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曲線運動的定義,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曲線運動一定是變速運動,加速度一定改變 B。 變速運動一定是曲線運動 C。
物體運動的初速度不為零且物體所受的合外力為變力 D。 物體所受的合外力方向與速度的方向不在同一直線上 2。
質量為M的滑雪運動員從半徑為R的半圓形的山坡下滑到山坡最低點的過程中,由于摩擦力的作用使得滑雪運動員的速率不變,那么( ) A。 因為速率不變,所以運動員的加速度為零 B。
運動員下滑過程中所受的合外力越來越大 C。 運動員下滑過程中摩擦力的大小不變 D。
運動員下滑過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不變,方向始終指向圓心 3。 船在靜水中速度是1m/s,河岸筆直,河寬恒定,河水靠近岸邊的流速為2m/s,河水中間的流速為3m/s,船頭方向不變,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因船速小于流速,船不能到達對岸 B。 船不能沿一條直線過河 C。
船不能垂直過河 D。 船過河的時間是一定的 4。
下列關于平拋運動的說法錯誤的是( ) A。 平拋運動是勻變速曲線運動 B。
平拋運動的物體落地時的速度方向可能是豎直向下的 C。 平拋運動的物體,在相等時間內(nèi)速度的增量相等 D。
平拋運動的物體,在相等時間內(nèi)經(jīng)過的位移不相等 5。 關于向心力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物體由于做圓周運動而產(chǎn)生了一個向心力 B。 向心力不改變圓周運動速度的大小 C。
做圓周運動的物體其向心力即為其所受的合外力 D。 向心力是指向圓心方向的合力,是根據(jù)力的作用性質命名的 6。
地球半徑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為g,若高空中某處的重力加速度為g/2,則該處距離地面的高度為( ) A。 B。
R C。 D。
2R 7。 關于第一宇宙速度,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它是人造衛(wèi)星繞地球做勻速圓周運動的最小運行速度 B。 這是人造衛(wèi)星繞地球做勻速圓周運動的最大運行速度 C。
它是人造衛(wèi)星繞地球飛行所需的最小發(fā)射速度 D。 它是人造衛(wèi)星繞地球運動的最大運行速度 8。
對于人造地球衛(wèi)星,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衛(wèi)星質量越大,離地越近,速度越大,周期越短 B。
衛(wèi)星質量越小,離地越近,速度越大,周期越長 C。 衛(wèi)星質量越大,離地越近,速度越小,周期越短 D。
與衛(wèi)星質量無關,離地越遠,速度越小,周期越長 9。 關于摩擦力的功,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
靜摩擦力總是不做功,滑動摩擦力總是做負功 B。 靜摩擦力和滑動摩擦力都可能對物體做功,也可能不做功 C。
靜摩擦力對物體可能不做功,滑動摩擦力對物體一定做功 D。 靜摩擦力對物體一定不做功,滑動摩擦力對物體可能不做功 10。
如圖所示,站在汽車上的人用手推車的力為F,車向右運動,腳對車向后的靜摩擦力為Ff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 Ff對車不做功,F(xiàn)對車做正功 B。
Ff對車做負功,F(xiàn)對車不做功 C。 當車勻速前進時,F(xiàn)、Ff的總功一定為零 D。
當車加速前進時,F(xiàn)、Ff的總功一定為零1。 D 2。
D 3。 A 4。
B 5。 B 6。
A 7。 A 8。
D 9。 B 10。
C。
高考物理知識點總結一、力 物體的平衡1.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是物體發(fā)生形變和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即產(chǎn)生加速度)的原因. 力是矢量。
2.重力(1)重力是由于地球對物體的吸引而產(chǎn)生的. [注意]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產(chǎn)生,但不能說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重力是萬有引力的一個分力.但在地球表面附近,可以認為重力近似等于萬有引力 (2)重力的大?。旱厍虮砻鍳=mg,離地面高h處G/=mg/,其中g/=[R/(R+h)]2g (3)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不一定指向地心)。 (4)重心:物體的各部分所受重力合力的作用點,物體的重心不一定在物體上. 3.彈力 (1)產(chǎn)生原因:由于發(fā)生彈性形變的物體有恢復形變的趨勢而產(chǎn)生的. (2)產(chǎn)生條件:①直接接觸;②有彈性形變. (3)彈力的方向:與物體形變的方向相反,彈力的受力物體是引起形變的物體,施力物體是發(fā)生形變的物體.在點面接觸的情況下,垂直于面;在兩個曲面接觸(相當于點接觸)的情況下,垂直于過接觸點的公切面.①繩的拉力方向總是沿著繩且指向繩收縮的方向,且一根輕繩上的張力大小處處相等. ②輕桿既可產(chǎn)生壓力,又可產(chǎn)生拉力,且方向不一定沿桿. (4)彈力的大?。阂话闱闆r下應根據(jù)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利用平衡條件或牛頓定律來求解.