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理解多少就能表現(xiàn)多少 總體來講,素描是很理性的,素描的過程是腦、眼與手高度結合的人的活動。
2. 基礎·能力·素質 素描是造型藝術的基礎,素描學習訓練的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習者正確的認識能力、觀察能力、造型能力、表達能力和審美能力,寬厚扎實的基礎已經(jīng)成為進入藝術殿堂必備的素質,就如同高樓大廈的根基,厚實、深藏、無華;也像武術中的站樁功,站都站不穩(wěn),“功夫”也只是個花架子。初學者學習素描一定得沉住氣耐住寂寞,要能吃苦,要有難度意識,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古人百步穿楊、庖丁解牛也非一日之功。
但光憑理頭苦干是不行的,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自己正確的觀察與表現(xiàn)能力。觀察方法通常指整體與比較,3. 基本功與創(chuàng)造力 打基礎不只是死記硬背、機械重復訓練,也可以是廣泛的閱讀、欣賞、見識、交流、合作、討論、調查、綜合、比較、懷疑、探究、想象、創(chuàng)造、逆向思維、發(fā)散思維、打破常規(guī)等,在日常學習生活中逐漸培養(yǎng)創(chuàng)造力。
打素描基本功與訓練創(chuàng)造力應該是可以同步的,因為素描負載著全部有價值的藝術信息,也包含創(chuàng)造力,藝術的本質就是“創(chuàng)新”,4. 關于主動性 學習素描的主動性,一是指行動上的積極實踐,二是指思維上的勤于探索。二者合二為一,光說不練不行,光練不想也不行。
5. 到位與拉開 “到位”的內容包括構圖、結構、特征、形體、比例、朝向、節(jié)奏、力度等等,到位是一種基本功、一種能力,它同我們通常聽到的“準確”、“逼真”的意思并不完全相同?!暗轿弧备嗟厥侵钢饔^感受、藝術上的到位,層次要高一些,主觀的發(fā)展空間也大些,就是“真實”也只是藝術上的真實。
“拉開”則是一種人文素質,一種主觀手段,“拉開”的內容包括∶藝術語言、形體特征、黑白灰、主次、虛實、強弱、剛柔、濃淡、曲直、前后、疏密等,是更高意義上的簡化與歸納,它比“到位”又更加主觀、自由,是藝術家個體主觀能動性的精神表現(xiàn),是一幅成功素描作品的重要指標,是風格的俗與雅、格調的高與低的主要區(qū)別所在。
素描,講求一個準字:
1、形準。在基礎素描中講求穩(wěn)和準(抽象,夸張的畫法是在形準的基礎上創(chuàng)作的)。
2、型準。包括頭像或者靜物的內部結構,在一張白紙上畫立體的東西,要把東西畫的更逼真幾要注意這個型!形是型的基礎。
3、空間準。不管事色彩畫還是素描及油畫都叫求一個空間關系,主要是前實后虛,比方說,在正前方有一個蘋果,在緊挨墻壁也有一個蘋果,那么就要把精力放在前面,把它刻畫深入,后面的有一個簡單的黑白灰關系就可以了。頭像也是,要先準確的刻畫五官,及額前的頭發(fā),記住一定要用面來表現(xiàn),即使是一撮頭發(fā),他也有他的厚度,只有用面才能表現(xiàn)的更準更穩(wěn)。
一、培養(yǎng)正確的認識方法和敏銳的觀察力從嚴格意義上講,學習素描必須從石膏幾何體、靜物、人物石膏像、人物頭像等這樣循序漸進的學習方法。
