,并發(fā)揮自己的藝術想象力,以內心的聽覺,去體會樂曲的各種感情和內容,使作曲家的樂譜創(chuàng)作首先在自己腦子中變成活的形象。因而會出現(xiàn)同一作品在不同的指揮家手下奏出不同的效果。
這以后就要從排練的角度再研究總譜:找出各個聲部旋律線條的進行方向,分析各個段落的和聲氣氛和配器色彩,確定樂曲中速度力度的演奏分寸,還要以通貫全局的眼光掌握全曲的結構,設計音樂的基本情緒,哪里應該緊張,哪里需要松弛,哪里層層鋪墊,達到高潮。指揮家還必須對各種樂器的性能有比較深入的研究,他要盡可能地發(fā)揮樂隊和演員的表演水平,以取得理想的音響效果。一個經驗豐富的指揮家,還具有一種先見之明,他能事先考慮到,哪些旋律可能被其他聲部蓋沒,哪些段落在演奏演唱時會出現(xiàn)困難,哪些樂句在表現(xiàn)理解上可能發(fā)生差錯等等,這樣可以在排練時作為訓練重點。僅上訴各項準備工作,幾乎包括了音樂學院全部學科知識,而要達到運用自如的精深境界,更非一朝一夕之功所能成就的。
排練階段:在排練廳里,指揮的工作遠遠不是打拍子,他要把自己對樂曲的內心感受傳達給每一個演奏者,不僅用語言,更是通過手臂、手指、眼睛、臉部表情和一切可以表現(xiàn)的指揮技術,與每個演奏員保持一種感情的交流。指揮的動作既要呈示作品的情感內容,又要起著引導演奏者的作用,他不但指導樂隊準確地演奏,還要激起他們音樂表現(xiàn)的激情,使他們始終處于一種渴望演奏的興奮狀態(tài)。指揮本生,卻既要激情的,又必須保持理智的,他憑借非凡的音樂記憶力,準確的指示各個聲部的來龍去脈;他要有控制樂隊的能力,使每個演奏者都恰如其分地完成自己的職責;不僅要明確地告訴演奏員現(xiàn)在該做什么,還要預示他們將要做什么,使每個樂句的快慢和輕響、進入和消失都能在有準備的情況下有條不紊地進行。
演出階段:經過反反復復的排練,指揮者確信已達到預期的效果時,這才能進入音樂會的演奏。人們在音樂會里所看到的,只是指揮家精神振作地率領樂隊全身心地投入于音樂中,完整地展示作品的全貌。
指揮,作為一門藝術,是近一百七十多年發(fā)展起來的,它的歷史不長,但迄今一直被公認為是一門最全面的音樂表演藝術。 您可以多聽多看你要指揮的這類音樂會、希望您能采納、謝謝
——熊亞光 一個國家的合唱水平在一定層面上反映出一個國家的國民文化素質,同時也是全民族文化水準的一個具體體現(xiàn)。
隨著我國群眾合唱活動越來越普及,水平越來越高,專業(yè)合唱指揮人才匱乏的問題,已經引起教育界及合唱界的廣泛關注。就北京地區(qū)而言,現(xiàn)開設合唱指揮課程的藝術院校有:中央音樂學院、中國音樂學院、首師大音樂學院。
每年的畢業(yè)生(含研究生)超不過兩位數(shù),再加上一些生源分配到外地、或到國外尋求發(fā)展,真正留在北京的則少之又少,同本市龐大的群眾合唱隊伍與指揮專業(yè)人才需求相比,的確是杯水車薪、捉襟見肘。此外,又因多數(shù)社區(qū)合唱團受到活動經費的制約,沒有條件長期聘請專業(yè)合唱指揮,所以演唱水平提高較慢。
縱觀北京市目前的業(yè)余合唱陣營,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凡是具備經費、師資、人氣等條件的團隊,總是越辦越優(yōu)秀,并在各種比賽中屢屢獲獎,出頭露面的機會也比比皆是;凡是缺乏經費、師資、人才等條件的團隊則總在一個低層次的怪圈里徘徊,正如一首流行歌中所唱:“就像一只小小鳥,飛也飛不高”。 如何擺脫“小小鳥飛不高”的窘迫局面,是北京合唱協(xié)會、也是我個人常常思考的問題。
尤其是對于那些缺乏條件的合唱團來說,僅僅依靠有限的合唱指揮人才資源去救“市”,不如調動各個合唱團的積極分子和骨干實施自救。 前一段,北京市文聯(lián)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結合黨中央關于“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的指示要求,按照市委宣傳部的統(tǒng)一部署,面向基層、面向大眾,開展了《北京文聯(lián)大講堂》系列活動,我應邀為望京地區(qū)及熱愛合唱藝術的朋友們作了一場有關合唱指揮、嗓音訓練為內容的通俗講座。
之后,有不少朋友向我表示想學合唱指揮,同時又擔心自己的基礎太差,不知道學習合唱指揮都需要哪些條件?我很高興看到許多音樂愛好者希望學習合唱指揮,這對于提高北京地區(qū)群眾合唱水平無疑是十分利好的事情,我更愿意把自己從事合唱訓練及聲樂教學的一些體會與大家一起交流和分享,為推動北京地區(qū)群眾合唱而做出自己的努力。 其實學習合唱指揮并不難,只要您真心熱愛音樂藝術,有好學上進的精神,都可以學習合唱指揮。
接下來就業(yè)余學習合唱指揮所涉及的幾個方面與大家交流如下: 我們知道:影視藝術靠導演;合唱藝術靠指揮。合唱指揮的綜合素養(yǎng)和基本能力決定著排、演工作的質量和效率。
