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土壤選擇金線蓮在濕潤的環(huán)境中最佳,土壤中不能出現多余的水分,在栽種的時候最好使用腐葉土、草炭土和砂石混合配制使用。
二、注意遮光在養(yǎng)護的時候注意遮光,它不能被強烈的陽光暴曬,春冬兩季有強烈光照的時候要適當遮蔭,夏季要遮光70%,以免強光將植株燒傷。 三、保持濕潤平時要給它濕潤的環(huán)境,特別是在秋天和夏天,要及時的噴水保濕,但盆土中的澆水量不能太多。
在春秋兩季可2-3天澆一次水,夏天可以每天噴水,冬天可延長到5天澆一次水。 四、控制溫度在養(yǎng)殖金線蓮期間要控制好溫度,最好是給它25-30℃的生長環(huán)境,夏天溫度高于35℃的時候要采取降溫措施。
冬天需要將它放在室內養(yǎng)殖,并注意保暖,溫度低于20℃就有可能將它凍傷。 五、適當施肥養(yǎng)殖金線蓮要適當施肥,不要給它施濃度高的肥料,很容易出現肥害。
春季可以間隔半月施一次復合肥,連著施2-3次它就會生長很健壯。
1、選址:金線蓮在長期的系統發(fā)育過程中形成了喜陰涼、潮濕的生態(tài)習性。栽培金線蓮選擇地勢開闊、座北朝南、周圍有高大闊葉林、遠離污染源的地段種植。
2、搭建大棚:人工栽培需要模擬野生金線蓮的生長環(huán)境,搭建抗風能力強的鋼架大棚,大棚南北走向,棚長25~30米,寬15~20米,棚高5~6米,肩高3~3.5米,棚頂及四周先覆蓋薄膜再蓋上遮陽網,便于人工控制棚內溫度、光照、濕度,有條件的要安裝空調、抽風機、水簾系統及微噴灌系統。
3、安裝種植鐵架:為充分利用空間,提高單位面積的種植株數,生產上通常采用種植鐵架擺放種植托盤,栽培基質置于托盤內。鐵架寬1米,高1.5米,長度依大棚而定,分3層種植,層間距45厘米,為便于日常管理和保持良好的通風條件,要求兩排鐵架之間保持60~80厘米間距。
4、茬口安排:為避開1~2月低溫和7~8月高溫對金線蓮生長的影響,生產上通常一年種植兩季,3月初移栽,6月下旬采收,第二季9月初移栽,12月下旬采收,確保植株在土壤中生長4個月以上。
1、選址:金線蓮在長期的系統發(fā)育過程中形成了喜陰涼、潮濕的生態(tài)習性。
栽培金線蓮最好選擇地勢開闊、座北朝南、周圍有高大闊葉林、遠離污染源的地段種植。 2、搭建大棚:人工栽培需要模擬野生金線蓮的生長環(huán)境,搭建抗風能力強的鋼架大棚,大棚南北走向,棚長25~30米,寬15~20米,棚高5~6米,肩高3~3。
5米,棚頂及四周先覆蓋薄膜再蓋上遮陽網,便于人工控制棚內溫度、光照、濕度,有條件的要安裝空調、抽風機、水簾系統及微噴灌系統。 3、安裝種植鐵架:為充分利用空間,提高單位面積的種植株數,生產上通常采用種植鐵架擺放種植托盤,栽培基質置于托盤內。
鐵架寬1米,高1。5米,長度依大棚而定,分3層種植,層間距45厘米,為便于日常管理和保持良好的通風條件,要求兩排鐵架之間保持60~80厘米間距。
4、茬口安排:為避開1~2月低溫和7~8月高溫對金線蓮生長的影響,生產上通常一年種植兩季,第一季3月初移栽,6月下旬采收,第二季9月初移栽,12月下旬采收,確保植株在土壤中生長4個月以上,以提高產量和產品的藥性成份。 5、栽培基質選擇:金線蓮喜疏松、肥沃的土壤,人工栽培通常按泥炭土:谷殼:細沙=10:1:1配置栽培基質,種植前對栽培基質進行日曬消毒,隨后每100公斤栽培基質中加入5~7。
