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稹的《菊花》既沒列舉“金鉤掛月”之類的形容詞,也未描繪爭芳斗艷的景象。而是用了一個比喻──“秋絲繞舍似陶家”。一叢叢菊花圍繞著房屋開放,好似到了陶淵明的家。秋叢,即叢叢的秋菊。東晉陶淵明最愛菊,家中遍植菊花。“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飲酒》),是他的名句。這里將植菊的地方比作“陶家”,秋菊滿院盛開的景象便不難想象。如此美好的菊景怎能不令人陶醉?故詩人“遍繞籬邊日漸斜”,完全被眼前的菊花所吸引,專心致志地繞籬觀賞,以至于太陽西斜都不知道?!氨槔@”、“日斜”,把詩人賞菊入迷,留連忘返的情景真切地表現出來,渲染了愛菊的氣氛。
秋瑾《菊》中的更多的是展現了她不媚世俗,無懼黑惡的氣節(jié).
兩首詩的典故都是出自陶淵明,但元稹的《菊花》所表達的是陶淵明淡對待得失,冷眼看盡繁華,暢達時不張狂,挫折時不消沉。一借鑒了陶淵明的《飲酒》.
而秋瑾的《菊》以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為典故.
一、原詩
菊(李商隱)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黃⑴。陶令籬邊色⑵,羅含宅里香⑶。幾時禁重露⑷,實是怯殘陽⑸。
愿泛金鸚鵡⑹,升君白玉堂⑺。
二、詞句注釋:
⑴融融:光潤的樣子。冶冶:艷麗的樣子。
⑵陶令:指陶淵明,因其主彭澤縣做過縣令,故稱陶令。
⑶羅含:字君長,東晉桂陽郡耒陽(今湖南未陽市)人。博學能文,不慕榮利,編葦作席,布衣蔬食,安然自得。官至散騎廷尉。年老辭官歸里,比及還家,階庭忽蘭菊叢生,時人以為德行之感。
⑷重露:指寒涼的秋露。
⑸殘:一作“斜”。
⑹金鸚鵡:金制的狀如鸚鵡螺的酒杯。泛:指以菊花浸酒。
⑺白玉堂:指豪華的廳堂,喻朝廷。
白話譯文:
暗淡的紫色,鮮艷的黃色。它們既有陶淵明籬邊菊花的色彩,又有羅含宅中的香味。菊花不怕露水的沾濕,可是害怕夕陽的來臨。愿意留在水邊暢飲的人的鸚鵡杯中,希望來到富貴人家豐盛的酒席上。
擴展資料:
創(chuàng)作背景
1、唐文宗開成四年(839),李商隱通過吏部考試,釋褐授官,做秘書省校書郎,但他在秘書省僅僅幾月就被調到地方,擔任宏農縣尉(今河南省靈寶縣)。到任不久,又遭受一次打擊,因為他把獄中死囚改判活罪,觸犯了觀察使孫簡,被罷官,正碰上姚合代孫簡任觀察使,又要他還任。
2、李商隱和姚合關系不錯,但他內心深處對自己屈居縣尉一事,始終不快,不甘久居,一心想入朝任職。開成五年(840),他的岳父王茂元入朝為官,他便告假攜眷到長安居住,以求汲引。此年九月四日,為謀求新的出路。他又辭去宏農縣尉。
3、到唐武宗會昌四年(844)。在楊弁之亂過后,他又移家永樂(今山西芮城縣)。他自述此時自己“遁跡丘園”,“前耕后餉”,“渴然有農夫望歲之志”(《重祭外舅司徒公文》)。這首詩即作于此時。
參考資料來源:
百度百科-菊
陶淵明是一位隱士,菊花大多生長在偏僻的地方,一副與世無爭的樣子,也花中的隱士,周墩頤在《愛蓮說》中寫到:“菊,花之隱逸者也”,想那時,陶淵明隱居的地方一定很孤寂,一般嬌艷名貴的花也不會在那生生長,只有菊花與他為伴。正因為這些,陶淵明對菊花有著特殊的好感,因此也有了“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悠閑與愜意。
