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基礎知識 1 金融:貨幣資金的融通,是以銀行為中心的各種形式的信用活動以及在在信用基礎上組織起來的貨幣流通。
2 貨幣:從商品世界分離出來的,固定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并能反映一定生產關系。 貨幣功能:價值尺度 流通功能 貯存功能 支付功能。
3 信用:一種體現特定經濟關系的信貸行為。 4 利息:使用借貸資金的報酬,是貨幣資金所有者憑借對貨幣資金的所有權對這部分資金使用者索取的報酬。
5 利率:計算使用借貸資金報酬的依據。 6 金融工具:在金融市場可以買賣,載明了相關主體的財產權利關系的信用工具。
包括股票、票據、債券、眼衍生金融工具等。 7 股票:股份公司發(fā)給投資者,作為入股憑證的一種有價證券。
8 票據: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票據法》所規(guī)定的匯票、本票和支票。是發(fā)票人依據票據法發(fā)行,無條件支付一定金額或委托他人支付一定金額給受款人或持票人的有價證券。
9 債券:債務人向債券人借款,并承諾在將來預定時間向債券人償還本金和利息的一種債券債務憑證。 10 衍生金融工具:又稱金融衍生工具,包括期貨、期權和遠期利率協議。
11 期貨:雙方約定在將來有效時間內,以商定的價格買入或賣出標的物的資產。 12 期權:買方支付給賣方一筆期權費后,賣方賦予買方將來某日前的任何時間,按約定的價格或約定協議買入或賣出某種特定資產的權利。
13 遠期利率協議:買賣雙方以和約的形式,在將來特定的時間以特定價格買進或賣出標的資產。 14 金融市場:進行貨幣借貸、辦理各種票據和有價證券買賣的場所或領域,包括貨幣市場、資本市場、金融期權與期貨市場和外匯市場。
15 政策性銀行:由政府投資建立,根據政府的決策和意向專門從事政策性金融業(yè)務的銀行。包括國家開發(fā)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和中國農業(yè)發(fā)展銀行。
16 存款準備金:商業(yè)銀行在吸收存款后,以庫存現金或在中央銀行存款的形式保留的,用于應付存款人隨時提現的那部分流動資產儲備,是銀行所吸收的存款總量的一部分。 17 通貨膨脹:在紙幣流通的條件下,由于貨幣供應量過多,使有支付能力的貨幣購買力大于商品的可供量,從而引起貨幣貶值、物價上漲的經濟現象。
18 國際收支:一定時期內,一個經濟實體的居民與非居民之間發(fā)生的全部經濟交易的系統記錄。 。
中國人民銀行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中央銀行,是在國務院領導下制定和實施貨幣政策、對金融業(yè)實施監(jiān)督管理的宏觀調控部門。
中國人民銀行是1948年12月1日在華北銀行、北海銀行、西北農民銀行的基礎上合并組成的。1983年9月,國務院決定中國人民銀行專門行使國家中央銀行職能。
1995年3月18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至此,中國人民銀行作為中央銀行以法律形式被確定下來。 中國人民銀行的主要職責包括:依法制定和執(zhí)行貨幣政策:發(fā)行人民幣、管理人民幣流通:按照規(guī)定審批、監(jiān)督管理金融機構; 按照規(guī)定監(jiān)督管理金融市場;發(fā)布有關金融監(jiān)督管理的業(yè)務的命令和規(guī)章;持有、管理、經營國家外匯儲備、黃金儲備;經理國庫;維護支付、清算系統的正常運行;負責金融業(yè)的統計、調查、分析和預測;依法從事有關的金融業(yè)務活動;作為國家的中央銀行,從事有關的國際金融活動;承辦國務院交辦的其他事項;根據國務院規(guī)定,管理國家外匯管理局。
中國人民銀行總行設在北京。根據履行職責的需要,中國人民銀行總行內設13個職能司(廳),包括:辦公廳、條法司、貨幣政策司、銀行監(jiān)管一司、銀行監(jiān)管二司、非銀行金融機構監(jiān)管司、合作金融機構監(jiān)司、統計司、會計財務司、支付科技司、國際司、內審司、人事教育司。