5公斤熟石灰或適量的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拌勻。 6、品種選擇:目前,我市栽培的金線蓮有福建品種和臺灣品種,均有較好的適應性并為消費者喜歡。
特別是梁野山、冠豸山野生金線蓮,經人工栽培后市場十分暢銷。而臺灣品種對低溫比較敏感。
7、組培種苗:金線蓮種子小,自然繁殖率低,扦插繁殖系數低,規(guī)?;斯ぴ耘嘁瞬捎媒M培種苗。種植組培種苗,能夠保持母株的優(yōu)良性狀,且植株整齊,要求選用經棚煉苗15~30天以上,苗高6厘米以上,具有2~3片葉的組培苗進行移栽。
8、合理密植:為實現最高群體產量,按株行距2厘米*5厘米種植,每個種植托盤移栽140~150株;種植前種苗用清水洗凈,栽植時深度掌握在1厘米左右,忌深栽,栽后用45%甲霜惡霉靈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噴灑。 9、栽后管理:移栽一星期后每隔7天噴灑一次10%氨基酸500倍液(采收前15天停止使用),移栽15天內采用薄膜覆蓋,控制好棚內溫濕度,要求溫度在20~27℃之間,空氣相對濕度保持在70~80%,如果溫度明顯偏高,可以覆蓋遮陽網并開啟微噴灌設施降溫增濕,以免高溫造成葉片燒傷,基質濕度維持在70~75%。
10、防治病蟲害:大棚四周圍上防蟲網,利用糖醋液誘殺小地老虎,或利用細菌、真菌、病毒、植物浸提液、抗生素等生物農藥殺滅病蟲,化學防治需選用高效、低度、低殘留農藥。 11、采收:種苗移栽4個月以后,植株高10~15厘米以上,有5~6片葉,葉寬2~2。
5厘米,葉長3~3。5厘米,葉背呈紫紅色,葉面金黃脈網明顯,莖呈綠色時即可采收。
采收時抖凈根部泥土,再用清水洗凈植株,置于塑料筐中瀝干,待后曬干或烘干。
金線蓮的生態(tài)習性: 溫度 生長適宜溫度是20~34℃。
金線蓮對溫度的適應性較強。在栽培過程中,在塑料大棚覆蓋下,連續(xù)30d的0~5℃的低溫對金線蓮還無明顯傷害。
水分 金線蓮性喜濕潤。水分是影響金線蓮存活的最主要因子。
金線蓮不可能在氣候干燥、土壤缺水的環(huán)境生存。金線蓮自然分布于濕度大的森林環(huán)境之中及一些溪澗附近。
人工栽培要讓金線蓮處于相對濕度在80%以上的小環(huán)境下。 光照 金線蓮屬喜陰植物,其光合作用的光飽和點低,適宜光照度為4000lx左右。
在自然條件下,上層喬木郁閉度70%~80%,下層植被覆蓋度40%左右。 土壤 土壤要求疏松、透氣、濕潤。
在自然條件下,腐殖土、黃壤、紅壤類型的土壤都有金線蓮分布。金線蓮宜在偏酸性土壤條件下生根。
栽培介質 金線連屬地生蘭又是藥用植物,所以必須使用清潔及適宜的栽培介質栽培,適宜的介質除了須具備有良好的透氣性外尚須有良好的保水性,目前所使用的介質包括有蛇目屑、碳化稻殼、蛭石、真珠石、腐葉土及水苔等,栽培中依不同的介質混合比例,來調整介質的通氣性及保水性,苗株剛由瓶苗移出時最好以2號蛭石栽植,因蛭石系經高溫處理,吸水及透氣性均佳,且富含鎂及鉀離子,具蓄積養(yǎng)份之能力,可降低無菌狀態(tài)移出的苗株遭受病菌為害的機會,并可助于瓶苗適應環(huán)境變化的機會,金線連須水而不宜積水,澆水量及次數將會隨著植株的發(fā)育狀況及生長環(huán)境而須調整,介質中的肥料以緩效性的有機肥為主。 