詩句: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飲酒其七》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飲酒二十首其五》
三徑就荒,松菊猶存”;“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園日涉以成趣,門雖設而常關”;“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稓w去來兮辭》
酒能祛百慮,菊為制頹齡。 《九日閑居》
菊花,在日本還有一個非常有趣的傳說。古時候,從中國駛出一條大船,載了12個貴族童男童女,為尋找長生不老藥面遠航海外。作為交換,他們攜帶最為貴重的物品—金菊花。后來大船遭遇了風暴,被沖到一個無人的荒島,被迫在那里住下,繁衍子孫,并在島上種下了金菊花。之后那里的人們就自稱“日本帝國”。日本國旗上被大家誤認作太陽的圖案實際是一朵金色的菊花。而且日本天皇的象征符號也是一朵16瓣菊花。
梁代吳均《續(xù)齊諧記》一書:東漢時,汝南汝河一帶瘟魔為害,疫病流行,呻吟痛苦之聲遍布。有個名叫桓景的人,歷經艱險入山,拜費長房為師,學消災救人的法術。一天,費長房告桓景:"九月九日瘟魔又要害人,你快回去搭救父老親人。"并告訴他:"那天登高,再把茱萸裝入紅布袋里,扎在胳膊上;喝菊花酒,就能挫敗瘟魔,消除災殃。"桓景回鄉(xiāng),遍告鄉(xiāng)親,于九月九日那天,汝河洶涌澎湃,云霧彌漫,瘟魔來到山前,因菊花酒氣刺鼻、茱萸異香刺心,難于靠近。桓景揮劍激戰(zhàn),斬瘟魔于山下。傍晚,人們返回家園,家中"雞犬牛羊,一時暴死",而人們卻免受災殃。從此,重陽登高避災的風俗,就世代相傳了。
中國人對于花中四君子梅蘭竹菊的稱贊由來已久,自是達成共識。
其幽芳逸致,風骨清高,不做媚世之態(tài);滌人之穢腸而澄瀅其神骨,致人胸襟風度品格趣味于高尚之品性,深博世人愛意。 “蘭生幽谷,無人自芳”,據傳孔子稱之為王者之香。
而蘭之幽香我沒有領略過,想必其香氣自然是沁人心脾的美事。然其孤芳自賞的風喻,應是賢人逸士的高標自況;而“美人香草”之謂,也或多或少地透出有志之士不為世人所知的悲憤抑郁之意。
而竹,我小時常見。雖處北方凜冽酷寒之地,卻也是幾株勁節(jié)清高,灑風弄月,不無輕筠幽篁之致,至于竹香竹笑之屬,我實不大了解。
就是清代鄭板橋的《墨竹圖》,滿圖皆節(jié),僅數片葉,堅勁挺拔,氣勢沖霄,很具節(jié)操和傲岸,倒讓我深諳了竹之堅貞高潔的象征意味。 說到傲霜的菊花,當然要數陶淵明的偏愛,“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悠哉其樂。
然而,我想陶淵明所采的那菊,定不是花錢雇用花匠所植,而是普通的野菊罷了;淡泊清華,凌霜自得,自蘊情致而已,自然是現代的賞菊家所不屑于顧的。 對于剪雪裁冰、耐寒傲冷的梅,我只見過一株。
深黃的,磬口的,近乎晶瑩剔透的,于老干嫩枝之間,開些小花;疏影瀟灑,冷香四溢,煞是清韻高潔,讓人有脫俗之念,生妻梅之心。此中情趣,自非是追名逐利之人所可深味,更不是那種不甘寂寞者所能領悟的。