彈簧彈力可由胡克定律來求解. ★胡克定律:在彈性限度內(nèi),彈簧彈力的大小和彈簧的形變量成正比,即F=kx.k為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它只與彈簧本身因素有關,單位是N/m. 4.摩擦力 (1)產(chǎn)生的條件:①相互接觸的物體間存在壓力;③接觸面不光滑;③接觸的物體之間有相對運動(滑動摩擦力)或相對運動的趨勢(靜摩擦力),這三點缺一不可. (2)摩擦力的方向:沿接觸面切線方向,與物體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相反,與物體運動的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 (3)判斷靜摩擦力方向的方法: ①假設法:首先假設兩物體接觸面光滑,這時若兩物體不發(fā)生相對運動,則說明它們原來沒有相對運動趨勢,也沒有靜摩擦力;若兩物體發(fā)生相對運動,則說明它們原來有相對運動趨勢,并且原來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跟假設接觸面光滑時相對運動的方向相同.然后根據(jù)靜摩擦力的方向跟物體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相反確定靜摩擦力方向. ②平衡法:根據(jù)二力平衡條件可以判斷靜摩擦力的方向. (4)大?。合扰忻魇呛畏N摩擦力,然后再根據(jù)各自的規(guī)律去分析求解.①滑動摩擦力大小:利用公式f=μF N 進行計算,其中FN 是物體的正壓力,不一定等于物體的重力,甚至可能和重力無關.或者根據(jù)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利用平衡條件或牛頓定律來求解. ②靜摩擦力大?。红o摩擦力大小可在0與f max 之間變化,一般應根據(jù)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由平衡條件或牛頓定律來求解. 5.物體的受力分析 (1)確定所研究的物體,分析周圍物體對它產(chǎn)生的作用,不要分析該物體施于其他物體上的力,也不要把作用在其他物體上的力錯誤地認為通過“力的傳遞”作用在研究對象上. (2)按“性質力”的順序分析.即按重力、彈力、摩擦力、其他力順序分析,不要把“效果力”與“性質力”混淆重復分析. (3)如果有一個力的方向難以確定,可用假設法分析.先假設此力不存在,想像所研究的物體會發(fā)生怎樣的運動,然后審查這個力應在什么方向,對象才能滿足給定的運動狀態(tài). 6.力的合成與分解 (1)合力與分力:如果一個力作用在物體上,它產(chǎn)生的效果跟幾個力共同作用產(chǎn)生的效果相同,這個力就叫做那幾個力的合力,而那幾個力就叫做這個力的分力.(2)力合成與分解的根本方法:平行四邊形定則. (3)力的合成:求幾個已知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 共點的兩個力(F 1 和F 2 )合力大小F的取值范圍為:|F 1 -F 2 |≤F≤F 1 +F 2 . (4)力的分解:求一個已知力的分力,叫做力的分解(力的分解與力的合成互為逆運算). 在實際問題中,通常將已知力按力產(chǎn)生的實際作用效果分解;為方便某些問題的研究,在很多問題中都采用正交分解法. 7.共點力的平衡 (1)共點力:作用在物體的同一點,或作用線相交于一點的幾個力. (2)平衡狀態(tài):物體保持勻速直線運動或靜止叫平衡狀態(tài),是加速度等于零的狀態(tài). (3)★共點力作用下的物體的平衡條件:物體所受的合外力為零,即∑F=0,若采用正交分解法求解平衡問題,則平衡條件應為:∑Fx =0,∑Fy =0. (4)解決平衡問題的常用方法:隔離法、整體法、圖解法、三角形相似法、正交分解法等等. 二、直線運動 1.機械運動:一個物體相對于另一個物體的位置的改變叫做機械運動,簡稱運動,它包括平動,轉動和振動等運動形式.為了研究物體的運動需要選定參照物(即假定為不動的物體),對同一個物體的運動,所選擇的參照物不同,對它的運動的描述就會不同,通常以地球為參照物來研究物體的運動. 2.質點:用來代替物體的只有質量沒有形狀和大小的點,它是一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僅憑物體的大小不能做視為質點的依據(jù)。
3.位移和路程:位移描述物體位置的變化,是從物體運動的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線段,是矢量.路程是物體運動軌跡的長度,是標量. 路程和位移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僅就大小而言,一般情況下位移的大小小于路程,只有在單方向的直線運動中,。
1 選一本好的參考書,適合自己能力的,一本就夠不要多買,否則絕對做不完
2 上課跟著老師走,物理弱的話要更注重基礎,而老師講的基本上都是基礎的東西
3 認真看書,最好能把書都再給它過幾遍,要有印象,尤其是實驗部分和公式,對所有實驗有個印象,重點實驗用VCM仿真實驗多做幾次(成績不錯的,建議從實驗領域拿高分,因為現(xiàn)在高考很注重考察實驗能力的題);而公式在解答題時,就算你都不會只要列出對的式子最少一個有3分
4 基礎很重要,可以拿歷年高考卷做,那里面的題目比較經(jīng)典,尤其是選擇題和實驗題,不要隨便挑戰(zhàn)難題
5 經(jīng)常復習,回顧,力求知識點都記牢,一般來講高中物理比較簡單的是力學的相互作用,加速度,平拋運動,交變電流,萬有引力,變壓器,這幾個點一定要很熟,較難的部分你也要有個理解,動量和帶電粒子在復合場的運動一般都是難點,就算學不好也沒關系,當然你自己要認真學
6 高考基礎題占60% 以上,中等題有20% 左右,全部對了你就有240分以上,這就是基礎的重要!要有信心!