繁殖方式 在組織培養(yǎng)尚未被應用在金線連上時,傳統的繁殖方法為分株、扦插、種子播種,其中因為種子收獲不易及播種的發(fā)芽率低,所以以往大都以分株及扦插的方式繁殖,然而因易受環(huán)境的影響,此方式的存活率約為30 ~ 70 %(9),金線連生長緩慢,以種子播種繁殖而言,必須兩年以后才能利用,現在利用莖段培養(yǎng)可以提早采收,而采收適期的決定仍然和栽培時間的長短有密切的關系,至少必須在出瓶栽培十個月(定植后8個月) 采收較適宜。
金線蓮的人工栽培現主要采用大棚栽培。建造大棚應根據金線蓮的生長要求,選擇在有林有水的山溝,以保證陰涼,有水灌溉,冬季避風保暖,減少散熱,保持濕度,且交通便利。人工組培苗常年均可栽植,每平方用專用方盤栽種300棵,栽植宜淺忌深,栽后覆蓋干凈干燥的栽培介質,噴灑清水,棚內溫度保持20~30℃,并注意保濕。田間管理的好壞,關系到金線蓮的成活率和生長及產量,應著重做好:
(1) 光照
棚內透光度的大小與生長發(fā)育密切相關,透光以三陽七陰為宜。一般栽培時可用80%遮光網雙層控制在3000lx左右。
(2)介質
金線蓮屬蘭科又是藥用植物,所以必須使用清潔及適宜的栽培介質栽培,適宜的介質除了須具備良好的透氣性外尚須良好的保水性。本公司瓶苗健壯,出瓶即可定植。定植時土壤以紅壤與黃壤中的砂壤土為主作為栽培介質,質地疏松,偏酸性,適宜金線蓮種植。推薦用泥炭土和珍珠巖.
(3)濕度
空氣濕度較高有助于生長并提高植株鮮重,但栽培介質不宜過濕,過濕易導致莖腐病,應注意采取通風透光措施。20度以上環(huán)境要求良好的通風條件。
(4)施肥
半月施肥一次,最好使用農家液態(tài)肥或沼氣液,稀釋至1000倍。
(5)采收
采收適期的確定與栽培時間的長短有密切關系,至少必須在出瓶栽培10個月(定植后8個月)采收較適宜。當金線蓮株高長到8-10cm以上,5-6片葉,鮮重4g/
株即可收獲。
(一)金線蓮種植對于光照的要求:不能讓陽光直接照射,家庭種植應該放在太陽不會直接照射到,但是又最亮的地方,例如家里北陽臺的窗臺上或者窗戶外面。
(二)金線蓮的種植基質:使用泥炭土種植。泥炭土(peat soil)是指在某些河湖沉積低平原及山間谷地中,由于長期積水,水生植被茂密,在缺氧情況下,大量分解不充分的植物殘體積累并形成泥炭層的土壤。
我們店里的大漢413型號的泥炭土,是德國進口泥炭土,保證是從未使用過的新土,種植金線蓮效果特別好。只要采用這種泥炭土,光照合適,水質好,并保持泥炭土濕潤,一定可以種好我們的金線蓮苗。
如果是山上收集的土或者是使用過的泥炭土,一定要先經過100度高溫消毒殺菌。另外土質松軟不會粘,這是基本要求,否則根不會生長。
(三)金線蓮種植的環(huán)境要求:不要直接放在骯臟的地上。金線蓮種植盆應該架起來,這樣有利于增加盆底的透氣,利于排水。
金線蓮種植盆不要靠近其他植物,避免病菌的傳染。 (四)金線蓮種植的澆水:保存土壤濕潤。
土不要太厚,6公分厚就可以了,這樣更不容易積水。盆底應該多孔,這樣不會積水。
如果通風好(請仔細看下文對于通風的說明),光照適合,植料是大漢413泥炭土,經常澆水沒有問題,有利于降溫和增加濕度。 (五)可以使用花多多平衡肥、好康多緩釋肥、精準奧綠肥緩釋肥,都含有植物必須的10種元素。
