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王安石的《書湖陰先生壁二首》中,詩句”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釋義:庭院外一條小河保護著農(nóng)田,將綠苗緊緊環(huán)繞;兩座青山打開門來為人們送去綠色)”,包含歷史典故。分別是:
1、護田:這里指護衛(wèi)環(huán)繞著園田。
出自《漢書·西域傳序》:“自敦煌西至鹽澤,往往起亭,而輪臺、渠犁,皆有田卒數(shù)百人,置使者校尉領護。”
釋義:
從敦煌向西直到鹽澤,處處建起亭燧,而輪臺、渠等地都有漢朝的屯田兵卒數(shù)百人,分別設置使者、校尉加以統(tǒng)領護衛(wèi),用以供給出使外國的使團所需。
2、排闥:開門。
出自《漢書· 樊噲傳》:“高帝嘗病,惡見人,臥禁中,惡見人,臥禁中,詔戶者無得入群臣。噲乃排闥直入?!?/p>
釋義:
當初英布造反時,高祖病重,討厭見人,(高祖)躺臥在禁宮內(休息),詔令守宮侍衛(wèi),不準群臣入見。但樊噲排闥(排:推開;闥:宮中小門)直入,闖進劉邦臥室。
典故作用:
這兩句詩,擬人和描寫渾然一體,交融無間,既奇崛又自然,既經(jīng)錘煉又無斧鑿之痕,清新雋永,韻味深長;也與楊德逢的形象吻合。
在前聯(lián)里,已可看到湖陰先生是一個人品高潔、富于生活情趣、清靜脫俗、樸實勤勞的人,這樣一位高士,徜徉于山水之間,當然比別人更能欣賞到它們的美,更感到“一水”“兩山”的親近。詩人想象山水有情,和湖陰先生早已締結了深厚的交誼。
作者簡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qū)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擴展資料:
原詩:
《書湖陰先生壁》宋代:王安石
其一:
茅檐長掃凈無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
其二:
桑條索漠楝花繁,風斂余香暗度垣。黃鳥數(shù)聲殘午夢,尚疑身屬半山園。
釋義:
其一:
茅草房庭院經(jīng)常打掃,潔凈得沒有一絲青苔。花草樹木成行成壟,都是主人親手栽種。庭院外一條小河保護著農(nóng)田,將綠苗緊緊環(huán)繞;兩座青山打開門來為人們送去綠色。
其二:
桑樹枝葉繁茂,楝花也十分繁盛。清風吹送楝花余香,悄悄地送過墻頭。 黃鳥數(shù)聲啼叫驚起了午間的殘夢,恍恍惚惚,我還以為身在舊居半山園中。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書湖陰先生壁二首
四收列國群王服的相關典故:宋代大將曹彬平南唐、西蜀、南漢、北漢讓群王佩服不已。具體情節(jié)如下:
攻破南唐
開寶七年(974年),朝廷準備討伐南唐。九月,曹彬奉詔與李漢瓊、田欽祚先行到荊南征發(fā)戰(zhàn)艦,潘美率領步兵接著出發(fā)。十月,詔令任命曹彬為升州西南路行營馬步軍戰(zhàn)艦都部署,分兵從荊南順流而東,攻破峽口寨,接著攻克池州,連續(xù)攻克當涂、蕪湖二縣,駐扎在采石磯。十一月,造浮橋,橫跨大江以渡過部隊。十二月大破南唐軍于白鷺洲。