梅蘭竹菊四君子,千百年來以其清雅淡泊的品質,一直為世人所鐘愛,成為一種人格品性的文化象征,這雖然是自身的本性使然;但亦與歷代的文人墨客、隱逸君子的賞識推崇不無關系。而四君子之名的來源,我以為大概是出于古代的賢人君子,每每以梅蘭竹菊自況,而梅蘭竹菊四者也足以被用之來美喻其高風亮節(jié)之故吧。
基于這種內在的品德之喻,“四君子”之稱,也確實恰如其分了。
梅蘭竹菊指:梅花、蘭花、竹、菊花。被人稱為“四君子”。品質分別是:傲、幽、堅、淡。梅、蘭、竹、菊成為中國人感物喻志的象征,也是詠物詩和文人畫中最常見的題材,正是根源于對這種審美人格境界的神往,也是詠物詩文和藝人字畫中常見的題材,號稱花中四君子。四君子并非浪得虛名,它們各有特色 :
梅:探波傲雪,剪雪裁冰,一身傲骨,是為高潔志士;
蘭:空谷幽放,孤芳自賞,香雅怡情,是為世上賢達;
竹:篩風弄月,瀟灑一生,清雅澹泊,是為謙謙君子;
菊:凌霜飄逸,特立獨行,不趨炎勢,是為世外隱士。
明代黃鳳池輯有《梅竹蘭菊四譜》,從此,梅蘭竹菊被稱為“四君”。畫家用“四君子”來標榜君子的清高品德?!都挪堂分裉m菊四譜小引》:“文房清供,獨取梅、竹、蘭、菊四君者無他,則以其幽芳逸致,偏能滌人之穢腸而澄瑩其神骨?!彼木硬⒎抢说锰撁_實各有它的特色:梅,剪雪裁冰,一身傲骨;蘭,空谷幽香,孤芳自賞;竹,篩風弄月,瀟灑一生;菊,凌霜自行,不趨炎勢。關于梅蘭竹菊對梅蘭竹菊的詩一般的感受,是以深厚的民族文化精神為背景的。梅蘭竹菊,占盡春夏秋冬,中國文人以其為“四君子”,正表現了文人對時間秩序和生命意義的感悟。梅高潔傲岸,蘭幽雅空靈,竹虛心直節(jié),菊冷艷清貞。中國人在一花一草、一石一木中負載了自己的一片真情,從而使花木草石脫離或拓展了原有的意義,而成為人格的象征和隱喻。
屈原以“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名句,歌頌菊花高貴品質;以“春蘭兮秋菊,長無絕兮終古”,表明了潔身自好、永不與惡勢力同流合污的品格。晉代詩人陶淵明贊美菊花:“懷以貞秀枝,卓為霜下杰。”他辭官回歸故園,“三徑就荒,松菊猶存?!薄安删諙|籬下,悠然見南山?!彼跃諡橛?,其樂陶陶。
故事一
三國時代,曹操的兒子,魏文帝曹丕,曾經給他的好朋友鐘繇寫了一封談菊花的信。
信上寫到,派人送給他一束菊花,因為在秋天萬木凋謝的時節(jié),只有菊花絢麗多姿,茂盛地生長,可見它有些天地的真氣,是人可以延年益壽的好東西,因此送來供他研究長生的道理。
晉代名醫(yī)陶弘景也贊成人們吃菊花。并說:真菊花味甜,假菊花味苦。
詩人陶淵明也在他的詩中常提到服菊,并有“酒能祛百病,菊解制頹齡”的說法。人們愛菊,不但觀賞,也早就認識到菊的藥用和食用價值。
故事二
關于菊花,在日本還有一個非常有趣的傳說。
古時候,從中國駛出一條大船,載了12個貴族童男童女,為尋找長生不老藥面遠航海外。作為交換,他們攜帶最為貴重的物品—金菊花。
后來大船遭遇了風暴,被沖到一個無人的荒島,被迫在那里住下,繁衍子孫,并在島上種下了金菊花。
之后那里的人們就自稱“日本帝國”。日本國旗上被大家誤認作太陽的圖案實際是一朵金色的菊花。而且日本天皇的象征符號也是一朵16瓣菊花。
(一)、幽人高士之花。