為保證中國人民銀行能科學制定和實施貨幣政策,有效實行金融監(jiān)管,中國人民銀行總行還設立了研究局、貨幣金銀局、國庫局、保衛(wèi)局、培訓中心,作為支持服務體系。中國人民銀行總行下設2個營業(yè)管理部,9個分行,326個中心支行,1827個縣(市)支行。
中國人民銀行的分支機構是總行的派出機構,其主要職責是按照總行的授權,主要負責本轄區(qū)的金融監(jiān)管。此外,中國人民銀行還設立了印制總公司、清算中心、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等直屬企事業(yè)單位及駐外機構。
所謂政策性銀行( policy bank / non-commercial bank )系指那些多由政府創(chuàng)立、參股或保證的,不以營利為目的,專門為貫徹、配合政府社會經濟政策或意圖,在特定的業(yè)務領域內,直接或間接地從事政策性融資活動,充當政府發(fā)展經濟、促進社會進步、進行宏觀經濟管理工具的金融機構 。 政策性銀行是指由政府發(fā)起、出資成立,為貫徹和配合政府特定經濟政策和意圖而進行融資和信用活動的機構。
1、政策性銀行的產生和發(fā)展是國家干預、協調經濟的產物。政策性銀行與商業(yè)銀行和其他非銀行金融機構相比,有共性的一面,如要對貸款進行嚴格審查,貸款要還本付息、周轉使用等。
但作為政策性金融機構,也有其特征:一是政策性銀行的資本金多由政府財政撥付;二是政策性銀行經營時主要考慮國家的整體利益、社會效益,不以盈利為目標,但政策性銀行的資金并不是財政資金,政策性銀行也必須考慮盈虧,堅持銀行管理的基本原則,力爭保本微利;三是政策性銀行有其特定的資金來源,主要依靠發(fā)行金融債券或向中央銀行舉債,一般不面向公眾吸收存款;四是政策性銀行有特定的業(yè)務領域,不與商業(yè)銀行競爭。 2、當今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建立有政策性銀行,其種類較為全面,并構成較為完整的政策性銀行體系,如日本著名的“二行九庫”體系,包括日本輸出入銀行、日本開發(fā)銀行、日本國民金融公庫、住宅金融公庫、農林漁業(yè)金融公庫、中小企業(yè)金融公庫、北海道東北開發(fā)公庫、公營企業(yè)金融公庫、環(huán)境衛(wèi)生金融公庫、沖繩振興開發(fā)金融公庫、中小企業(yè)信用保險公庫; 商業(yè)銀行”是英文Commercial Bank的意譯。
在給這個概念下定義問題上,中西方提法不盡相同。我們認為商業(yè)銀行的定義應包括以下要點,第一,商業(yè)銀行是一個信用授受的中介機構;第二,商業(yè)銀行是以獲取利潤為目的的企業(yè);第三,商業(yè)銀行是唯一能提供“銀行貨幣”(活期存款)的金融組織。
綜合來說,對商業(yè)銀行這一概念可理解為:商業(yè)銀行是以經營工商業(yè)存、放款為主要業(yè)務,并以獲取利潤為目的的貨幣經營企業(yè)。這個定義方法實際上是把中西方學者對商業(yè)銀行所下定義做了一個概括。
商業(yè)銀行的特征如下: (1)商業(yè)銀行與一般工商企業(yè)一樣,是以盈利為目的的企業(yè)。它也具有從事業(yè)務經營所需要的自有資本,依法經營,照章納稅,自負盈虧,它與其他企業(yè)一樣,以利潤為目標。
(2)商業(yè)銀行又是不同于一般工商企業(yè)的特殊企業(yè)。其特殊性具體表現于經營對象的差異。
工商企業(yè)經營的是具有一定使用價值的商品,從事商品生產和流通;而商業(yè)銀行是以金融資產和金融負債為經營對象,經營的是特殊商品…一貨幣和貨幣資本。經營內容包括貨幣收付、借貸以及各種與貨幣運動有關的或者與之相聯系的金融服務。
從社會再生產過程看,商業(yè)銀行的經營,是工商企業(yè)經營的條件。同一般工商企業(yè)的區(qū)別,使商業(yè)銀行成為一種特殊的企業(yè)——金融企業(yè)。
(3)商業(yè)銀行與專業(yè)銀行相比又有所不同。商業(yè)銀行的業(yè)務更綜合,功能更全面,經營一切金融“零售”業(yè)務(門市服務)和“批發(fā)業(yè)務”,(大額信貸業(yè)務),為客戶提供所有的金融服務。
