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V(m/S) v= S:路程/t:時間 重力G (N) G=mg( m:質(zhì)量; g:9.8N/kg或者10N/kg )密度:ρ (kg/m3) ρ= m/v (m:質(zhì)量; V:體積 )合力:F合 (N) 方向相同:F合=F1+F2 ; 方向相反:F合=F1—F2 方向相反時,F(xiàn)1>F2 浮力:F浮 (N) F浮=G物—G視 (G視:物體在液體的重力 )浮力:F浮 (N) F浮=G物 (此公式只適用 物體漂浮或懸浮 )浮力:F浮 (N) F浮=G排=m排g=ρ液gV排 (G排:排開液體的重力 ;m排:排開液體的質(zhì)量 ;ρ液:液體的密度 ; V排:排開液體的體積 (即浸入液體中的體積) )杠桿的平衡條件: F1L1= F2L2 ( F1:動力 ;L1:動力臂;F2:阻力; L2:阻力臂 )定滑輪: F=G物 S=h (F:繩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 G物:物體的重力; S: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 h:物體升高的距離)動滑輪: F= (G物+G輪)/2 S=2 h (G物:物體的重力; G輪:動滑輪的重力)滑輪組: F= (G物+G輪) S=n h (n:通過動滑輪繩子的段數(shù))機械功:W (J) W=Fs (F:力; s:在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 )有用功:W有 =G物h 總功:W總 W總=Fs 適用滑輪組豎直放置時 機械效率: η=W有/W總 *100% 功率 (w) P= w/t (W:功; t:時間)壓強p (Pa) P= F/s (F:壓力; S:受力面積)液體壓強:p (Pa) P=ρgh (ρ:液體的密度; h:深度【從液面到所求點的豎直距離】 )熱量:Q (J) Q=cm△t (c:物質(zhì)的比熱容; m:質(zhì)量 ;△t:溫度的變化值 )燃料燃燒放出的熱量:Q(J) Q=mq (m:質(zhì)量; q:熱值) 常用的物理公式與重要知識點 串聯(lián)電路 電流I(A) I=I1=I2=…… 電流處處相等 串聯(lián)電路 電壓U(V) U=U1+U2+…… 串聯(lián)電路起分壓作用 串聯(lián)電路 電阻R(Ω) R=R1+R2+…… 并聯(lián)電路 電流I(A) I=I1+I2+…… 干路電流等于各支路電流之和(分流) 并聯(lián)電路 電壓U(V) U=U1=U2=…… 并聯(lián)電路 電阻R(Ω)1/R =1/R1 +1/R2 +…… 歐姆定律: I= U/I 電路中的電流與電壓成正比,與電阻成反比 電流定義式 I= Q/t (Q:電荷量(庫侖);t:時間(S) )電功:W (J) W=UIt=Pt (U:電壓; I:電流; t:時間; P:電功率 )電功率: P=UI=I2R=U2/R (U:電壓; I:電流; R:電阻 )電磁波波速與波 長、頻率的關系: C=λν (C:波速(電磁波的波速是不變的,等于3*108m/s); λ:波長; ν:頻率 )
初中物理光的反射定律是重要的知識點之一,通過光的反射定律了解生活中常見的物理現(xiàn)象,根據(jù)光的反射定律作光路圖和光的反射實驗題是初中物理光的反射兩大應用題型。
初中物理光的反射知識點一覽:初中物理光的反射概念和分類;初中物理光的反射定律極其四大特性和作光路圖步驟,光的反射練習題。一、初中物理光的反射概念光的反射定律概念:光在兩種物質(zhì)分界面上改變傳播方向又返回原來物質(zhì)中的現(xiàn)象,叫做光的反射。
對人類來說,光的最大規(guī)模的反射現(xiàn)象,發(fā)生在月球上。人們知道,月球本身是不發(fā)光的,它只是反射太陽的光。
因此光的反射無處不在并發(fā)生在人們身邊。二、初中物理光的反射分類1)鏡面反射:平行光線射到光滑表面上時反射光線也是平行的,這種反射叫做鏡面反射。
2)漫反射:平行光線射到凹凸不平的表面上,反射光線射向各個方向,這種反射叫做漫反射。3)鏡面反射與漫反射物理現(xiàn)象:表面平滑的物體,易形成光的鏡面反射,形成刺目的強光,反而看不清楚物體。
通常情況下可以辨別物體之形狀和存在,是由于光的漫射之故。日落后暫時能看見物體,乃是因為空氣中塵埃引起光的漫射之故。