培養(yǎng)正確的觀察方法,也就是建立在對物體的深入理解上。畫素描要懂得素描的基本要素,如形體、比例、結構、明暗調子、質量感和空間感等。這些名詞看起來好像不難,但具體的操作確實是很不容易的。
面對一個模特,初學者可能在短時間內也可完成一幅肖像,但畫面簡單空洞,而受過良好素描訓練的人卻可表現(xiàn)得深入而豐富。因為視覺上的敏感不同,感覺到的內容就會有差異,后者可以抓住物體的本質,在表達中能夠概括簡潔、明確肯定地表達對象,在短時間里抓住對象的最基本的特征,培養(yǎng)敏銳的觀察方法。
二、建立良好的整體意識整體意識的建立在繪畫領域中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無論是從事何種繪畫創(chuàng)作,都要涉及這個問題。整體是相對局部而言,局部是整體的一部分,局部存在于整體之中,而整體通過局部得到體現(xiàn)。
對于初學者來說,一方面是加強對整體意識的理解,另一方面是在觀察和表現(xiàn)中關注整體關系,克服注意力局限在某一個點上的不良習慣。例如在畫一個頭像時,必須整體地觀察對象,如畫眼睛時要考慮到和耳朵或鼻子之間的關系,而不能孤立地畫眼睛,陷入局部,必須相互對比,要把它們有機地聯(lián)系起來。
整體存在于造型的各種因素里,從輪廓到色調,從形體表現(xiàn)到空間表現(xiàn)無處不在。培養(yǎng)整體意識可從觀察事物入手,多觀察多比較,這樣才能明確各個事物之間的關系,以便更好地把握整體。從整體到局部、從局部再到整體,貫穿于整個作畫的過程中,反復比較,培養(yǎng)局部與整體關系的能力,建立良好的整體意識。
三、建立形體的體積意識和掌握表現(xiàn)技巧把握形體、表現(xiàn)體積感和空間感,是基礎素描另外一個重要因素,不但要明確物體的形狀、比例、大小,同時還要克服平面描繪,對造型要有最基本的理解和掌握。
沒有體積空間意識,就不能養(yǎng)成對體積空間的觀察習慣,更不能表現(xiàn)好空間關系。對空間的表現(xiàn)是繪畫的基本能力。如:人物頭部在正面時眼睛和耳朵在同一方向,初學者往往表現(xiàn)不出它的空間感,沒有空間感就表現(xiàn)不出體積感?!胺叫巍焙汀胺綁K”是不一樣的,方形是一個平面,而方塊是一個體積。所以應該建立空間意識來表現(xiàn)物體的體積的能力。表現(xiàn)力在素描教學中是很關鍵的。有了敏銳的觀察力,還要建立整體意識和體積空間意識,因此要實現(xiàn)這些還需要有表現(xiàn)的能力。
素描是表現(xiàn)或再現(xiàn)對象的最基本的繪畫形式。素描作為學習繪畫的方法和手段,必須掌握形體構成因素和結構,理解光影色調,理解邊緣輪廓線和明暗交界線,以及對節(jié)奏的感受。素描相對色彩而言更具理性,特別是基礎素描的訓練。用理性指導觀察,用觀察豐富理性,把素描建立在理性的認識上,從而達到素描的完整性。以上就素描教學中的一些較為突出的要點進行分析理解。繪畫是一門技巧課,必須從實踐中獲得飛躍。所以動手實踐是非常重要的,有了量的積累,才能得到質的飛躍。
要具有三維空間的立體形象。因此,素描學習從一開始就應在頭腦中樹立立體的觀念。在素描中,形體是由許多不同方向和形狀的透視面組成,面構成了立體的形。有了這種觀念,我們就可以在各種形象中把握物像立體的基點。 腦、眼、手的協(xié)作 為了成功地掌握素描造型基礎知識和表現(xiàn)技能,在訓練中,還要十分注重腦、眼、手的結合。畫畫不僅要用眼、手,更要動腦。把理性的分析與感性的表現(xiàn)結合起來,才能較好地領悟和掌握素描的基本要領和表現(xiàn)技巧。在繪畫訓練中,需要把觀察的形象進行歸納、分析,對形體結構關系進行概括處理,這些都不可能不認真思考。善于思考的人,也就是善于學習的人。有了正確的認識,才能更有效地指揮眼、手的訓練。所以說,勤于思考,注重腦、眼、手的統(tǒng)一協(xié)作,是畫好素描所必備的主觀條件。