開寶八年(975年)正月,又在新林港大破南唐軍隊,二月,軍隊進駐秦淮,南唐水陸軍隊十多萬人在城下列陣,宋軍大敗南唐軍,斬殺、俘獲一萬多敵人。浮橋造成后,南唐出兵抵抗,宋軍在白鷺洲大敗南唐。從三月到八月,連連擊敗敵軍,又攻克潤州。金陵城被圍,到此時一共有三個時辰,居民砍柴的路被斷絕,南唐軍屢次被打敗,南唐國主李煜非常危急,派遣其大臣徐鉉送表到朝廷,乞求緩師停戰(zhàn),宋太祖不予同意。在此之前,大軍排列成三寨,潘美鎮(zhèn)守偏北方,把戰(zhàn)爭形勢繪成圖送給宋太祖。宋太祖指著北寨對使者說:"南唐必定夜晚出兵來進攻,你趕快回去,命令曹彬迅速挖溝來鞏固陣地,不要中了敵人的詭計。"深溝挖成后,南唐兵果然夜里來突襲,潘美率領所屬部隊依靠新溝抵抗,南唐大敗。上奏戰(zhàn)報到朝廷時焚香禁殺,宋太祖笑著說:"果然如此。"
長期的圍城中,曹彬常常緩攻,希望李煜能歸降。十一月,曹彬又派人曉諭他:"事勢已經(jīng)如此,只可惜一城的百姓,如果你能歸降,真是上策啊。"城即將攻克時,曹彬忽然稱疾不處理事務,諸將都來探病。曹彬說:"我的病不是藥石能治好的,只要諸公誠心立誓,克城之日,不妄殺一人,就會自動痊愈。"諸將答應下來,一起焚香立誓。第二天,病情稍微好轉。再過一天,金陵城被攻陷。李煜與他的大臣們一百多人到軍營請罪,曹彬安慰他,用貴賓禮接待他,請李煜入宮換裝,曹彬只派幾個騎兵等在宮門外。部下暗地對曹彬說:"李煜入宮如有不測,怎么辦?"曹彬笑著說:"李煜向來懦弱不能果斷,既然已經(jīng)投降,一定不會自殺。"李煜的君臣,最終賴以保全,從出師到凱旋,士卒們都畏服他,不敢輕舉妄動。入宮朝見時,名帖上自稱"奉令到江南辦事回來",他的謙恭不夸耀就像這樣。
當初,曹彬統(tǒng)領軍隊,宋太祖對他說:"等攻克李煜后,任命你為使相。"副帥潘美預先向他祝賀。曹彬說:"不是這樣,這次行動,仰仗天威,遵照朝廷謀略,才能成功,我又有什么功勞呢?何況使相是極品嗎?"潘美說:"怎么說呢?"曹彬說:"太原沒有平定啊。"回朝后,獻俘虜。宋太祖對他說:"本來要授任你為使相,但是劉繼元沒有攻滅,暫且稍微等待一些時候。"聽見這句話后,潘美偷看著曹彬微笑。宋太祖發(fā)覺后,于是責問他為什么發(fā)笑,潘美不敢隱瞞,于是按實情回答。宋太祖也大笑起來,于是賜給曹彬錢二十萬。曹彬退朝后說:"人生何必作使相,好官也不過多得些錢罷了。"不久,任命他為樞密使、檢校太尉、忠武軍節(jié)度使。
平滅后蜀
乾德二年(964年)冬,攻伐后蜀,詔令任命劉光毅為歸州行營前軍副部署,曹彬為都監(jiān)。峽中郡縣都被攻下,諸將都想屠城來逞其殺欲,只有曹彬下令收斂部下,所到各地都感悅聽命。宋太祖聽說,下詔褒獎他。平定兩川后,王全斌等人晝夜宴飲,不體恤軍士,部下漁奪百姓不停,蜀人深感痛苦。曹彬多次請求班師,王全斌等人不聽從。不久全師雄等人作亂,聚集軍隊十萬人,曹彬又與劉光毅在新繁大敗敵軍,最終平定蜀亂。當時諸將多取子女玉帛,曹彬行裝中只有圖書、衣服而已?;爻?,宋太祖都知道這些情況,把王全斌等人交給官吏治罪。認為曹彬清介廉謹,授任為宣徽南院使、義成軍節(jié)度使。曹彬入宮朝見宋太祖,謝絕說:"征西將士都被治罪,我單獨受到賞賜,恐怕不能以示勸勉。"宋太祖說:"你立有大功,又不自我夸耀功勞,即使有點小錯,王仁贍等哪里值得提呢?執(zhí)行勸勉大臣效忠國家的常典,不必辭讓。"
征伐北漢