無論是鏡面反射或漫反射,都需遵守反射定律。三、初中物理光的反射定律(重點):1.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且入射光線與平面的夾角等于反射光線與平面的夾角。
2.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居于法線兩側(cè)且都在同一個平面內(nèi)。3.在光的反射現(xiàn)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四、根據(jù)光的反射定律作光路圖(??贾R點):先找出入射點,過入射點作垂直于界面的法線,則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的夾角的角平分線即為法線。若是確定某一條入射光線所對應的反射光線,則由入射光線、法線確定入射角的大小及反射光線所在的平面,再根據(jù)光的反射定律中反射光線位于法線的另一側(cè),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特點,確定反射光線。
五、初中物理光的反射的四大特性(難點):1.共面 法線是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的角平分線所在的直線。2.異側(cè) 入射光線與反射面的夾角和入射角的和為90°3.等角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反射角隨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減小而減小。4.可逆 光路是可逆的六、初中物理光的反射練習題(包含實驗題):1、初中物理光的反射選擇題1.電視機遙控器可以發(fā)射一種不可見光,叫做紅外線,用它來傳遞信息,實現(xiàn)對電視機的遙控。
不把遙控器對準電視機的控制窗口,按一下按鈕,有時也可以控制電視機,這是利用( ) A.光的直線傳播 B.光沿曲線傳播 C.光的反射 D.光的可逆性2.光污染已成為21世紀人們關注的問題。據(jù)測定,室內(nèi)潔白、平滑的墻壁能將照射在墻壁上的太陽光的80%反射,長時間在這樣刺眼的環(huán)境中看書學習會感到很不舒服。
如果將墻壁做成凹凸不平的面,其作用之一可以使照射到墻壁上的太陽光變成散射光,達到保護視力的目的,這是利用了光的( ) A.直線傳播 B.漫反射 C.鏡面反射 D.反射3.如圖1所示,一束光線射向平面鏡,那么這束光線的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分別為( ) A.40° 40° B.40° 50° C.50° 40° D.50° 50° 4.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光線垂直照射在平面鏡上,入射角是90°B.漫反射也遵守反射定律C.反射光線跟入射光線的夾角為120°,則入射角為60°D.太陽發(fā)出的光傳到地球約需500s,則太陽到地球的距離約為1.5*108km5.小聰同學通過某種途徑看到了小明同學的眼睛,則小明同學( ) A.一定能看到小聰同學的眼睛 B.一定不能看到小聰同學的眼睛 C.可能看不到小聰同學的眼睛 D.一定能看到小聰同學的全身 2、初中物理光的反射應用題1.(初中物理光的反射作圖題)錢包掉到沙發(fā)下.沒有手電筒,小明借助平面鏡反射燈光找到了錢包.圖中已標示了反射與入射光線,請在圖中標出平面鏡,并畫出法線。2.(初中物理光的反射實驗題)如圖所示,是陳濤同學探究光反射規(guī)律的實驗.他進行了下面的操作:(1)如圖1甲,讓一束光貼著紙板沿某一個角度射到0點,經(jīng)平面鏡的反射,沿另一個方向射出,改變光束的入射方向,使∠i減小,這時∠r跟著減小,使∠ i增大,∠r跟著增大,∠r總是_______∠i,說明__________(2)如圖1乙,把半面紙板NOF向前折或向后折,這時,在NOF上看不到________-,說明3、初中物理光的反射實驗題________。
參考答案: 1、選擇題:1.C 2.B 3.D 4.A 5.A2、應用題:1.(如圖所示)2.(1)影子的形成:光沿直線傳播;(2)水中倒影:光的反射 七、生活中的光的反射物理現(xiàn)象:1、我們每天都照的鏡子。2、路口放置的凸面鏡。
3、汽車的觀后鏡。4、我們能看見物體,物體反射了光進入我們的眼睛。
5、太陽能加熱器(太陽灶)6、潛望鏡。7、反射式的望遠鏡。
上海市中考物理和化學合卷,物理分值為90分。光的折射對比光的直線傳播和光的反射來說,則有難度。