而專業(yè)銀行只集中經營指定范圍內的業(yè)務和提供專門服務。隨著西方各國金融管制的。
2018國家公務員考試中國銀監(jiān)會專業(yè)科目考試內容:考試大綱
考生應掌握經濟金融基礎知識,及所報考職位類別重點測查的專業(yè)知識,并具備良好的知識運用能力。
(一)銀監(jiān)財經類考試側重金融監(jiān)管相關的經濟金融知識,包括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貨幣銀行學、商業(yè)銀行業(yè)務與經營知識、金融監(jiān)管理論與實踐、國際金融學等;
(二)銀監(jiān)財會類考試側重金融監(jiān)管相關的財務管理及會計核算等知識,包括會計基礎知識、會計準則及其實務應用、財務管理及管理會計相關知識、審計相關知識等;
(三)銀監(jiān)法律類考試側重金融監(jiān)管相關的法律知識,包括法學基本理論、憲法、行政法、民商法、經濟法、刑法、國際法等;
(四)銀監(jiān)計算機類考試側重信息技術理論與實務,包括信息系統架構、軟件工程與項目管理、數據庫與數據挖掘分析、網絡技術及應用、信息安全及信息科技風險管理等;
(五)銀監(jiān)綜合類考試側重金融監(jiān)管相關的經濟金融知識和統計學、管理學、語言文學等學科知識。
2015年建設銀行還沒有考試,你可以買一本中公金融人出版的2015全國銀行招聘考試專用教材?綜合知識·歷年真題匯編,是中公教育全國銀行招聘考試編寫組精心編寫而成。
本書在研究近幾年真題的基礎上,充分把握考試難度,精選相關的試題編輯成書。本書根據真題所涉及的考點對內容進行了專項分類,主要包括:商業(yè)銀行基礎知識;經濟、金融基礎知識;會計、財務管理基礎知識;法律基礎知識;計算機基礎知識;國際經濟與貿易;市場營銷基礎知識;公共常識;公文基礎知識;英語練習。
各專項根據考點在真題中的考查形式又分為不同的題型,如單選題、多選題、判斷題、簡答題、論述題等形式,力求幫助考生逐一攻破每塊內容中的重點難點部分。通過專項訓練,查漏補缺,從而在今后的復習過程中更加有針對性。
融是貨幣流通和信用活動以及與之相聯系的經濟活動的總稱,廣義的金融泛指一切與信用貨幣的發(fā)行、保管、兌換、結算,融通有關的經濟活動,甚至包括金銀的買賣,狹義的金融專指信用貨幣的融通。
金融的內容可概括為貨幣的發(fā)行與回籠,存款的吸收與付出,貸款的發(fā)放與回收,金銀、外匯的買賣,有價證券的發(fā)行與轉讓,保險、信托、國內、國際的貨幣結算等。從事金融活動的機構主要有銀行、信托投資公司、保險公司、證券公司,還有信用合作社、財務公司、投資信托公司、金融租賃公司以及證券、金銀、外匯交易所等。
金融是信用貨幣出現以后形成的一個經濟范疇,它和信用是兩個不同的概念:(1)金融不包括實物借貸而專指貨幣資金的融通(狹義金融),人們除了通過借貸貨幣融通資金之外,還以發(fā)行股票的方式來融通資金。(2)信用指一切貨幣的借貸,金融(狹義)專指信用貨幣的融通。
人們之所以要在“信用”之外創(chuàng)造一個新的概念來專指信用貨幣的融通,是為了概括一種新的經濟現象;信用與貨幣流通這兩個經濟過程已緊密地結合在一起。最能表明金融特征的是可以創(chuàng)造和消減貨幣的銀行信用,銀行信用被認為是金融的核心。
金融學是從經濟學分化出來的、研究資金融通的學科。傳統的金融學研究領域大致有兩個方向:宏觀層面的金融市場運行理論和微觀層面的公司投資理論。
金融的特征: 1. 金融是信用交易。 (1)信用 經濟學上的信用,是一種商品交易的形式,對應于現貨交易(即時清結的交易)。
信用是金融的基礎,金融最能體現信用的原則與特性。在發(fā)達的商品經濟中,信用已與貨幣流通融為一體。
(2)信用交易的應有特點 a. 一方以對方償還為條件,向對方先行移轉商品(包括貨幣)的所有權,或者部分權能; b. 一方對商品所有權或其權能的先行移轉與另一方的相對償還之間,存在一定的時間差; c. 先行交付的一方需要承擔一定的信用風險,信用交易的發(fā)生是基于給予對方信任。 2. 金融原則上必須以貨幣為對象。
3. 金融交易可以發(fā)生在各種經濟成分之間。
金融基礎知識
1 金融:貨幣資金的融通,是以銀行為中心的各種形式的信用活動以及在在信用基礎上組織起來的貨幣流通。