曹彬乾德六年(968年),朝廷派遣李繼勛、黨進率領軍隊征伐北漢,任命曹彬為前軍都監(jiān),在洞渦河大戰(zhàn)敵軍,斬敵二千多人,俘獲敵兵很多。開寶二年(969年),宋太祖準備親征北漢,又任命他為前軍都監(jiān),率領軍隊先出發(fā),駐扎在團柏谷,戰(zhàn)降賊將陳廷山。又在城南與敵人作戰(zhàn),逼近濠橋,奪得戰(zhàn)馬一千多匹。宋太祖到來時,曹彬已在四面分設營寨,而自己主管北面。開寶六年(973年),進升檢校太傅。
人們常把“四收列國群王服”作為上聯(lián),對應的下聯(lián)是:三筑高城眾敵降。這里的“三筑高城”指的是唐代張仁愿筑三受降城,以威鎮(zhèn)北敵。
“四收列國群王服,三筑高城眾敵降。”出自李漁的《笠翁對韻》。
李白沽酒 李白街上走,提壺去買酒。
遇店加一倍,見花喝一斗。 三遇花和店,喝光壺中酒。
借問此壺中,原有多少酒。 解法:先用0+1=1 1÷2=0.5 0.5+1=1.5第二次遇店和花 5÷2=0.75 0.75+1=1.75 1.75÷2=0.875第三次遇店和花 題里壺中原有酒量是要求的,并告訴了壺中酒的變化及最后結果--三遍成倍添(乘以2)定量減(減肥斗)而光。
求解這個問題,一般以變化后的結果出發(fā),利用乘與除、加與減的互逆關系,逐步逆推還原。"三遇店和花,喝光壺中酒",可見三遇花時壺中有酒巴斗,則三遇店時有酒巴1÷2斗,那么,二遇花時有酒1÷2+1斗,二遇店有酒(1÷2+1)÷2斗,于是一遇花時有酒(1÷2+1)÷2+1斗,一遇店時有酒,即壺中原有酒的計算式為 [(1÷2+1)÷2+1]÷2=7/8(斗) 故壺中原有7/8斗酒。
以上解法的要點在于逆推還原,這種思路也可用示意圖或線段圖表示出來。 當然,若用代數(shù)方法來解,這題數(shù)量關系更明確。
設壺中原有酒x斗,據(jù)題意列方程 2[2(2x-1)-1]-1=0 解之,得x=7/8(斗) 白壺中本來就有一些酒,每次遇到酒店就使壺中的酒增加一倍;每次看到花,他就飲酒作詩,喝去一斗.這樣經(jīng)過三次,最后把壺中的酒全都喝光了.李白的酒壺中原來有多少酒? 答案:題里壺中原有酒量是要求的,并告訴了壺中酒的變化及最后結果--三遍成倍添(乘以2)定量減(減一斗)而光。求解這個問題,一般以變化后的結果出發(fā),利用乘與除、加與減的互逆關系,逐步逆推還原。
"三遇店和花,喝光壺中酒",則三遇店時有酒巴1÷2斗,那么,二遇花時有酒1÷2+1斗,二遇店有酒(1÷2+1)÷2斗,于是一遇花時有酒(1÷2+1)÷2+1斗,一遇店時有酒,即壺中原有酒的計算式為 [(1÷2+1)÷2+1]÷2=7/8(斗) 故壺中原有7/8斗酒。
【意思】
1、從市上買來的酒;買酒。
出處:唐代·元稹《遣悲懷三首·其一》:顧我無衣搜藎篋,泥他沽酒拔金釵。
翻譯:你見我沒有衣衫就在箱子找,你拔下金釵因我相求而買酒。
2、賣酒。
出處:唐代·岑參《戲問花門酒家翁》: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壺百甕花門口。
翻譯:這位老人家七十歲了仍然在賣酒,將上千個酒壺和酒甕擺放在在花門樓口。
【讀音】gū jiǔ
【例句】以平生所好,皆屠販少年,沽酒賣餅,斗雞蹴鞠,以此為歡。
擴展資料
詩文引用:
1、《鷓鴣天·陌上柔桑破嫩芽》宋代:辛棄疾
山遠近,路橫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
翻譯:山有的遠些有的近些,路有的橫向有的斜向,青布酒旗那邊有家小酒鋪,可以打一些酒來。城里的桃花李花把風雨當做折磨,一派愁苦,最明媚的春色,正在溪頭一片薺菜花中盛開。
2、《漁家傲·小雨纖纖風細細》宋代:朱服