同學們需要掌握光的折射作圖題和實驗題相關知識點。昂立新課程針對初中各個科開設如下課程:以上特色課程與初中學科教材匹配,授課形式分為面授和網(wǎng)課,面授課程班型設置不同,有1對1,1對3,15人班,30人班等形式,上海市各區(qū)授課時間也不同,具體課程詳情請撥打官網(wǎng)熱線4008-770-970咨詢。
物理基礎知識我給你發(fā)上來了 初中物理基本概念概要一、測量⒈長度L:主單位:米;測量工具:刻度尺;測量時要估讀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光年的單位是長度單位。
⒉時間t:主單位:秒;測量工具:鐘表;實驗室中用停表。1時=3600秒,1秒=1000毫秒。
⒊質(zhì)量m:物體中所含物質(zhì)的多少叫質(zhì)量。主單位:千克; 測量工具:秤;實驗室用托盤天平。
二、機械運動⒈機械運動:物體位置發(fā)生變化的運動。 參照物:判斷一個物體運動必須選取另一個物體作標準,這個被選作標準的物體叫參照物。
⒉勻速直線運動:①比較運動快慢的兩種方法:a 比較在相等時間里通過的路程。b 比較通過相等路程所需的時間。
②公式: 1米/秒=3.6千米/時。三、力⒈力F: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
物體間力的作用總是相互的。 力的單位:牛頓(N)。
測量力的儀器:測力器;實驗室使用彈簧秤。 力的作用效果:使物體發(fā)生形變或使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
物體運動狀態(tài)改變是指物體的速度大小或運動方向改變。⒉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叫做力的三要素。
力的圖示,要作標度;力的示意圖,不作標度。⒊重力G: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
方向:豎直向下。 重力和質(zhì)量關系:G=mg m=G/g g=9.8牛/千克。
讀法:9.8牛每千克,表示質(zhì)量為1千克物體所受重力為9.8牛。 重心:重力的作用點叫做物體的重心。
規(guī)則物體的重心在物體的幾何中心。⒋二力平衡條件:作用在同一物體;兩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直線上。
物體在二力平衡下,可以靜止,也可以作勻速直線運動。 物體的平衡狀態(tài)是指物體處于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
處于平衡狀態(tài)的物體所受外力的合力為零。⒌同一直線二力合成:方向相同:合力F=F1+F2 ;合力方向與F1、F2方向相同; 方向相反:合力F=F1-F2,合力方向與大的力方向相同。
⒍相同條件下,滾動摩擦力比滑動摩擦力小得多。 滑動摩擦力與正壓力,接觸面材料性質(zhì)和粗糙程度有關。
【滑動摩擦、滾動摩擦、靜摩擦】7.牛頓第一定律也稱為慣性定律其內(nèi)容是:一切物體在不受外力作用時,總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 慣性:物體具有保持原來的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的性質(zhì)叫做慣性。
四、密度⒈密度ρ:某種物質(zhì)單位體積的質(zhì)量,密度是物質(zhì)的一種特性。 公式: m=ρV 國際單位:千克/米3 ,常用單位:克/厘米3, 關系:1克/厘米3=1*103千克/米3;ρ水=1*103千克/米3; 讀法:103千克每立方米,表示1立方米水的質(zhì)量為103千克。
⒉密度測定:用托盤天平測質(zhì)量,量筒測固體或液體的體積。面積單位換算:1厘米2=1*10-4米2,1毫米2=1*10-6米2。
五、壓強⒈壓強P:物體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叫做壓強。 壓力F: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單位:牛(N)。
壓力產(chǎn)生的效果用壓強大小表示,跟壓力大小、受力面積大小有關。 壓強單位:牛/米2;專門名稱:帕斯卡(Pa) 公式: F=PS 【S:受力面積,兩物體接觸的公共部分;單位:米2?!?/p>
改變壓強大小方法:①減小壓力或增大受力面積,可以減小壓強;②增大壓力或減小受力面積,可以增大壓強。⒉液體內(nèi)部壓強:【測量液體內(nèi)部壓強:使用液體壓強計(U型管壓強計)。】