其次, 畫前要觀察研究物體的基本形狀,看它的受光方向,結構造型,形成的立體效果,然后用直線勾出它的大體輪廓,再依照光源,確定物體的受光(淡面)、側光(灰面)、遮光(深面)、三大部分。在深面與灰面上先鋪上一片均勻的線條,使受光面暫時空出,這樣就是用大塊大面來表現(xiàn)物體,然后將各個塊面中細部,也同樣依照受光、側光、遮光分成小塊、小面來處理。深面里要留出反光部分,淡面里要空出高光部分,使它具備五調。還要注意小塊、小面的明暗,使它們服從大面的統(tǒng)一調子,而大面又必須服從于整體。最后在這些面與面之間加上銜接的層次,使它自然、圓潤起來,直到表現(xiàn)出質感為止。 素描畫好后要對描繪的物體進行統(tǒng)籌和完善加工。
素描,講求一個準字:1、形準。
在基礎素描中講求穩(wěn)和準(抽象,夸張的畫法是在形準的基礎上創(chuàng)作的)。2、型準。
包括頭像或者靜物的內部結構,在一張白紙上畫立體的東西,要把東西畫的更逼真幾要注意這個型!形是型的基礎。3、空間準。
不管事色彩畫還是素描及油畫都叫求一個空間關系,主要是前實后虛,比方說,在正前方有一個蘋果,在緊挨墻壁也有一個蘋果,那么就要把精力放在前面,把它刻畫深入,后面的有一個簡單的黑白灰關系就可以了。頭像也是,要先準確的刻畫五官,及額前的頭發(fā),記住一定要用面來表現(xiàn),即使是一撮頭發(fā),他也有他的厚度,只有用面才能表現(xiàn)的更準更穩(wěn)。
一、培養(yǎng)正確的認識方法和敏銳的觀察力從嚴格意義上講,學習素描必須從石膏幾何體、靜物、人物石膏像、人物頭像等這樣循序漸進的學習方法。培養(yǎng)正確的觀察方法,也就是建立在對物體的深入理解上。
畫素描要懂得素描的基本要素,如形體、比例、結構、明暗調子、質量感和空間感等。這些名詞看起來好像不難,但具體的操作確實是很不容易的。
面對一個模特,初學者可能在短時間內也可完成一幅肖像,但畫面簡單空洞,而受過良好素描訓練的人卻可表現(xiàn)得深入而豐富。因為視覺上的敏感不同,感覺到的內容就會有差異,后者可以抓住物體的本質,在表達中能夠概括簡潔、明確肯定地表達對象,在短時間里抓住對象的最基本的特征,培養(yǎng)敏銳的觀察方法。
二、建立良好的整體意識整體意識的建立在繪畫領域中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無論是從事何種繪畫創(chuàng)作,都要涉及這個問題。
整體是相對局部而言,局部是整體的一部分,局部存在于整體之中,而整體通過局部得到體現(xiàn)。對于初學者來說,一方面是加強對整體意識的理解,另一方面是在觀察和表現(xiàn)中關注整體關系,克服注意力局限在某一個點上的不良習慣。
例如在畫一個頭像時,必須整體地觀察對象,如畫眼睛時要考慮到和耳朵或鼻子之間的關系,而不能孤立地畫眼睛,陷入局部,必須相互對比,要把它們有機地聯(lián)系起來。整體存在于造型的各種因素里,從輪廓到色調,從形體表現(xiàn)到空間表現(xiàn)無處不在。