2 貨幣:從商品世界分離出來的,固定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并能反映一定生產關系。
貨幣功能:價值尺度 流通功能 貯存功能 支付功能。
3 信用:一種體現特定經濟關系的信貸行為。
4 利息:使用借貸資金的報酬,是貨幣資金所有者憑借對貨幣資金的所有權對這部分資金使用者索取的報酬。
5 利率:計算使用借貸資金報酬的依據。
6 金融工具:在金融市場可以買賣,載明了相關主體的財產權利關系的信用工具。包括股票、票據、債券、眼衍生金融工具等。
7 股票:股份公司發(fā)給投資者,作為入股憑證的一種有價證券。
8 票據: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票據法》所規(guī)定的匯票、本票和支票。是發(fā)票人依據票據法發(fā)行,無條件支付一定金額或委托他人支付一定金額給受款人或持票人的有價證券。
9 債券:債務人向債券人借款,并承諾在將來預定時間向債券人償還本金和利息的一種債券債務憑證。
10 衍生金融工具:又稱金融衍生工具,包括期貨、期權和遠期利率協議。
11 期貨:雙方約定在將來有效時間內,以商定的價格買入或賣出標的物的資產。
12 期權:買方支付給賣方一筆期權費后,賣方賦予買方將來某日前的任何時間,按約定的價格或約定協議買入或賣出某種特定資產的權利。
13 遠期利率協議:買賣雙方以和約的形式,在將來特定的時間以特定價格買進或賣出標的資產。
14 金融市場:進行貨幣借貸、辦理各種票據和有價證券買賣的場所或領域,包括貨幣市場、資本市場、金融期權與期貨市場和外匯市場。
15 政策性銀行:由政府投資建立,根據政府的決策和意向專門從事政策性金融業(yè)務的銀行。包括國家開發(fā)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和中國農業(yè)發(fā)展銀行。
16 存款準備金:商業(yè)銀行在吸收存款后,以庫存現金或在中央銀行存款的形式保留的,用于應付存款人隨時提現的那部分流動資產儲備,是銀行所吸收的存款總量的一部分。
17 通貨膨脹:在紙幣流通的條件下,由于貨幣供應量過多,使有支付能力的貨幣購買力大于商品的可供量,從而引起貨幣貶值、物價上漲的經濟現象。
18 國際收支:一定時期內,一個經濟實體的居民與非居民之間發(fā)生的全部經濟交易的系統記錄。
第 12 頁:二、多選題第 16 頁:三、判斷題 2010年證券從業(yè)資格考試最后沖刺通關必備! 題目1:根據我國《證券發(fā)行與承銷管理辦法》規(guī)定,首次公開發(fā)行股票以( )方式確定股票發(fā)行價格。
A、累計投標詢價 B、上網競價 C、詢價 √ D、協商定價 題目2:關于證券公司融資融券證點的業(yè)務規(guī)則敘述錯誤的是( )。 A、客戶融資買人或者融券賣出的證券預定終止交易,且最后交易日在融資債務到期日之前的,融資融券的期限縮短至最后交易日的前1交易日 B、證券公司向客戶融資,只能使用融資專用資金賬戶內的資金;向客戶融券,只能使用融券專用證券賬戶內的證券 C、客戶融資買人證券的,應當以賣券還款或者直接還款的方式償還向證券 公司融人的資金;客戶融券賣出的,應當以買券還券或者直接還券的方式償還向證券公司融人的證券 D、證券公司以客戶的名義在證券登記結算機構分別開立融券專用證券賬戶、客戶信用交易擔保證券賬戶、信用交易證券交收賬戶和信用交易資金交收賬戶 √ 題目3:下列有關金融期貨敘述不正確的是( )。
A、金融期貨交易實行保證金制度和每日結算制度 B、金融期貨交易是非標準化交易 √ C、金融期貨必須在有組織的交易所進行集中交易 D、在世界各國,金融期貨交易至少要受到1家以上的監(jiān)管機構監(jiān)管,交易品種、交易者行為均需符合監(jiān)管要求 題目4:世界上第一個股票交易所于1602年在( )成立。 A、美國的紐約 B、德國的柏林 C、英國的倫敦 D、荷蘭的阿姆斯特丹 √ 題目5:以下不屬于金融期貨合約的基礎工具的是( )。
A、股價指數 B、債券 C、外匯 D、商業(yè)票據 √。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39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