產(chǎn)生原因:由于液體有重力,對容器底產(chǎn)生壓強;由于液體流動性,對器壁產(chǎn)生壓強。 規(guī)律:①同一深度處,各個方向上壓強大小相等②深度越大,壓強也越大③不同液體同一深度處,液體密度大的,壓強也大。
[深度h,液面到液體某點的豎直高度。] 公式:P=ρgh h:單位:米; ρ:千克/米3; g=9.8牛/千克。
⒊大氣壓強:大氣受到重力作用產(chǎn)生壓強,證明大氣壓存在且很大的是馬德堡半球?qū)嶒?,測定大氣壓強數(shù)值的是托里拆利(意大利科學家)。托里拆利管傾斜后,水銀柱高度不變,長度變長。
1個標準大氣壓=76厘米水銀柱高=1.01*105帕=10.336米水柱高 測定大氣壓的儀器:氣壓計(水銀氣壓計、盒式氣壓計)。大氣壓強隨高度變化規(guī)律:海拔越高,氣壓越小,即隨高度增加而減小,沸點也降低。
六、浮力1.浮力及產(chǎn)生原因:浸在液體(或氣體)中的物體受到液體(或氣體)對它向上托的力叫浮力。方向:豎直向上;原因:液體對物體的上、下壓力差。
2.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體里的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物體排開液體所受重力。 即F浮=G液排=ρ液gV排。
(V排表示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3.浮力計算公式:F浮=G-T=ρ液gV排=F上、下壓力差4.當物體漂浮時:F浮=G物 且 ρ物G物 且 ρ物<ρ液 當物體下沉時:F浮ρ液七、簡單機械⒈杠桿平衡條件:F1l1=F2l2。力臂:從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垂直距離 通過調(diào)節(jié)杠桿兩端螺母使杠桿處于水位置的目的:便于直接測定動力臂和阻力臂的長度。
定滑輪:相當于等臂杠桿,不能省力,但能改變用力的方向。 動滑輪:相當于動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杠桿,能省一半力,但不能改變用力方向。
⒉功:兩個必要因素:①作用在物體上的力;②物體在力方向上通過距離。W=FS 功的單位:焦耳3.功率:物體在單位時間里所做的功。
表示物體做功的快慢的物理量,即功率大的物體做功快。
初二物理入門
1、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設定一個目標,制定一個學習計劃。目標要切實可行,既不能高不可攀,也不要毫無吸引力。學習計劃一旦制定好,就要嚴格執(zhí)行,每一天都不能放松,必要時請家長和老師適當幫助。
2、必要的課前預習:中國有句古話:“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這句話強調(diào)不管做什么事,要事先有充分的準備。
課前預習的基本要求是:認真閱讀教材,了解教材內(nèi)容,思考重點,發(fā)現(xiàn)學習難點,做好聽課的準備。同學們預習不預習直接關系到學習效果的優(yōu)劣。在你認真閱讀教材的過程中,新的知識吸引你去思考,去探究。對于定義、規(guī)律、公式和例題,要重點思考,看是否明白,不明白的內(nèi)容用筆劃出來或作適當標記,準備課堂上有目的的聽老師講解。如果預習后再做一部分練習題訓練一下,效果會更好。
切忌:預習功課走馬觀花,流于形式,不動腦子。這樣達不到應有的效果。要知道,預習是預先自己學習,這是培養(yǎng)、提高學習能力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提高學習質(zhì)量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3、參與好45分鐘,在學習過程中,會不會參與是很重要的。同學們有了預習的基礎,在心理上就會有種想聽聽教師怎么講、跟自己的理解一樣不一樣的愿望,而且還有很多問題要問。上課時思維跟著教師的教學走,眼睛看、耳朵聽、心里想,動手做,多討論,需要做練習時行動要迅速,切忌磨磨蹭蹭。 有的同學自制力差,易受內(nèi)部、外部干擾而聽課走神。這主要是意志力問題,應有意識的培養(yǎng)自己的意志力,在提高自控能力上多下功夫。
4、提高作業(yè)質(zhì)量:做作業(yè)的要求是,看清題,抄準題,理清思路,認真檢查,一次做對。
