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首先物質的量只能用于微觀粒子 ~~~~你把從三個方向去理解~~第一個:個數(shù)。我們把NA(近似6.02 *1023)個粒子規(guī)定為一摩爾。公式~~n=N/NA=N/6.02 *1023 理解就是把它NA(近似6.02 *1023)看做一個集體~~有NA(近似6.02 *1023)這么多個粒子就是一個集體~一個物質的量~`一摩爾~和十二瓶啤酒就是一打啤酒一個意思~~第二個方面是:~~質量~~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當物質的質量等于他的相對原子或分子質量的時候它所有的粒子個數(shù)就是NA(近似6.02 *1023)也就是一摩爾~~18克水里面有NA(近似6.02 *1023)個水分子~~正好一摩爾~那只要我們知道物質的質量就可以知道它的物質的量是多少了~就除以他的相對原子或分子質量~所以得出公式~n=m/M ~~~~和上面的和起來你就可以知道了物質的量是一個把宏觀和微觀聯(lián)系起來的一個物理量~~我們知道質量相對原子分子質量就知道了粒子個數(shù)了~~~N/NA=N/6.02 *1023 =n = m/M
還有一個是第三方面~~體積~~注意這個只適用于氣體~~我們通過研究在相同情況下的相同物質的量的各種氣體所占有的體積是一樣的~~規(guī)定單位物質的量的氣體所占的體積叫做氣體摩爾體積Vm ~就一摩爾的氣體的體積是Vm ~~公式 n=V/Vm ~得出在標準大氣壓下1mol任何氣體的質量為22.4 L~~我們就規(guī)定了在標準大氣壓下的氣體摩爾體積為22.4~~n=V/Vm =V/22.4(如果不是標況就不是22.4了)
最后濃度~~最好理解~~就是單位體積的物質里面有多少摩爾的物質1.物質的量濃度. 公式c=n/V
關于稀釋~~你就記得由c=n/V 得n=c*V 我們稀釋是加水或別的東西~~溶液的溶質n沒有變化所以
c1*V1=n=c2*V2
給分吧~~我可是很用心的~~一個字一個的總結打的~~有什么不懂就問吧~~這方面就有點難理解~`但是對高中來說不難的~~多做題就好了~~
你好,我是一名已畢業(yè)的學生,我高一的化學學得挺好的。 其實那很簡單的。 我覺得你應該理解那幾條公式的各個字母代表什么,舉個例吧,n=m/M,n為物質的量,簡單來說就是有多少顆粒子,而國際上規(guī)定1mol物質都含6.02*10 的23次方個該物質的微粒,也就是說如果有6.02*10的23次方個氯化鈉分子,我們就說有1molNaCl。 而m為質量,就是表示有多少克,這個比較簡單,你應該懂得。M就是摩爾質量,所謂摩爾質量,你可以這么理解,就是說“多少克每摩爾”,舉個例,NaCl的摩爾質量為58.5g/mol,這個是說如果有1molNaCl,(即剛才說的有6.02*10的23次方個氯化鈉分子),既然有物質就應該有質量,那這1molNaCl的質量就是58.5g。 這就是摩爾質量,而摩爾質量的數(shù)值是等于該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所以做題摩爾質量是作為已知條件的。 現(xiàn)在我們做道題吧,如果有117gNaCl,那么它的物質的量是多少呢?