培養(yǎng)整體意識可從觀察事物入手,多觀察多比較,這樣才能明確各個事物之間的關系,以便更好地把握整體。從整體到局部、從局部再到整體,貫穿于整個作畫的過程中,反復比較,培養(yǎng)局部與整體關系的能力,建立良好的整體意識。
三、建立形體的體積意識和掌握表現(xiàn)技巧把握形體、表現(xiàn)體積感和空間感,是基礎素描另外一個重要因素,不但要明確物體的形狀、比例、大小,同時還要克服平面描繪,對造型要有最基本的理解和掌握。沒有體積空間意識,就不能養(yǎng)成對體積空間的觀察習慣,更不能表現(xiàn)好空間關系。
對空間的表現(xiàn)是繪畫的基本能力。如:人物頭部在正面時眼睛和耳朵在同一方向,初學者往往表現(xiàn)不出它的空間感,沒有空間感就表現(xiàn)不出體積感。
“方形”和“方塊”是不一樣的,方形是一個平面,而方塊是一個體積。所以應該建立空間意識來表現(xiàn)物體的體積的能力。
表現(xiàn)力在素描教學中是很關鍵的。有了敏銳的觀察力,還要建立整體意識和體積空間意識,因此要實現(xiàn)這些還需要有表現(xiàn)的能力。
素描是表現(xiàn)或再現(xiàn)對象的最基本的繪畫形式。素描作為學習繪畫的方法和手段,必須掌握形體構成因素和結構,理解光影色調,理解邊緣輪廓線和明暗交界線,以及對節(jié)奏的感受。
素描相對色彩而言更具理性,特別是基礎素描的訓練。用理性指導觀察,用觀察豐富理性,把素描建立在理性的認識上,從而達到素描的完整性。
以上就素描教學中的一些較為突出的要點進行分析理解。繪畫是一門技巧課,必須從實踐中獲得飛躍。
所以動手實踐是非常重要的,有了量的積累,才能得到質的飛躍。
素描最重要的是定形,形不準不要上明暗?。。。。。。?!
素描的三面是指點、線、面
五個調子是指高光、明面、明暗交界線、暗面、反光面
透視:中心透視和散點透視排線,簡單一點就是近大遠小 。
在素描中作畫線的參考:
起草線——是一種長直線,多表現(xiàn)為“重復線”形式,它的基本線形是:垂直線、水平線、傾斜線和弧線。畫起草線時,畫者的手臂要伸長、放松?!伴L線”要一次性完成,然后用重復線形式修正。
暗部線——是一種粗黑線,線形和方向比較隨便。畫暗部線可以選用“B”類的軟芯筆,不要把筆削的太尖,最暗處要加力去畫。
明部線——是一種整齊而明確的短線。適宜用較硬的鉛筆,線得方向依順體面的方向,結構轉折處常使用“交叉線”。握筆的方式同寫字,用力輕而果斷。
刻畫線——是一種有力的“細線”,用在主要部位細節(jié)的強調性表現(xiàn)。
背景線——基本上是一種45度的“長排線”,要求是整齊、均勻,把背景組成不同暗度的灰色,起到襯托物體的作用。
輪廓線——是一種富于變化的“單線”,它的變化形式有直曲、虛實、輕重、粗細等,在正常的情況下,物體亮部的輪廓線屬于背景,暗部的輪廓線屬于物體。
異形線——素描對特殊對象,要用特殊的線條來表現(xiàn)。例如:釘頭線、刻線、逆鋒線、模糊線等。
(排線最重要的是多練,初學每天至少兩小時以上)
初學者畫圓:先畫方體,中軸線,四角,用短直線修飾
石膏幾何體的步驟:
1 確定大概框架,不能太左太右,用淺色線
2.畫出各個物體部分的框架,要注意大致方向和透視
3.畫輔助線,確定結構
4.上明暗色調(先畫明暗交界線,然后用軟鉛筆上暗色,注意根據(jù)光源的遠近,各個物體的暗調顏色深淺并不一樣
1.確立構圖
推敲構圖的安排,使畫面上物體主次得當,構圖均衡而又有變化,避免散、亂、空、塞等弊病。
2.畫出大的形體結構
用長直線畫出物體的形體結構(物體看不見部分也要輕輕畫出),要求物體的形狀、比例、結構關系