有的同學只顧快點完成作業(yè),題目沒看清楚,有時抄錯題,不是先想好了再動筆,而是寫一步想一步。這樣,作業(yè)質(zhì)量肯定不會好。要知道,做作業(yè)是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提高學習技能的過程,必須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
做作業(yè)時要在旁邊預備草稿本或草稿紙,有的作業(yè)步驟需要先打草稿準確了再抄在作業(yè)本上。作業(yè)本上盡量減少或沒有涂改的痕跡。
5、及時糾正錯題:做錯題是經(jīng)常發(fā)生的事,從糾正錯誤入手也是提高學習成績的好途徑。建立一個專用的本子。并給它取個名字,“錯題大家庭”、“攔路虎樂園”都是不錯的選題。每次作業(yè)或考試出現(xiàn)錯誤,在專用的本子上將題目抄下。之后分析錯誤原因,是不會審題,還是粗心大意;是沒有掌握這部分內(nèi)容,還是不會正確分析。用紅筆將錯誤的內(nèi)容標出。然后按正確的方法重做一遍。過一段時間,再把錯題整理一遍,將錯誤的類型匯總,看一看哪部分錯的最多的,哪種錯誤原因最為常見。這樣你對自己的學習狀況有一個清楚的了解,你就可以有的放矢地復習了。
6、學會使用工具書。我國古代思想家孟子有一句很有名的話:“工欲善其事,必先得其器。”意思是說,工匠做事如果想做得又多又好,就一定要在做事之前將他的工具磨得十分鋒利。在學習中,同學們的課本、老師給同學們印發(fā)的閱讀材料、同學們自己買的參考書等,就是學習的“利器”。使用工具書的能力對于同學們來說,最主要的是學會從自己閱讀過的文字中提取出需要的信息。
7、掌握多種思維方法,發(fā)展思維能力。歸根到底,取得好成績的的關鍵在于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學習過程中,同學們應逐步學會將所學知識進行分類、比較、分析、綜合、歸納等一些邏輯思維的基本方法,還應重視求異思維、發(fā)散思維、辯證思維等思維方法的培養(yǎng),使思維能夠靈活運轉(zhuǎn)。
8、善于聯(lián)系實際,增強應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本領。學到的知識要善于運用到實際中去,運用知識的方式是很多的,如解釋現(xiàn)象、討論問題、設計實驗、解答習題等,要在聯(lián)系實際的過程中,擴展和加深自己的知識,學會對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學會科學的思維方法,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對于同學們來說,解題也是應用知識的一個重要方面,是加深對知識理解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每做一題,力求真懂,方能有所收獲。
一般來說解題的基本步驟是:明確研究對象,分析習題所敘述的物理過程,找出影響過程變化的主要因數(shù),建立恰當?shù)奈锢砟P?,從而確定解題的方向。
9、學物理一定要有信心,有克服困難,戰(zhàn)勝困難的勇氣。不妨帶一點霸氣——我一定能學好物理。
學習物理也是對自己的一次挑戰(zhàn),在這個過程中當然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但是,在閱讀課本、認真聽講的時候,你將享受到掌握新知識的滿足;在觀察實驗現(xiàn)象和動手做實驗時,你將體會到探索科學奧秘的快樂;在鉆研困難問題時,你將感受到過關斬將所獲得的喜悅。這時,學習不再是苦惱的事,物理將越學越有趣。
我是一名初中物理教師
先肯定地告訴你,你并不是沒有入門,“無理”——“霧里”——“'悟理”,你正處于所有同學都會經(jīng)歷的第二階段,當然,這一階段經(jīng)歷有長有短,可能有些同學就能快些,可以三倆月,也可能一半學期,可能有些同學直到高中畢業(yè)還過不去
你的最大問題是缺少綜合應用能力,還有,物理公式不是去背的
就像“電功率”這部分,已是初中物理電學的巔峰,綜合強、概念抽象
你把握這幾點:1.電功率和電功的區(qū)別聯(lián)系,特別注意公式(初中電功和電熱等同)
2.p=ui和p=w/t兩套公式常用的場合,p=ui常用在有具體電路的題目里,p=w/t常用在家庭電路用電器問題中
3.把握用電器工作情況,比如在具體的題目中涉及用電器的工作,就必須先明確是否正常,電壓、電流、電功率實際值和額定值是有區(qū)別的
4.