《典中點》,《高考題庫》,《世紀金榜》。
1,《典中點》以習題為主,具備一定難度,而且量適中,非常適合補充學校的練習冊。 2,《高考題庫》(分冊專題的那種)對于沒有總復習的學生來說,很有難度,題量很大,如果你學習好,想上難度,想讓自己對于所學知識有更深刻理解,可以選擇高考題庫,里面答案詳細,但是仍然需要自己深入地思考領悟才行。
3,《世紀金榜》同步性強,基礎題偏多,適合夯實基礎,如果你不是很聰明適合先用這本書跟著教學進度把基礎題掌握牢固,缺點是答案很簡略。
1。
在水平拉力F=100N的作用下,10kg的物體在水平地面上由靜止出發(fā),當位移16m時,速度達到16m/s,2。5s后撤消拉力,撤消后,再經(jīng)12s所發(fā)生的位移是多少?2。
靜止的擺球,用手指去彈擊它一下,量得它擺起的高度是5厘米,求周至彈擊擺球后,擺球是以多大的速度開始擺動的(不計空氣阻力,g取10m/s2)3。 質量是2.0克的子彈,以300m/s的速度水平射入厚度是10毫米的鋼板,射穿后以100m/s速度飛出,子彈在穿行鋼板受到的平均阻力是多大4。
有一雙星系統(tǒng),已知伴星質量為主星質量的1/3,它們依靠彼此之間相互作用的萬有引力,圍繞兩星中心連線上的某點轉動,求這一點的位置離主星多遠5。 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約是地面重力加速度的1/6,地面上的一個秒擺在月面上擺動的周期是多少6。
洗衣機的甩水筒的半徑為15厘米,以20弧度/秒的角速度旋轉,試求衣服緊貼在筒壁上的壓力是衣服所受重力的幾倍(g取10米/秒2)7。 月球與地球相距3.84乘10的8次方米,已知地球的質量約是月球質量的81倍,宇宙飛船在飛往月球的途中同時受到地球和月球的引力,到達某一地區(qū)是所受萬有引力的合力等于零,這一地區(qū)約離地球多遠8。
一臺電動機的額定功率是12千瓦,用這臺電動機勻速提升2.5乘10的3次方千克的貨物,提升速度是0.3米/秒時,電動機的實際輸出功率多大?如果提升貨物的質量增為3.0乘10的3次方千克,提升速度最大可以達到多少米/秒(不計空氣阻力,g取10米/秒2)9。 一斜面長5M,傾角為37度,某物體從斜面低端沖上斜面,物體與斜面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0。
5,為使物體能到達斜面頂端,其初速度至少為多少?10。一木塊在傾角37度的斜面上,g=10M/二次方秒問若斜面光滑,求木塊下滑時的加速度大小11。
一個人將一個滑輪栓在墻上繩的一端系著木板,一端自己拉著,好了,現(xiàn)在他站在木板上拉繩子(已知木板重400N,人重600N且人與木板,木板與地面動摩擦因數(shù)都是0。2)現(xiàn)在人用水平力拉繩,使他和木板一起向前勻速運動,問人拉繩子的力???12。
一輛小汽車以54KM/h的速度沿水平路面行駛時,突然緊急剎車,剎車后路面對車的摩擦力等于車重的0。6倍,小車剎車后3。
0S內(nèi)的位移為???(g取10m/s)13。一輛車從靜止出發(fā),做勻加速直線運動,運動了12秒,立刻做勻減速直線運動直到停下,共歷時20秒,運動了50米,求汽車勻加,勻減的加速度分別是多少?14。
在傾角α=300的斜面上,放一個重G=200N的物體,物體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3/3,要使物體沿斜面勻速向上運動,至少要加多大的拉力,其方向如何15。在傾角為300的斜面上有一個重10N的木塊,在木塊上施加一個垂直于斜面的壓力。
若壓力為1。73N,木塊恰能勻速下滑,壓力為4N時,木塊恰能靜止在斜面上。
問:(1)。不施加壓力,木塊下滑時所受摩擦力多大?(2)。
壓力為5N時,木塊所受摩擦力多大?16。一根繩系著一個小球在光滑的桌面上做勻速圓周運動。
繩長L=0。1m,當角速度為w=20πrad/s時,繩斷開,若桌子高1m,求小球離開桌子后運動的時間?17。