九十光陰能有幾?金龜解盡留無計。寄語東陽沽酒市,拼一醉,而今樂事他年淚。
翻譯:九十天的光陰能夠留多久?解盡金龜換酒也無法將春光挽留。告訴那東陽城里賣酒人,而今只求拼個一醉方休,不管今日樂事成為他年熱淚流。
3、《題袁氏別業(yè) / 偶游主人園》唐代:賀知章
主人不相識,偶坐為林泉。莫謾愁沽酒,囊中自有錢。
翻譯:別墅主人和我沒有見過面,偶來坐坐賞那林木和石泉。主人哪,不要發(fā)愁去買酒,口袋鼓囊囊,不缺打酒錢。
4、《杭州春望》唐代:白居易
紅袖織綾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
翻譯:紅袖少女夸耀杭綾柿蒂織工好,青旗門前爭買美酒飲“梨花”。
1、覆水難收 西漢時蒼翠茂盛的會稽郡吳縣(今蘇州吳中區(qū))穹窿山山下,住著一位讀書人朱買臣和他的妻子崔氏。
朱買臣為人老實厚道,每日苦讀詩書,但運氣不佳,屢屢受挫。他家境貧寒,無以為生,只得到穹窿山上砍柴度日。
多年以來,崔氏跟著丈夫過著清苦的生活,漸漸地她有些不耐煩了,脾氣越來越壞,她從心里看不起丈夫那副窮酸的樣子,說話尖酸刻薄。朱買臣有口難言,只得默默忍耐。
一日,天寒地凍,大雪紛飛,朱買臣饑腸轆轆,被崔氏逼到山上砍柴。他以為多砍些柴草賣掉,買回米面,妻子就會高興起來。
誰知崔氏另有打算:她讓媒婆為自己物色了新的丈夫——家道殷實的張木匠。朱買臣一進家門,崔氏就提出要他寫下休書。
朱買臣痛苦地請求妻子再忍耐一時,等他時來運轉,日子就會好起來。崔氏卻堅定地表示,即使朱買臣將來做了高官,自己淪為乞丐,也不會去求他。
朱買臣見她全然不顧多年的夫妻之情,只好寫下了休書。不久,朱買臣得到在朝廷為官的同鄉(xiāng)嚴助的推薦。
在漢武帝任命朱買臣為會稽太守。崔氏得知心慌意亂,她想木匠怎能跟太守相比?太守夫人享的是榮華富貴呀!她決定去找朱買臣,不要現(xiàn)任的丈夫了。
崔氏蓬頭垢面,赤著雙足,跑到朱買臣面前,苦苦哀求他允許自己回到朱家。騎在高頭大馬上的朱買臣若有所思,讓人端來一盆清水潑在馬前,告訴崔氏,若能將潑在地上的水收回盆中,他就答應她回來。
崔氏聞言,知道緣份已盡。她羞愧難當,精神失常。
2、買臣負薪 朱買臣自幼家窮,還喜歡讀書,不管理產(chǎn)業(yè),經(jīng)??巢褓u來維持生計。擔著柴,邊走邊讀書。
他的妻子也擔著柴跟隨著,屢次阻止朱買臣在途中唱歌,但朱買臣聲音唱得更大。他的妻子認為這是羞恥的事情,請求離他而去。
朱買臣笑著說“我五十歲一定富貴,現(xiàn)在已經(jīng)四十多歲了。你辛苦的日子很久了,等我富貴之后再報答你。”
妻子憤怒地說“像你這種人,終究要餓死在溝壑中,怎能富貴?” 朱買臣不能挽留他,只好任憑她離去。之后,朱買臣一個在道路上邊走邊唱,背著柴在墓間行走。
他的前妻和丈夫都去上墳,看到朱買臣又冷又餓,召喚給他飯吃。過了幾年,朱買臣跟隨上報帳本的官員押送行李車到長安。
到皇宮上送奏折久未回答,在公車署里等待皇帝的詔令,糧食也用完了,上計吏的兵卒輪流送給他吃的東西。正趕上他的同縣人嚴助受皇帝寵幸,嚴助向皇帝推薦了朱買臣。
召見之后,被授予會稽太守。朱買臣于是乘坐驛站的車馬離去。
會稽的官員聽說太守將到,征召百姓修整道路。縣府官員都來迎送,車輛有一百多乘。
到了吳界,朱買臣看見他的前妻及丈夫在修路,就停下車,叫后面的車子載上他們到太守府并安置在園中,供給食物。過了一個月,他的妻子上吊而死。