指揮即是合唱活動的領導者、組織者、又是表演者,換句話說:指揮即是策劃人、又是導演,同時還是演員。從案頭準備工作到排練場、從登臺演出到總結經驗,可以說是一個龐雜的系統(tǒng)工程。
為了適應這樣一個龐雜的系統(tǒng)工程,合唱指揮需要加強三個方面的修養(yǎng),即:人格修養(yǎng)、藝術修養(yǎng)和文學修養(yǎng)。一、人格修養(yǎng) 合唱指揮的人格修養(yǎng)是合唱指揮人格魅力的重要體現(xiàn)。
合唱指揮需要對藝術有一種鍥而不舍的執(zhí)著精神和強烈的 責任感,不論在排練還是在演出中,都要全身心的投入到自己所從事的工作中去,并藉此影響和調動大家對合唱藝術的熱愛。特別注意:要與大家建立起一種平等、互信、友好的工作關系,絕對不可以盛氣凌人。
要注意傾聽大家的意見和建議,即使不愿采納,也要善意而婉轉的講出道理來,絕對不能諷刺挖苦,任何時候都不能傷害自己的隊員,我的合唱指揮準則是:合唱隊員是指揮的衣食父母。因為合唱指揮的藝術構思,都要通過合唱隊員們的共同努力來實現(xiàn)。
合唱指揮的權威性只能表現(xiàn)在排練中和舞臺上,場下是朋友。合唱指揮與合唱隊員之間平等而又融洽的關系,是實踐合唱藝術的重要保障。
二、藝術修養(yǎng) 合唱指揮的藝術修養(yǎng)是合唱指揮工作能力的基礎。它由專業(yè)理論和專業(yè)技能兩個部分組成。
從事合唱指揮的人必須加強自身的理論學習,特別是業(yè)余學習合唱指揮的朋友們,一定要自學一下李重光先生或斯波索賓(蘇)所著的《音樂基礎理論》,此外,最好再學一些和聲學、配器法、視唱練耳方面的知識,讀一點兒中西音樂史方面的書籍,要多看合唱總譜(包括伴奏譜),仔細揣摩譜面。和聲學、配器法的確稍微難一些,不便自學,最好能找個專業(yè)老師或到藝術院校聽聽課。
專業(yè)技能的學習和練習十分重要:首先是指揮的揮拍技術。要學會正確的起拍、收拍技術,找準氣口,并在指揮中努力做到點與線的自然鏈接,以及音樂中各種表情、速度、力度所需要的手勢。
指揮姿勢的基本要求是:挺胸收腹,自然站立,男士可雙腳分開與肩同寬,女士可雙腳一前一后,從腰到肩、從大臂到小臂、從小臂到手腕再到指尖都要通暢,不能僵硬。手的位置是:高不過頭、低不下腰,雙臂不可伸直,揮拍時雙臂不可交叉,手掌不可全部張開,略作雞爪狀為佳。
其二,因為合唱藝術是聲樂藝術,所以合唱指揮應當學習和掌握基本的聲樂知識,對歌唱的氣息、發(fā)音、咬字、共鳴和行腔等方面有所了解,不僅能講的明白,最好還能夠示范,這樣工作起來就能夠駕熟就輕,正因為如此,國外的許多合唱指揮大都是聲樂演員出身,這對于開展高效率的工作創(chuàng)造了方便條件。需要說明的是,在現(xiàn)階段,對于合唱指揮來說,如果不懂聲樂也沒關系,在我們國家,不少優(yōu)秀的合。
指揮手勢的基本原則:
1.每一小節(jié)的第一拍(即強拍)向下?lián)襞摹?/p>
2.每一小節(jié)的最后一拍向上擊拍。
3.在次強拍上改變擊拍方向(向左或向右)。
以下是常見拍子的指揮圖式:
初學者在練習視唱時,可結合指揮圖式進行練習,這有助于學習者建立節(jié)奏感和增強對節(jié)拍運動的理解。
指揮是一個合唱隊的支柱與靈魂,關系到對作品的詮釋及再創(chuàng)作。想要成為一名合格的指揮,必須經過專業(yè)的學習與實操。
擴展資料:
合唱指揮分為合唱與指揮,這與普通的交響樂指揮是有很大區(qū)別的。
合唱主要組織是以人聲的分類為依據。按照不同的人聲,合唱可分為兩大類型:
1、同聲合唱。
2、混聲合唱。
指揮動作的基本原則是“省”、“準”、“美”。
1、“省”是指揮動作要節(jié)省,根據作品的需要,設計指揮動作,動作大小要適度,既不能過分的夸張,又不能無表現(xiàn)力,要注意速度、力度的對比,注意作品的語氣。
2、“準”是指指揮的預示動作,即各種起拍、收拍的打法。要求干凈、準確。
3、“美”是指指揮在表演藝術上要美觀大方。要做到內在與外在的統(tǒng)一。一切從音樂所表達的內在感情出發(fā),掌握準確的圖式、設計好每個動作。
作為合唱指揮應該具備的條件:
1、有較強的組織能力、領導能力及高尚的人格。
2、有很強的讀譜能力。對一個指揮來講,這是最起碼的基本功。
3、掌握科學的聲樂知識,具有較強的范唱能力,還要掌握聲與字結合的訓練方法。
4、有敏銳的聽覺能力。
5、有很強的表達能力(包括語言和動作的表達能力)。
6、有很強的音樂記憶力和較高的鑒賞能力。
7、有很強的節(jié)奏感和熟練的指揮技巧。
8、對合唱隊員要有耐心和鍥而不舍的精神和豐富的合唱訓練手段對合唱隊員進行訓練。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07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