菊花,幽獨淡雅,孤高傲世,向來是幽人高士隱逸情懷的象征。孟浩然的《過故人莊》抒寫詩人重陽訪友,崇尚隱逸的情懷。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前六句寫故舊之交,有約必至,招之即來,平平淡淡,至真至誠;寫村居環(huán)境,綠樹幽幽,青山依依,清淡幽靜而別有天地;寫主客歡飲,桑麻入話,場圃生情,貌似瑣碎而性情活現。六句詩告訴我們,賓主志在高山,情在流水,天然絕俗,一派純真。
最后兩句寫主客相約:重陽佳日,飲酒賞菊,再申心志,重溫舊情。菊花,是遠離塵俗、孤芳自賞的隱士生活的寫照,也是詩人潔身自好、高標獨步的人格情操的映射。
“還來”透露出詩人對這種淡泊寧靜,幽獨雅致的隱士生活的向往。皎然的《尋陸鴻漸不遇》活現友人流連山水,高蹈塵外的瀟灑風采。
“移家雖帶郭,野徑入桑麻。近種籬邊菊,秋來未著花。
扣門無犬吠,欲去問西家。報道山中去,歸來每日斜?!?/p>
前四句寫環(huán)境?;慕家巴猓s草叢生,桑麻成林;住宅附近,籬笆繞園,秋菊遍地,雖然時至秋日,不見花艷,卻可從這籬邊叢菊看出友人心性高潔,志趣淡雅。
后四句側面描寫友人的活動,遠離塵囂而流連山水,寄情世外而高標獨步,不以塵事為念,不以俗務為累,瀟灑不羈,疏放不俗,活脫脫一副高人逸士的襟懷風度。全詩寫菊喻人,凸現隱士風采。
(二)、感時傷懷之花。古人有重陽佳日登高望遠、飲酒賞菊的習俗。
詩人歷經戰(zhàn)亂,輾轉漂泊,或思鄉(xiāng)懷人,或悲愁嘆老,或傷時憂民,常常借助重陽登高、飲酒賞菊一吐胸中塊壘。岑參的《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由近及遠,推己及人,抒發(fā)詩人對國事的憂慮和對戰(zhàn)亂中人民疾苦的關切。
“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遙憐故園菊,應傍戰(zhàn)場開?!?/p>
一、二句說自己身逢戰(zhàn)亂登高無酒的凄情落寞,暗含對時局動蕩,佳節(jié)不幸的不平不滿。三四句寫詩人憐花思鄉(xiāng),憂國憂民。
長安故園戰(zhàn)火紛飛,硝煙彌漫,在血雨腥風之下,于斷垣殘壁之間,叢叢菊花寂寞開放,凋零破敗。觸目驚心的秋菊特寫,顯然已經突破了單純的惜花思鄉(xiāng)之情,而寄托著詩人對飽經戰(zhàn)亂憂患的人民的同情,對早日平定安史之亂的渴望。
全詩憐憫菊花,感傷時世,離亂苦恨,揪人心痛。杜甫的《九日》也是對花發(fā)慨,思親念鄉(xiāng),憂國憂民。
“重陽獨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臺。竹葉于人既無分,菊花從此不須開。
殊方日落玄猿哭,舊國霜前白雁來。弟妹蕭條各何在,干戈衰謝兩相催!”前四句說詩人因病戒酒,雖“抱病”登臺,卻“無分”飲酒,也無心賞菊,故而發(fā)號施令,“菊花從此不須開”,天真任性的話語折射出詩人生活的艱難困苦。
五六句對比思鄉(xiāng)。漂泊異地是殘陽如血,黑猿哀啼,自己不免淚下沾裳;回想故園是霜天秋晚,白雁南來,令人倍感親切。
對比之中流露出強烈的思親懷鄉(xiāng)之感。最后兩句以佳節(jié)思親作結,遙憐弟妹,哀愁嘆老,寄托漂零寥落之感。
“干戈”點明詩人身逢戰(zhàn)亂,流落天涯的悲苦處境。全詩悲病嘆老,傷時憂國,抒離亂之苦,發(fā)憤慨之思。