朱買臣給她丈夫銀兩,讓他安葬。擴展資料:朱買臣之死:元封元年(前110年),東越王余善自稱東越武帝,入侵漢朝的白沙、武林、梅嶺,殺死地方官員。
朱買臣接受漢武帝的詔令,率領軍隊與橫海將軍韓說從句章出發(fā),由海路進攻東越。戰(zhàn)爭過程中,閩越的君主繇王居股與人合謀殺死了余善,向漢軍投降。
從此以后,閩越國滅亡。朱買臣因平叛有功,被征召到朝廷做了主爵都尉(漢代官名),列于九卿之中。
過了幾年,朱買臣因犯法被免官,后又被啟用為丞相府長史。御史大夫張湯原先是個小吏,在朱買臣前趨承奔走。
張湯與公孫弘脾氣相投,是莫逆之交,二人互相推薦,標榜朝堂。于是漢武帝敕封張湯為廷尉。
后來張湯誣告朱買臣的好友嚴助與淮南王劉安謀反有關,漢武帝下令將嚴助斬首。朱買臣因此怨恨張湯。
等到朱買臣為丞相長史,張湯多次執(zhí)行辦理丞相事務,就故意欺侮凌辱丞相府里三名長史(即朱買臣、王朝、邊通三人)。朱買臣、王朝、邊通去拜見張湯的時候,張湯就坐在床上,不以禮相待。
因此,三長史對張湯心懷怨恨,待機報復,朱買臣常想舍命害死張湯。不久,孝文帝陵中瘞錢(陪葬的錢幣)被盜。
張湯要陷害丞相莊青翟,將瘞錢被盜一案,全部推卸在莊青翟頭上,而且還要辦他明知故縱的罪名,免去他的官職,然后由自己代替丞相位置。不料有人將隱事泄漏出去,朱買臣、王朝、邊通知道張湯要陷害丞相莊青翟,便一起去通報莊青翟,并對他說:“束手待斃,不如先發(fā)制人,除掉張湯方為上策。
據(jù)說商人田信等皆為張湯爪牙,與張湯勾結,營奸牟利,憑此條罪狀好教張湯死心伏罪”。丞相莊青翟就命令三人代為辦理。
于是,朱買臣、王朝、邊通暗中命令吏役去抓商人田信等到案審訊。一經(jīng)廷審,嚴刑逼供,田信只得招認。
張湯知自己必死無疑,便寫下遺書稱三長史(朱買臣、王朝、邊通)陷害他。寫完遺書后,揮劍自殺,當即斃命。
漢武帝看了張湯的遺書,心里感到很后悔。便命令抓捕三長史,誅殺抵罪。
將朱買臣、王朝、邊通綁赴刑場斬首。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百科——負薪掛角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百科——覆水難收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百科——朱買臣。
笠翁對韻(上平聲) 笠翁對韻.一東(上平聲篇) 【釣叟+浮云】【合校新注】 天對地,雨對風。
大陸對長空。山花對海樹,赤日對蒼穹。
雷隱隱,霧蒙蒙。日下對天中。
風高秋月白,雨霽晚霞紅。牛女二星河左右,參商兩曜斗西東。
十月塞邊,颯颯寒霜驚戍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漁翁。 河對漢,綠對紅。
雨伯對雷公。煙樓對雪洞,月殿對天宮。
云叆叇,日曈朦。蠟屐對漁篷。
過天星似箭,吐魄月如弓。驛旅客逢梅子雨,池亭人挹藕花風。
茅店村前,皓月墜林雞唱韻;板橋路上,青霜鎖道馬行蹤。 山對海,華對嵩。
四岳對三公。宮花對禁柳,塞雁對江龍。
清暑殿,廣寒宮。拾翠對題紅。
莊周夢化蝶,呂望兆飛熊。北牖當風停夏扇,南簾曝日省冬烘。
鶴舞樓頭,玉笛弄殘仙子月;鳳翔臺上,紫簫吹斷美人風。 【注釋】 【參商】參,參星,居西方。
商,商星,亦稱為辰星,居東方。參星與商星位在東西兩方,此出彼沒,故以參商比喻彼此隔絕,不得相見。
文選˙曹植˙與吳季重書:面有逸景之速,別有參商之闊。 【戍旅】以兵卒防守邊疆。