準確。再畫出各個明暗層次(高光、亮部、中間色、暗部,投影以及明暗交接線)的形狀位置。
3.逐步深入塑造
通過對形體明暗的描繪(從整體到局部,從大到?。┲鸩缴钊胨茉鞂ο蟮捏w積感。對文要的、關鍵性的
細節(jié)要精心刻劃。
4.調整完成
深入刻劃時難免忽視整體及局部間相互關系。這時要全面予以調整(主要指形體結構還包括色調、質感、空間、主次等等),做到有所取舍、突出主體。
你可以去 看看,這是個專業(yè)性的免費網(wǎng)站
畫素描方法:
第一,是要會削鉛筆。筆頭的長度差不多要超過一厘米,筆尖不要削的太尖。(因為太尖,畫出來的線條會很亂,太禿畫出來會很臟)
第二。先練線條。(這個是一個想有好的繪畫功底必須要練習的)不要心浮氣躁,畫畫這東西是個細活。急不來的。
第三,程序 如果是初學者,建議先從結構素描開始練,千萬不要急著去上明暗。到時候肯定有一種困惑,就是特別想上明暗。卻又不知道該如何上才對。
第四。有關于上明暗的問題。
1、結構素描。
要先搞明白,明暗交界線的位置,受光面的方向還有投影的方向,然后明暗交接線一定是最黑的。
為了讓幾根線條在紙上立起來,你不防給他們編個號,所有的線條都是有輕有重的,而且是有順序的。你注意了線條的輕重,自然那個小東西就立體起來了。
2、明暗素描
每上一遍色,都要從明暗交接線開始,每一遍都是。還有涂明暗的時候,不要用HB以下的涂,一般用3B4B(由于HB以下的含鉛多,畫出來紙就光滑了,之后還要再上色,就上不去了,而B以上的都是炭和墨多,所以畫出來不會太光滑,而且顏色深,還可以反復操作。)
打形方法:
一、首先,必須認真看靜物才行,眼晴沒見過的物象是很難將其表現(xiàn)得準確、傳神的。也說明了一點,在生活中對物象的觀察至關重要,它能夠提供豐富的表現(xiàn)素材,許多同學一上來拿起畫筆就畫,速度很快,也十分認真,但表現(xiàn)出來的物象卻與物象相距甚遠。物體有其自身的形態(tài)和特征,物體之間也存在許多的差異,學生首先得了解所畫對象,對其有充分的認識。
二、其次,通過尋找來分析對象。找比例,找透視,許多同學一直存在著一個困惑和心結,發(fā)現(xiàn)畫了很多年,還是在比例、透視關系上重復出現(xiàn)犯錯糾正、糾正犯錯的問題,無法真正掌握和運用它們。先從比例來說,黃金分割比是大眾都認可的完美比例,也是物象實用與美觀的完美融合。生活中的物體都是依據(jù)一定的比例方式存在的,是符合大眾審美要求的,要畫準物體的比例,必須有一雙屢利的眼睛和豐富嫻熟的理論知識。
(一)從整體入手,先找出物象上下左右的比例關系,再在大的比例關系中找局部的比例。多個物體組合的話,同找單個物體的比例相同,以此例推。等局部比例確準后,又以局部的比例關系來檢查和糾正,外輪廓中各轉折處相應的比例關系和位置,由內到外、由外到內、反復尋找比較,來解決比例的準確問題。
(二)要確定好畫者的視點位置,判斷好自己是處在正視、仰視還是俯視,是一點透視、二點透視、還是三點透視。因為它們都有各自的透視規(guī)律和特點,不能模棱兩可。要做到心中有數(shù),熟記它們的變化規(guī)律,這是決定你是否畫準、畫好的關鍵。
(三)在頭像素描中除了上述幾點外,還要注意中軸線(動態(tài)線)位置和方向的確定。它是判斷你所畫頭像是正視、側視、正仰視、正俯視、側仰視、側俯視的標準。
對于美術中的抽象美問題,我想談一點自己的理解。
有人認為首都機場壁畫中的《科學的春天》是抽象的。其實,它只能說是象征的,它用具體形象象征一個概念,猶如用太陽象征權力,用橄欖枝象征和平一樣,這些都不能稱抽象。