初中物理應該正確把握課堂教學中的"度": 一、科學理解"效度" 教學質(zhì)量是學科教學永恒的主題,然而對于教學質(zhì)量的評價,人們往往習慣地用分數(shù)的高低來評判其質(zhì)量的優(yōu)劣,這顯然是片面的,若改用效度(η)這個指標去衡量,不難看出,低消耗、高效益才是提高學科教學質(zhì)量的策略所在。
低消耗通常以減輕學生課業(yè)負擔為主要方式.初中課堂教學不超過30分鐘.課堂練習不少于l5分鐘這一常規(guī)就是低消耗的成功范例。高效益則是指在同樣的教學時間內(nèi).獲得的教學效果要好。
這就要求教師在抓綱扣本的前提下,多途徑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運用圖片、投影、實驗、計算機多媒體、語言描述或表演等.給學生創(chuàng)設輕松愉快的教學情境.使學生被動的"苦學"變成主動的"樂學",用情感效應的手段打通學生主動學習的心理通道,形成最優(yōu)化的課堂教學結(jié)構(gòu). 以較低的教學消耗求得較高的教學效益.就是對教學質(zhì)量評價指標"效度"的正確把握。 二、合理設置"坡度" 通常指設計課堂教學過程時.考慮到學生認知能力,由易到難,由簡到繁.設計一定的坡度,便于學生理解和掌握。
坡度過陡容易挫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心理上會產(chǎn)生困惑和畏懼.久而久之,會喪失信心;坡度過小。 初中物理應該正確把握課堂教學中的"度": 一、科學理解"效度" 教學質(zhì)量是學科教學永恒的主題,然而對于教學質(zhì)量的評價,人們往往習慣地用分數(shù)的高低來評判其質(zhì)量的優(yōu)劣,這顯然是片面的,若改用效度(η)這個指標去衡量,不難看出,低消耗、高效益才是提高學科教學質(zhì)量的策略所在。
低消耗通常以減輕學生課業(yè)負擔為主要方式.初中課堂教學不超過30分鐘.課堂練習不少于l5分鐘這一常規(guī)就是低消耗的成功范例。高效益則是指在同樣的教學時間內(nèi).獲得的教學效果要好。
這就要求教師在抓綱扣本的前提下,多途徑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運用圖片、投影、實驗、計算機多媒體、語言描述或表演等.給學生創(chuàng)設輕松愉快的教學情境.使學生被動的"苦學"變成主動的"樂學",用情感效應的手段打通學生主動學習的心理通道,形成最優(yōu)化的課堂教學結(jié)構(gòu). 以較低的教學消耗求得較高的教學效益.就是對教學質(zhì)量評價指標"效度"的正確把握。 二、合理設置"坡度" 通常指設計課堂教學過程時.考慮到學生認知能力,由易到難,由簡到繁.設計一定的坡度,便于學生理解和掌握。
坡度過陡容易挫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心理上會產(chǎn)生困惑和畏懼.久而久之,會喪失信心;坡度過小學生不需要多少思索.難以激起學生的求知欲,也會挫傷學生的積極性。因此.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的知識水平和認知能力。
熟悉教材前后的聯(lián)系,精心設計教學,既不能讓學生"坐著吃桃子",也不能叫學生"跳起來摘月亮",要面向全體.化解難點,做到有坡度無難度。 有坡度是指通過設置臺階的方法,步步設疑.層層遞進,便于學生理解接受。
設計時起步要合理,按課堂內(nèi)容的最低要求設計例題;坡度要小.保證學生的理解程度逐步深化提高;臺階要密.通過多步設置,減小學生的思維難度.使學生感到走上這些臺階并不難。無難度則是指通過難點的化解處理,使學生易于掌握的或能夠理解。
通過設置坡度來化解難點,在內(nèi)容上要先易后難,進度上要先慢后快,方法上要先模仿后創(chuàng)新,以臺階的設置收到突破難點的效果,就是對難點處理的坡度把握。 三、準確安排"量度" 通常是在一節(jié)課的時間里,容納教學內(nèi)容的多少稱之為教學量度。