如:戍守。左傳˙僖公三十年:秦伯說,與鄭人盟,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乃還。
宋˙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詩: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 【臘屐】晉阮孚喜愛木屐,時常擦洗涂臘。
典出晉書˙卷四十九˙阮籍傳。比喻癡迷某物。
如:他集郵成癖,好比阮孚臘屐,樂在其中。 【梅子雨】中國南部五月至七月、日本南部六月及七月初所下的雨,因正值梅子成熟的時節(jié),故稱為梅雨。
亦稱為霉雨、黃梅雨。 【朔雪】北方的雪。
南朝宋˙鮑照˙學劉公干體詩五首之三:胡風吹朔雪,千里度龍山。唐˙戴叔倫˙吊暢當詩:朔雪恐迷新冢草,秋風愁老故山薇。
【叆叇ㄞˋㄉㄞˋ】云多而昏暗的樣子。晉˙潘尼˙逸民吟:朝云叆叇,行露未晞。
唐˙鄭谷˙入閣詩:壽山晴叆叇,顥氣暖連延。 【牖ㄧㄡˇ】窗戶。
書經(jīng)˙顧命:牖間南向,數(shù)重篾席。唐˙李公佐˙南柯太守傳:吾與諸女坐北牖石榻上,時君少年,亦解騎來看。
【清暑殿】:宮殿名,在洛陽宮中有清暑殿。 【廣寒宮】神話里稱月亮中的宮殿為廣寒宮。
錦繡萬花谷˙卷一˙引東方朔˙十洲記:冬至后,月養(yǎng)魄于廣寒宮。唐˙鮑溶˙宿水亭詩:雕楹彩檻壓通波,魚鱗碧幕銜曲玉。
夜深星月伴芙蓉,如在廣寒宮里宿。 【莊周夢化蝶】莊周在夢中幻化為蝴蝶,在天地間遨游,逍遙自在,不知何為莊周。
忽然醒來,發(fā)覺自己仍是莊周。典出莊子˙齊物論。
后以此比喻人生變幻無常。群音類選˙官腔類˙卷十˙投筆記˙匈奴困超:死離生別,一似莊周夢蝶。
【呂望兆飛熊】姜呂望釣渭濱。西伯將獵,卜之。
兆曰:所荻非龍,非螭,非羆,乃伯王之輔。果遇太公于渭陽。
笠翁對韻二冬【釣叟+浮云】【合校新注】 晨對午,夏對冬。下餉對高舂。
青春對白晝,古柏對蒼松。垂釣客,荷鋤翁。
仙鶴對神龍。鳳冠珠閃爍,螭帶玉玲瓏。
三元及第才千頃,一品當朝祿萬鐘?;ㄝ鄻情g,仙李盤根調國脈;沉香亭畔,嬌楊恃寵起邊風。
清對淡,薄對濃。暮鼓對晨鐘。
山花對石菊,煙鎖對云封。金菡萏,玉芙蓉。
綠綺對青鋒。早湯先宿酒,晚食繼朝饔。
唐庫金錢能化蝶,延津寶劍會成龍。巫峽浪傳,云雨荒唐神女廟;岱宗遙望,兒孫羅列丈人峰。
繁對簡,疊對重。意懶對心慵。
仙翁對釋伴,道范對儒宗?;ㄗ谱?,草葺葺。
浪蝶對狂蜂。數(shù)竿君子竹,五樹大夫松。
高皇滅項憑三杰,虞帝承堯殛四兇。內苑佳人,滿地風光愁不盡;邊關過客,連天煙草憾無窮。
【注釋】 【下餉】午后之餉。 【高舂】日初之舂。
【螭】中國古代傳說中的動物。外形似龍而無角。
建筑或工藝品上常用此形狀做為裝飾。說文解字:螭,若龍而黃,北方謂之地螻……或云無角曰螭。
楚辭˙屈原˙九歌˙河伯:乘水車兮荷蓋,駕兩龍兮驂螭。 【花萼樓】唐明皇建花萼樓,兄弟五人宴樂于其間。
【仙李】詩句曰:仙李盤根大,喻唐之宗室繁衍也。 【嬌楊】指楊貴妃常侍宴沉香亭,唐明皇寬之以致亂。
【三元及第】參加科舉考試,鄉(xiāng)試、會試、殿試均考中第一名,稱為三元及第。 【菡萏ㄏㄢˋㄉㄢˋ】荷花的別名。
【芙蓉】植物名。錦葵科木槿屬,落葉大灌木或亞喬木。
高約五公尺,葉掌狀淺裂,表面有薄毛。晚秋的清晨開白、紅、黃各色花,黃昏時變?yōu)樯罴t色,大而美艷,可供觀賞,與葉均可入藥。
或稱為木芙蓉。【注釋2】荷花的別名。