抽象,那是無形象的,雖有形、光、色、線等形式組合,卻不表現(xiàn)某一具體的客觀實物形象。 無論東方和西方,無論在什么社會制度中,總有許多藝術工作者忠誠地表現(xiàn)了自己的真情實感,這永遠是推進人類文化發(fā)展的主流。
印象派畫家們發(fā)現(xiàn)了色彩的新天地,野獸派強調了藝術創(chuàng)作中的個性解放,立體派開拓了造型藝術中形式結構的寬廣領域,……這些探索大大發(fā)展了造型藝術的天地。數(shù)學本來只是由于生活的需要而誕生的吧,因為人們要分配產(chǎn)品,要記賬,聽說源于實用的數(shù)學早已進入純理論的研究了;疾病本來是附著在人身上的,實驗室里研究細菌和病毒,這是為了徹底解決病源問題。
美術,本來是起源于模仿客觀對象吧,但除描寫得像不像的問題之外,更重要的還有個美不美的問題。"像"了不一定美,并且對象本身就存在美與不美的差距。
都是老松,不一定都美;同是花朵,也妍媸有別。這是什么原因?如用形式法則來分析、化驗,就可找到其間有美與丑的"細菌"或"病毒"在起作用。
要在客觀物象中分析構成其美的因素,將這些形、色、虛實、節(jié)奏等等因素抽出來進行科學的分析和研究,這就是抽象美的探索。這是與數(shù)學、細菌學及其他各種科學的研究同樣需要不可缺少的老老實實的科學態(tài)度的。
"紅間綠,花簇簇","萬綠叢中一點紅",古人在綠葉紅花或其他無數(shù)物象中發(fā)現(xiàn)了紅與綠的色彩的抽象關系,尋找構成色彩美的規(guī)律。江南鄉(xiāng)鎮(zhèn),人家密集,那白墻黑瓦參差錯落的民居建筑往往比高樓大廈更吸引畫家。
為什么?我們曾斥責畫家們不畫新樓畫舊房,簡單地批評他們是資產(chǎn)階級思想。其實這是有點冤枉的。
我遇到過許多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的老、中、青年畫家,他們自己也都愿住清潔干燥,有衛(wèi)生設備的新樓,但他們卻都愛畫江南民居,雖然那些民房大都破爛了,還是要畫。這不是愛其破爛,是被一種魅力吸引了!什么魅力呢?除了那濃郁的生活氣息之外,其中白墻、黑瓦、黑門窗之間的各式各樣的、疏密相間的黑白幾何形,構成了具有迷人魅力的形式美。
將這些黑白多變的形式所構成的美的條件抽象出來研究,找出其中的規(guī)律,這也正是早期立體派所曾探索過的道路。 誰在倒洗澡水時將嬰兒一起倒掉呢?我無意介紹西方抽象派中各種各樣的派系,隔絕了近30年,我自己也不了解了。
我們恥了學舌,但不恥研究。況且,是西方現(xiàn)代抽象派首先啟示人們注意抽象美問題的嗎?肯定不是的。
最近我?guī)W生到蘇州寫生,同學們觀察到園林里的窗花樣式至少有幾百種,直線、折線、曲線及弧線等等的組合,雅致大方,變化莫測。這屬抽象美。
假山石有的玲瓏剔透,有的氣勢磅礴,有平易近人之情,有光怪陸離之狀。這也屬抽象美。
文征明手植的紫藤,蒼勁虬曲,穿插纏綿,仿佛書法之大草與狂草,即使排除紫藤實體,只剩下線的形式,其美感依然存在。我在野外寫生,白紙落在草地上,陽光將各種形狀的雜草的影子投射到白紙上,往往組成令人神往的畫面,那是草的幽靈,它脫離了軀殼,是抽象的美的形式。
中國水墨畫中的蘭竹,其實也屬于這類似投影的半抽象的形式美范疇。書法,依憑的是線組織的結構美,它往往背離象形文字的遠祖,成為作者抒寫情懷的手段,可說是抽象美的大本營。
云南大理石,畫面巧奪天工(本是天工),被裝飾在人民大會堂里,被嵌在桌面上,被鑲在紅木鏡框里懸掛于高級客廳;桂林、宜興等地巖洞里鐘乳石的彩色照片被放大為宣傳廣告畫,這都屬抽象美。在建筑中,抽象美更被大量而普遍地運用。