菊花,被染上了一層濃郁厚重的憂苦愁思,不賞心悅目,卻可以驚心動魄! (三)、堅貞高潔之花。菊花,不象牡丹那樣富麗,也沒有蘭花那樣名貴,但是,它傲霜抗寒,堅強不屈,它高潔幽雅,芳香四溢,引動了詩人的情思,激活了詩人的心智,促使他們寫下了一曲曲借菊傳情,托菊言志的頌歌。
元稹的《菊花》抒寫自己的愛菊之情,盛贊菊花的堅貞品格。“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一、二句寫愛菊,愛有多深?情有多濃?住宅周圍,遍植菊花,秋風送爽,菊花燦爛,詩人專心致志繞籬觀菊,以至于夕陽落山也不知不覺。
“遍繞”“日斜”兩個細節(jié)活現詩人賞菊入迷,流連忘返的情景。三、四句點明愛菊的原因:百花先謝而菊花后凋,歷盡風霜而堅貞不屈。
這是菊的神韻,也是詩人不畏權貴而耿直敢言,歷經貶謫而心志堅貞的風骨寫照。鄭谷的《菊》則贊頌菊花的高風亮節(jié)。
“王孫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鬢毛。露濕秋香滿池岸,由來不羨瓦松高?!?/p>
一、二兩句對比不同的人對菊的不同態(tài)度,初步點出菊的高潔。那些四體不勤、五谷不分的公子王孫把菊等同于野生雜草而不屑一顧,一般人們則在九月初九登高望遠,飲菊花酒,佩茱萸囊,還采擷菊花插在鬢發(fā)之間,可見人們愛菊成風,對菊是尊敬有加。
三、四兩句也是運用對比,更集中、更有力地表現出菊的高潔氣質和高尚品格。先描繪秋天早晨的景象:太陽初升,叢叢秀菊,飽含露水,濕潤晶瑩,明艷可愛;縷縷幽香,飄滿池岸,令人心曠神怡,神清氣爽。
再歌詠菊的品質,詩人以池塘岸邊的菊花與高屋瓦上的矮松(一種寄生在高大建筑物瓦檐處的植物)作對比,意在表明菊花雖生長在沼澤低洼之地,卻高潔、清幽,毫不吝惜地奉獻芳香;而瓦松雖踞高位,實際上“在人無用,在物無成?!痹谶@里,菊花被人格化了,作者賦予它以不求高位,不慕榮利的思想品質,“由來不羨”加重語氣,更突出了菊花的高尚氣節(jié)。
(四)、戰(zhàn)天斗地之花。唐代詩人林。
那是很早以前,大運河邊住著一個叫阿牛的人,家里很窮。
阿牛7歲就沒了父親,靠母親紡織度日。因為子幼夫喪,生活艱辛,阿牛的母親經??奁桶蜒劬Χ伎迚牧?。
在阿牛13歲的時候,他對母親說:“媽媽,你眼睛不好,今后不要再日夜紡紗織布了,我已經長大,我能養(yǎng)活你!”于是他就去張財主家做小長工,母子倆苦度光陰??上赡旰螅赣H的眼病越來越嚴重,不久雙目失明了。
阿牛想,母親的眼睛是為我而盲,無論如何也要醫(yī)好母親的眼睛。于是,他一邊給財主做工,一邊起早摸黑開荒種菜,靠賣菜換些錢給母親求醫(yī)買藥,但母親的眼病仍不見好轉。
有一天夜里,阿牛做了一個夢,夢見一個漂亮的姑娘來幫他種菜,并告訴他說:“沿運河往西數十里,有個天荒蕩,蕩中有一棵白色的菊花,能治眼病。這花要九月初九重陽節(jié)才開放,到時候你用這花煎湯給你母親吃,定能治好她的眼病。”
重陽節(jié)那天,阿牛帶了干糧,去天荒蕩尋找白菊花。原來這是一個長滿野草的荒蕩,人稱“天荒蕩”。
他在那里找了很久,只有黃菊花,就是不見白菊花。一直找到下午,阿牛才在草蕩中一個小土墩旁的草叢中找到一棵白色的野菊花。
這棵白菊花長得很特別,一梗九分枝,眼前只開一朵花,其余八朵含苞待放。阿牛將這棵白菊花連根帶土挖了回來,移種在自家屋旁。