【綠綺】【注釋1】樂器名。相傳漢朝司馬相如作玉如意賦,梁王賜給他綠綺琴。
【注釋2】用以代稱音色材質具佳的琴。唐˙李白˙聽蜀僧浚彈琴詩:蜀僧抱綠綺,西下峨嵋峰,為我一揮手,如聽萬壑松。
亦稱為綠琴。 【青鋒】劍名也。
【饔ㄩㄥ】熟食。玉篇˙食部:饔,熟食也。
【化蝶】唐穆宗夜宴有黃白蝶飛集花間,宮女得之皆庫中金銀所化。 【成龍】晉.張華問雷煥曰:斗牛之門常有晦氣,何也? 煥曰:此寶劍之精也。
【神女廟】楚王游高唐,夢神女自謂巫山之女,朝云暮雨。王為立廟,號朝云廟。
【岱宗】泰山的別名。 【丈人峰】山峰名。
位在泰山上,因形狀像老人,所以稱為丈人峰。 【三杰】蕭何,韓信,張良。
【四兇】相傳堯舜時四個兇惡的部族首領。左傳˙文公十八年:舜臣堯,賓于四門。
1.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是赤壁之戰(zhàn)中的故事。
2. 赤壁之戰(zhàn),是指三國形成時期,孫權、劉備聯(lián)軍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長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帶大破曹操大軍,奠定三國鼎立基礎的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著名戰(zhàn)役。這是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zhàn)爭之一,也是三國時期“三大戰(zhàn)役”中最為著名的一場。它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在長江流域進行的大規(guī)模江河作戰(zhàn),標志著中國軍事政治中心不再限于黃河流域。孫劉聯(lián)軍最后以火攻大破曹軍,曹操北回,孫、劉各自奪去荊州的一部分。
典故一:莊生曉夢迷蝴蝶
用了《莊子》的一則寓言典故,說是莊周夢見自己身化為蝶,后來夢醒,莊周仍在,不知蝴蝶何往。詩人借此典的虛緲的夢境隱喻年輕時沉迷的美好的情境。
典故二:望帝春心托杜鵑
傳說周朝末年蜀地君主杜宇禪位退隱,不幸國亡身死,死后魂化為杜鵑,啼聲哀怨凄悲,動人心腑。詩人借此以冤禽托寫恨懷,亦表達殷切的思念。
典故三:滄海月明珠有淚
傳說珠生于蚌,蚌生于海,每當月明宵靜,蚌則向月張開,以養(yǎng)其珠海,珠得月華,始極光瑩;又有南海鮫有泣淚,顆顆成珠的故事。計人借此把月珠淚合而為一,構成了一個朦朧的妙境,表達一種復雜的悵惘情懷,既有對其高曠浩凈的愛賞,又有于其凄寒孤寂的感傷。
典故四:藍田晶暖玉生煙
藍田的玉山為日光煦照,蘊藏其中的美玉的精氣冉冉上騰,遠察如發(fā),近觀卻元。詩人借此具有極高美學意味的理想景色,抒發(fā)一種對于高潔情感無法親近的悵恨。與典三所涵一致。
學習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習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習資料、學習資訊供大家學習參考,如學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09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