我國古典建筑從形體到裝飾處處離不開抽象美,如說斗拱掩護了立體派,則藻井和彩畫便成了抽象派的溫床。爬山虎的種植原是為了保護墻壁吧,同時成了極美好的裝飾。
蘇州留園有布滿三面墻壁的巨大爬山虎,當早春尚未發(fā)葉時,看那莖枝縱橫伸展,線紋沉浮如游龍,野趣感人,真是大自然難得的藝術創(chuàng)造,如能將其移入現(xiàn)代大建筑物的壁畫中,當引來客進入神奇之境!大量的屬抽象范疇的自然美或藝術美,不僅被知識分子欣賞,也同樣為勞動人民喜愛。而且它們多半來自民間,很多是被民間藝人發(fā)現(xiàn)及加工創(chuàng)造的,最明顯的是工藝品,如陶瓷的窯變,花布的蠟染等。
人們還利用竹根雕成煙斗,采來麥稈紡織抽象圖案,拾來貝殼或羽毛點綴成圖畫;串街走巷的捏面藝人,將幾種彩色的面揉在一起,幾經(jīng)扭捏,便獲得了絢麗的抽象色彩美,他在這基礎上因勢利導巧妙地賦予具象的人物和動物以生命。 抽象美是形式美的核心,人們對形式美和抽象美的喜愛是本能的。
我小時候玩過一種萬花筒,那千變萬化的彩色結晶純系抽象美。彩陶及鐘鼎上杰出的紋樣,更是人類童年創(chuàng)造抽象美才能的有力例證。
若是收集一下全國各地區(qū)各民族婦女們發(fā)髻的樣式,那將是一次出色的抽象美的大聯(lián)展。 似與不似之間的關系其實就是具象與抽象之間的關系。
我國傳統(tǒng)繪畫中的氣韻生動是什么?同。
造型基本因素 1、形體的點、線、面 我們所描繪的物體都是立體的,而最基本的形體是立方體、球形、柱體與椎體。
素描寫生可從這四類形體出發(fā),去研究主體構成的基本因素與形體塑造的關系 點 點表示位置,是形體塑造的標記,對于造型有著特定的數(shù)量意義。先看位置點,找出它的基點與頂點、右點、左點、近點和遠點,這些點規(guī)定著物體的整體范圍和個面之間的大小比例關系。
再看轉折點,這些點如同交通樞紐,聯(lián)系著形體中的線與面。 線 線由點的定向運動產(chǎn)生。
線條是點運動的延續(xù),連接起點和終點的是線,任何一幅素描都是由無數(shù)的線組合而成。線是形體塑造的中堅,線有著無窮的魅力。
輔助線 是指在形體塑造的過程中所借助的假設線。這些線,有助于我們把握形體的動勢和形體的整體特征,有利于我們表現(xiàn)形體時能做到從整體到局部有序的進行。
輪廓線 輪廓線反映的是形體轉折部分。在繪畫過程中,輪廓線的表現(xiàn)要求由直線到曲線,有外輪廓到內輪廓,從而形成物體的立體框架。
面 無數(shù)點的組合或無數(shù)線排列后的效果,在視覺上形成了面,而面運動產(chǎn)生了體。在造型過程中,面可分為兩類,即直面與曲面。
直面 立方體在畫面上一般是以正面、側面、頂(底)三個面呈現(xiàn)。 曲面 球體借助于光線,在畫面上一般是以亮面、暗面、明暗交界線(面)、反光面和投影組合而成。
任何一種復雜的形體,都可以由立方體、球體體面關系去理解和分析。 2、比例與分割 比例是指物體間或物體各部分的大小、長短、高低、多少、窄寬、厚薄、面積風諸方面的比較。
不同的比例關系形成不同的美感,觀察與表現(xiàn)比例關系有個較好的方法,如先抓住相比關系因素的兩極,再確定中間部分,依次分割下去,就可以確定出任何復雜的比例關系 3、特征與基本形 物體的形體特征,是指物象都有自己的特征,使之相互之間得到區(qū)別。我們要對形狀進行概括與歸納,形成了一個基本形的概念,如圓形:人臉、蘋果、罐子、太陽;方形:課桌、書籍、電視機、房子等,因此可以這樣說,抓住了基本形就基本抓住了形體的主要特征。