課堂容量的"量度"也是評價其質(zhì)量高低的又一指標,課堂容量包括基本容量(基本知識)和發(fā)展性容量(拓展知識、發(fā)展智能的有關內(nèi)容)兩個方面。物理教學的要求應做到大容量 、小水流。
大容量是指在完成基本容量的基礎上,重視對發(fā)展性容量的開發(fā)并進行科學的調(diào)控,利用電教手段,多媒體教學來確保發(fā)展性容量的落實和到位。"小水流"則是指知識的講授應根據(jù)學生的接受水平,不能"傾盆大雨",而應"和風細雨",讓學生細嚼慢咽,消化吸收。
大容量是為了讓學生吃得飽,"小水流"是為了讓學生吃得好, 以較小的輸入流量換取較大的知識容量,就是對"量度"的準確把握。 四、適時控制"深度" 這里所說的深度,是指對于課本中的物理知識理解上的深度,學生的思維活動的深度。
在平常的教學中經(jīng)常會發(fā)現(xiàn).有的教師課講深了.基礎差的學生聽不懂.要昏昏欲睡,講淺了.成績好的學生會感到乏味.左顧有盼。要改變這種狀況.教師講課時應嚴格遵循由淺人深的原則進行深入淺出的教學.力求做到深得進去.淺得出來。
深得進去是指教師講課時要用生動確切的類比把概念講透.使學生迅速理解,激發(fā)其求知欲。淺得出來指教師借助演示實驗、電教手段,降低學生的思維難度,把問題盡量講透。
講深要以講淺為基礎.先講淺顯的.再講深邃的.先講具體的.再講抽象的.以淺顯的物理情境引起學生的深思熟慮就是對學生思維起點的深度"把握。 五、靈活控制"廣度" 物理教學絕不只是向?qū)W生傳授知識.更應開發(fā)學生的智力,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擴大其知識視野,拓展其思維空間,力求放得開,收得攏。
放得開是指引導學生廣泛遷移.把相關的物理問題進行廣泛的類比和想像,進行多方法操作、全。
你把這些看看應該沒什么問題了 物理學習方法初探 一、要善于觀察, 于觀察的過程中學習物理。
物理學是研究自然界中物理現(xiàn)象的科學。這些現(xiàn)象包括力現(xiàn)象,聲音現(xiàn)象,熱現(xiàn)象,電和磁現(xiàn)象,光現(xiàn)象,原子和原子核的運動變化等現(xiàn)象。
學習物理的主要任務就要研究這些現(xiàn)象,找出其中的規(guī)律,了解產(chǎn)生這些現(xiàn)象的原因,并使同學們知道和掌握,以更好地為生產(chǎn)和生活服務。我們知道,我們周圍的世界就是由物質(zhì)構(gòu)成的,許多生產(chǎn)和生活現(xiàn)象都是物理現(xiàn)象,要學好物理,就要認真觀察周圍存在的各種物理現(xiàn)象。
觀察首先要廣泛,全面。物理學得比較好的同學,大多是勤于觀察,善于觀察的。
因而,這些同學往往興趣廣泛,求知欲強,眼界開闊,見多識廣,具有很強的好奇心。他們在學習物理時,往往實物感較強,思路較寬,比較容易掌握物理現(xiàn)象和物理過程,從而進行正確的分析。
例如,看到彩虹,不是單純地好奇于她五彩斑斕的色彩,而應注意觀察里面有幾種顏色?為什么有這幾種顏色?這幾種顏色是如何排列的?為什么會是著這樣排列的;打開收音機,不應只是單純地聽一聽美妙的音樂,而是看一看里面有哪些元件?這些元件是怎樣組和的?為什么通過這些元件可以聽到電臺廣播?電臺廣播是如何發(fā)送的。
勤于觀察,善于提出問題必將使自己對物理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推動自己去看書,去研究,去探索。
這樣有的放矢,必將打消畏懼物理的心理,對物理真正產(chǎn)生興趣。 觀察要有針對性。
同學們在廣泛觀察的基礎上,應該重視觀察與已學的知識有關的物理現(xiàn)象。例如:初中學習了"壓強"這個物理概念,我們就要注意觀察物體間相互作用時產(chǎn)生的壓強與作用力和受力面積的關系。
象載重拖拉機的履帶;載重汽車的后輪變成四個;刀磨快了才好切東西;以及釘圖釘、縫衣服、在沙地上行走等等。都應該注意這些日常現(xiàn)象,并能將這些現(xiàn)象與"壓強"這一概聯(lián)系起來。
久而久之,腦中必然積蓄了大量的物理現(xiàn)象以及與之有關的物理知識。 觀察還必須目的明確。