平拋運動的物體,在落地前的最后1s內(nèi),其速度方向由跟豎直方向成60度變成跟豎直方向成45度,求物體拋出時的初速度和下落的高度18。 質量為6。
6kg的物體在水平成37度角,大小為30N的斜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下在水平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現(xiàn)在將力變?yōu)榇笮?4N,方向沿水平向前的拉力F'作用,求(sin37=0。6,cos37=0。
8,g=10m/s2)(1)此時物體的加速度大小(2)由此時經(jīng)過10sF'后物體的加速度和方向圖,就是一物體,F(xiàn)方向右上37度,F(xiàn)'水平向右,19。 一場雨的降雨量為2小時內(nèi)7。
2CM積水高,設雨落地時的速度相當于她從61。25米高處自由下落時獲得的速度,取g=10,求雨落地時對每平方米地面產(chǎn)生的平均壓力為多大?20。
已知火車質量M=500000kg,在一段平直軌道上以額定功率P行駛,在300秒內(nèi)位移為2850m,同時速度由8m/s增加到火車在此軌道上行駛的最大速度17m/s,設火車阻力f大小恒定,求:(1)火車運動中所受阻力f的大小;(2)火車的額定功率P的大小。 21。
有2顆人造衛(wèi)星都繞地球做勻速圓周運行已知它們的軌道半徑之比r1:r2=4:1求這顆衛(wèi)星的:1)線速度之比_________2)角速度之比_______3)周期之比__________4)向心加速度之比_______________22。 在測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的實驗中,用打點計時器記錄紙帶運動的時間。
計時器所用電源的頻率為50赫。圖為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小車帶動的紙帶上記錄的一些點,在每相鄰的兩點中間都有四個點未畫出。
按時間順序取0,1,2,3,4,5六個點,用米尺量出1,2,3,4,5點到0點的距離分別是8。 7816。
0821。8726。
1628。94(單位:厘米),由此可得小車的加速度的大小為23。
一根1米長的輕繩,一端固定于墻上,一端用手提在同一水平面上,現(xiàn)于繩的中點懸掛50牛的重物(1)能否在手中以30牛的力提起重物,此時繩的兩端點水平距離多大?(2)若繩能承受的最大的拉力為60牛,那么掛50牛重物時,繩是否可能拉斷?如能拉斷則此時手提繩的一端離墻的水平距離多大?24。 從傾角為a的斜面頂。
直接解需要用到微積分的基礎,沒學過的話很難解釋.1和2都是把圓環(huán)分解成無數(shù)個微元,從垂直于圓環(huán)平面豎直方向看下去,比如正3點位置的微元受到圓環(huán)切線方向的2個拉力,自身重力,以及原球的支持力.其隔壁的微元的受力方向略微偏一點,形成一個夾角a,這就對3點的微元法向上形成拉力,以此類推,從3點到6點,3點到12點,把無數(shù)個微元受力方向的微小差異中都指向3點法向的分力 積累起來的力就是使彈簧圈從原長變到2倍原長的變形力.對于2,這個力就是提供旋轉需要的向心力.不知道能不能理解.第1題沒微積分基礎的話,也可以用能量守恒來解.彈簧圈原長狀態(tài)下接觸球面時的高度1的勢能Ep1+彈性勢能E1(無形變)彈簧圈2倍長狀態(tài)下接觸球面的高度2的勢能Ep2+彈性勢能E22者應該守恒解:位置1的高度,按原長πR,實際半徑R/2,距離圓球赤道面 根號3R/2位置2的高度,長度變?yōu)?πR,實際位于原球赤道面, 0位置1的總能量=根號3 MgR/2+0位置2的總能量=0+1/2 K (πR)^2K=根號3MgR/(πR)^2(彈性勢能 E=1/2KX^2,K彈性系數(shù),X形變量)。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46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