本店也有銷售。 (六)注意通風。
金線蓮在通風的環(huán)境比較不容易病害。很多種植技術的文章,都會提到這點,但是極少人會理解什么才叫真正的通風。
多一層防蚊紗窗,通風差很多;窗戶內和窗戶外,通風差很多;一平方米的地方,種300棵和種200棵,通風差很多。大棚用遮陽網圍起來,通風差很多;6米寬的大棚比10米寬的大棚更通風;盆底架高起來(水可以更快的從盆底排走)的比直接放地上的更通風。
澆過水之后,在通風的環(huán)境20分鐘會干,可能在不通風的環(huán)境2個小時還不會干,后者更適合各種真菌的生長,這就是為什么越通風越好。(七)家庭里種植,因為不像自然界中有那么多的真菌、細菌,也并非不十分適合病菌的生長,只要采用好的基質(種之前最好高溫消毒)、適當的光照、充足的水分和肥料、好的水質、通風的環(huán)境,就一定可以種植得很好。
家庭種植一般通風較好,不像專業(yè)種植,成千上萬的苗種在一起,通風條件大大降低,病菌很容易繁殖,這就是為什么家里少量種植種得好,而一旦大量種植,就很容易病害的原因。
蘭花一般生長在深山幽谷的山腰谷壁,透水和保水性良好的傾斜山坡或石隙,稀疏的山草旁,次生雜木林陰下?;蛴姓陉帲照諘r間短或只有星散漏光的地方。空氣濕度大且空氣能流通的地方,有時也生于山溪邊峭壁之上。[3]
蘭花宜種植于空氣流通的環(huán)境。性喜陰,忌陽光直射,喜濕潤,忌干燥,15℃至30℃最宜生長。35℃以上生長不良。
5℃以下的嚴寒會影響其生長力,這時,蘭花常處于休眠狀態(tài)。如氣溫太高加上陽光曝曬則一兩天內即出現葉子灼傷或枯焦。如氣溫太低又沒及時轉移進屋里,則會
出現凍傷的現象。[3]
蘭花是肉質根,適合采用富含腐殖質的砂質壤土,排水性能必須良好,應選用腐葉土或含腐殖質較多的山土。微酸性的松土或含鐵質的土壤,pH值以5.5-6.5為宜。
詳情見百科
/view/268663.htm?fr=aladdin&fromtitle=%E9%87%91%E7%BA%BF%E8%8E%B2&fromid=2225174&type=syn
金線蓮的種植技術:金線蓮性喜陰涼、潮濕,尤其喜歡生長在有常綠闊葉樹木的溝邊、石壁、土質松散的潮濕地帶,要求溫度20℃~32℃,光照3000-5000LUX。
光照過強易導致植株莖匍匐;光照過弱易致植株莖細長。不同金線蓮品種光照需求不同。
金線蓮在沒有細胞組培培養(yǎng)之前,單靠種子自然萌發(fā);2013年10月,魏曉晨等發(fā)明并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出了一種蘭科植物組織培養(yǎng)方法的申請,同時申請的還有關于金線蓮根部共生真菌的白蘑科真菌的培養(yǎng)基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這種共生真菌可以使人工種植的金線蓮的有效成份趕超野生金線蓮,因此,業(yè)界稱這種金線蓮叫元二菌根共生金線蓮。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89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