經過阿牛澆水護理,所有的花朵都陸續(xù)綻開了。于是,他每天采下一朵白菊煎湯給母親服用。
當吃完了第七朵菊花之后,阿牛母親的眼睛便開始復明了。白菊花能治眼病的消息很快傳了出去,村上人和有名的中醫(yī)們紛紛前來觀看這棵不尋常的野菊花。
這一消息也傳到了張財主那里。張財主十分貪心,就讓阿牛將那棵白菊移栽到張家的花園里。
阿牛拒絕后,張財主便派了幾個手下人趕到阿牛家強搶那棵白菊花。在雙方爭奪下,白菊花被折斷了。
看見神奇的白菊花已經被毀,張財主的人十分失望地離開了。阿牛見這棵為母親治好眼疾的白菊被折斷了,十分傷心,坐在被折斷的白菊旁哭到天黑,直至深夜仍不肯離開。
半夜之后,他朦朧的淚眼前猛然一亮,上次夢見的那位漂亮姑娘突然又出現在他的身邊。姑娘勸他說:“阿牛,你的孝心已經有了好報,不要傷心,回去睡吧!”阿牛說:“這棵菊花救過我的親人,它被折死,叫我怎么活?”姑娘說:“這菊花梗子雖然斷了,但根還在,它沒有死,你只要將根挖出來,移植到另一個地方,就會長出白菊花?!?/p>
阿牛感覺到這個女孩不是一般人,問道:“姑娘,你是何人,請告知,我要好好謝你!”姑娘說:“我是天上的菊花仙子,特來幫助你,不需要報答,你只要按照一首《種菊謠》去做,白菊花定會種活。”緊接著,菊花仙子念道:三分四平頭,五月水淋頭,六月甩料頭,七八捂墩頭,九月滾繡球。
念完,菊花仙子就不見了。后來,阿牛按照菊花仙子的口訣小心地種植并照顧著菊花,那些菊花果然都拔蕊怒放了。
菊花有的秀麗淡雅,有的鮮艷奪目,有的昂首挺胸,紅的似火,白的似雪,粉的似霞,大的像團團彩球,小的像盞盞精巧花燈。這一團團、一簇簇的菊花,裝點了阿牛的村莊。
后來,阿牛的家鄉(xiāng)瘟魔為害,疫病流行,呻吟痛苦之聲遍布。阿牛擔心父老鄉(xiāng)親的安危,就告別母親,歷經艱險進到山中,尋找方士費長房學習消災救人的法術。
費長房告訴阿牛說:“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害人,你快回去搭救父老親人!記住,那天要讓人們登高,再把茱萸裝入紅布袋里,扎在胳膊上,還要喝菊花酒。做到這些事,就能挫敗瘟魔,消除災殃?!?/p>
阿?;剜l(xiāng)后,遍告鄉(xiāng)親,只有張財主一家不以為然。九月初九那天,汝河洶涌澎湃,云霧彌漫,瘟魔來到山前,因菊花酒氣刺鼻、茱萸異香刺心,難于靠近,只纏住了沒有飲用菊花酒的張財主一家。
傍晚,登高過后的村民們返回家園,張財主的家人和家中的雞犬牛羊都染上了瘟疫,好在其他人都免受災禍。從此,重陽登高避災,以及飲用菊花酒的風俗,就世代相傳了。
由于菊花具有驅趕瘟魔的神奇功效,人們都爭相種植,從此,菊花就開滿了人間大地,給人們帶來幸福和吉祥。菊花一般棵高20厘米至200厘米,莖色嫩綠或為褐色,除懸崖菊外多為直立分枝,頭狀花序頂生或腋生,一朵或數朵簇生。
舌狀花為雌花,筒狀花為兩性花。
學習鳥網站是免費的綜合學習網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習資料、學習資訊供大家學習參考,如學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18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