從形體總體出發(fā),對物體的原形進行簡化,省去煩瑣的細枝末節(jié),以形成簡單的幾何形狀。首先是抓住它的平面形,是方、是圓還是角;再看它的體積特征,屬于立方體、球體還是柱體。
在具體作畫時,先目測高度,再目測寬度,最后作上、下的寬窄比較,就能把握住形體的基本特征。 4、轉折與輪廓 當構成物體的面發(fā)生方向上的變化,形體的面就出現(xiàn)了轉折。
方形物體轉折明顯,稱為折,圓形物體轉折緩慢,稱為轉。一般的物體的邊緣可以看作是轉折,立方體外緣內的棱為轉折,叫內輪廓。
球體內側的明暗交界可視為轉折,也屬于內輪廓。在造型過程中,當我們以線去體現(xiàn)形體的轉折處,即為輪廓線。
根據(jù)形體轉折內外的部位,輪廓線可分為外輪廓線和內輪廓線。在作畫起稿過程中,應集中表現(xiàn)物體的輪廓,抓住輪廓的方法可采取由外到里的方法。
5、結構與構成 結構是指物體本身個部分組合和構造。物體都有內部和外部的構成因素和結構關系,個部分的互相連接穿插、重疊、相離等決定了物體的形體。
在素描訓練中,對結構加進一些主觀成分和表現(xiàn)手法,反映在畫面上的形體結構,可看作一種構成。 6、透視與空間 一切物象占有一定的空間,物與物之間也存在著一定的空間距離。
如畫者與寫生物的空間距離,被畫物體之間的空間距離,被畫物本身前后的空間距離,被畫主體與背景的空間距離。
在素描中,利用物體的透視變化產(chǎn)生距離感,表現(xiàn)空間的技法,其中最基本的方法是透視原理的運用。 幾何透視法 幾何透視法產(chǎn)成與數(shù)學原理,是把幾何透視運用到繪畫藝術表現(xiàn)之中,是科學與藝術相結合的技法。
它主要借助于遠大近小的透視現(xiàn)象表現(xiàn)物體的立體感。 平行透視 當立方體的六個面中,有一個面與畫者的位置呈平行狀態(tài)時,畫者所看到的是它面產(chǎn)生的透視變化。
平行透視 成角透視 當立方體的一個角正對畫者時,立方體所有的面都產(chǎn)生透視變化 成角透視 幾何透視法包括三個要素:視平線,一般是指畫者平視時與眼睛高度平行的假設線。視平線決定被畫物的透視斜度,被畫物高于視平線時,透視線向下斜,被畫物低于視平線時,透視線向上斜。
心點,是指視覺中心。它位于畫者的核心部位。
在平行透視中,一切透視線引向心點。距點,視點至心點的距離叫距點,如果把視距移至視平線上心點的兩側,所得的點為距點。
空氣透視法 空氣透視法是借助空氣對視覺產(chǎn)生的阻隔作用,表現(xiàn)繪畫中空間感的方法。它主要借助于近實遠虛的透視現(xiàn)象表現(xiàn)物體的空間感。
其特點是產(chǎn)生形的虛實變化,色調的深淺變化,形的平面變化,形的繁簡變化。 7、明暗與調子 物體的形象在光的照射下,產(chǎn)生了明暗變化。
光源一般有自然光、陽光、燈光(人造光)。由于光的照射角度不同,光源與物體的距離不同,物體的質地不同,物體面的傾斜方向不同,光源的性質不同,物體與畫者的距離不同等,都將產(chǎn)生明暗色調的不同感覺。
在學習素描中,掌握物體明暗調子的基本規(guī)律是非常重要的,物體明暗調子的規(guī)律可歸納為“三面五調” A:三面 物體在受。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53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