俗說"外行看熱鬧,內(nèi)行看門道",對于看到的現(xiàn)象,不應專注它的好看與新奇,而是應當找出這些現(xiàn)象后所隱藏的物理原因、物理規(guī)律。例如:紡錘型的圓錐滾輪沿V形軌道向上滾。
我們不應被其表面現(xiàn)象所迷惑,滾輪放在斜軌下端是不會自動向上滾的。我們只要知道滾輪向上滾時,重心是不斷下降的,那么滾輪上坡的道理就會一下子明白了。
另外,看到硬幣浮在水面上,應該與液體的表面張力聯(lián)系起來;看到肥皂泡上五顏六色的花紋,應該與廣的干涉聯(lián)系起來。
只有這樣,我們觀察的目的才算達到了。 我們千萬要忌諱對周圍的一些現(xiàn)象漠不關心,不觀察,不思考,這對學習物理是不利的。
其實,物理上許多定律的發(fā)現(xiàn)和重大的發(fā)明都是源于觀察的基礎上。大家都比較熟悉的,著名的物理學家牛頓發(fā)現(xiàn)萬有引力定律,就是建立在仔細觀察蘋果落地這一現(xiàn)象的基礎上的。
瓦特在燒開水時,觀察到水蒸氣產(chǎn)生的力量推開了壺蓋的基礎上,發(fā)明了蒸汽機等。過去一些同學進入中學后往往覺得物理越學越難,這和他們長期困于書本之中,不注意觀察周圍的生活和現(xiàn)象,對一切都漠不關心恐怕不無關系。
二、要重視實驗, 勤于實驗,在實驗的基礎上掌握物理規(guī)律。 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
許多物理規(guī)律都是從模擬自然現(xiàn)象的實驗中總結(jié)出來的。多做實驗可以幫助我們形成正確的概念,增強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加深對物理規(guī)律的理解。
宋代詩人陸游曾說:"紙上得來終覺淺覺,絕知此事要躬行。"他說,要獲得知識,僅靠書本上的知識不夠的,還必須我們親身實踐,把知與行、腦與手結(jié)合起來。
中學階段,學校十分注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課堂上老師將演示很多的實驗,學生也將做許多分組實驗。
對這些實驗,對這些實驗,同學們要認真觀察和分析實驗現(xiàn)象,弄清每個實驗的目的、原理,了解一些儀器的性能與使用,明確實驗的步驟。做實驗時,要遵守操作規(guī)程,依據(jù)步驟,認真實驗,仔細紀錄,通過正確的處理和分析,從而得出正確的結(jié)論。
另外,同學們自己也應盡量創(chuàng)造條件,多做一些簡單的實驗。例如,學習了"重心"這課后,可用不規(guī)則的木板通過"懸掛法"找出其重心何在;學習了"摩擦力"這課后,可用向橡皮筋系在木塊上,通過改變放在木塊上物體的質(zhì)量,看出水平面上摩擦力與重力間的定性關系……,這些實驗對我們掌握物理規(guī)律是十分有益的。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可能都發(fā)現(xiàn)這樣一個不爭的事實:近十幾年,我國中學生在國際上的一些著名的競賽上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績,但是一些重要的科技發(fā)明與發(fā)現(xiàn)卻與我們無緣。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們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對實驗教學的重視力度還很不夠,還遠遠沒有充分挖掘?qū)W生的動手操作潛能。
再有學校組織的特長班、興趣組等也是同學們實踐鍛煉的好機會。 物理學習忌諱不重視實驗,甚至不做實驗,只憑主觀臆斷。
這往往會"失之毫厘,謬以千里"。作為實驗性很強的科學,"大概"、"差不多"、"估計"等等這些詞是不應出現(xiàn)在物理中的。
自己親手所做的實驗往往印象是比較。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44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