因為每58.5gNaCl就是1mol,(這就是氯化鈉的摩爾質量的意思)所以117g,也就是有2個58.5,那么就是2mol了。 那我們現(xiàn)在再看看公式:n=m/M, 現(xiàn)在m為117g,M為58.5g/mol,那么117/58.5就是等于2,單位為mol。所以就是2mol。
通過理解公式上的每個字母的意思,再來看公式,你就能從本質上理解,其他的那幾個公式也是那樣的。好好地學好這個知識吧,這很重要的。 就是這樣,理解了嗎? 實驗沒多少的 希望你會滿意
1.物質的量(n)是表示含有一定數(shù)目粒子的集體的物理量. 2.摩爾(mol): 把含有6.02 *1023個粒子的任何粒子集體計量為1摩爾. 3.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把6.02 X1023mol-1叫作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 4.物質的量 = 物質所含微粒數(shù)目/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 n =N/NA 5.摩爾質量(M)(1) 定義:單位物質的量的物質所具有的質量叫摩爾質量.(2)單位:g/mol 或 g..mol-1(3) 數(shù)值:等于該粒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或相對分子質量. 6.物質的量=物質的質量/摩爾質量 ( n = m/M ) 二、氣體摩爾體積 1.氣體摩爾體積(Vm)(1)定義:單位物質的量的氣體所占的體積叫做氣體摩爾體積.(2)單位:L/mol 2.物質的量=氣體的體積/氣體摩爾體積n=V/Vm 3.標準狀況下, Vm = 22.4 L/mol 三、物質的量在化學實驗中的應用 1.物質的量濃度. (1)定義:以單位體積溶液里所含溶質B的物質的量來表示溶液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質B的物質的濃度.(2)單位:mol/L(3)物質的量濃度 = 溶質的物質的量/溶液的體積 CB = nB/V 2.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配制 (1)基本原理:根據(jù)欲配制溶液的體積和溶質的物質的量濃度,用有關物質的量濃度計算的方法,求出所需溶質的質量或體積,在容器內將溶質用溶劑稀釋為規(guī)定的體積,就得欲配制得溶液. (2)主要操作 a.檢驗是否漏水.b.配制溶液 1計算.2稱量.3溶解.4轉移.5洗滌.6定容.7搖勻8貯存溶液. 注意事項:A 選用與欲配制溶液體積相同的容量瓶. B 使用前必須檢查是否漏水. C 不能在容量瓶內直接溶解. D 溶解完的溶液等冷卻至室溫時再轉移. E 定容時,當液面離刻度線1―2cm時改用滴管,以平視法觀察加水至液面最低處與刻度相切為止. 3.溶液稀釋:C(濃溶液)?V(濃溶液) =C(稀溶液)?V(稀溶液)。
根據(jù)新課標,有關摩爾的知識如下:
1、物質的量及其含義:
(1)物質的量:表示一定量的粒子的集體的物理量。單位:摩爾 符號:mol
(2)關于摩爾:
基準: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12克C-12所含的原子數(shù)即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單位:mol-1.符號:NA 近似值:6.02X10 23
運用注意:僅能用于微觀;使用時要用化學式標明所描述對象。
2、摩爾質量:單位物質的量的物質所具有的質量。公式:M=m/n 單位:g/mol
數(shù)值上等于該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或相對原子質量。
3、氣體摩爾體積:單位物質的量的氣體所具有的體積。公式:Vm=V/n 單位:L/mol
標準狀況下,其近似值為22.4L/mol
4、物質的量濃度:用單位體積的溶液中所含溶質的物質的量來表示溶液組成的物理量。
公式:c=n/V 單位:mol/L
單位物質的量的物質所具有的質量,稱為摩爾質量(molar mass),用符號M表示。
(摩爾質量=式量,單位不同,數(shù)字相同)當物質的質量以克為單位時,摩爾質量的單位為g/mol,在數(shù)值上等于該物質的相對原子質量或相對分子質量。對于某一純凈物來說,它的摩爾質量是固定不變的,而物質的質量則隨著物質的量不同而發(fā)生變化。
例如, 1 mol O2的質量是32 g,2 mol O2的質量是64 g,但O2的摩爾質量并不會發(fā)生任何變化,還是32 g/mol。根據(jù)科學實驗的精確測定,知道12g相對原子質量為12的碳中含有的碳原子數(shù)約6.02*10^23個(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
科學上把含有6.02*10^23個微粒的集體作為一個單位,叫摩爾。摩爾是表示物質的量(符號是n)的單位,簡稱為摩,單位符號是mol。
國際單位制中計量物質的量的基本單位,簡稱摩,國際符號mol。1971年第十四屆國際計量大會關于摩爾的定義有如下兩段規(guī)定:“摩爾是一系統(tǒng)的物質的量,該系統(tǒng)中所包含的基本單元數(shù)與0.012kg碳—12的原子數(shù)目相等?!?/p>
“在使用摩爾時應予以指明基本單元,它可以是原子、分子、離子、電子及其他粒子,或是這些粒子的特定組合。”上兩段話應該看做是一個整體。
0.012kg碳—12核素所包含的碳原子數(shù)目就是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NA),目前實驗測得的近似數(shù)值為NA=6.02*10^23。摩爾跟一般的單位不同,它有兩個特點:①它計量的對象是微觀基本單元,如分子、離子等,而不能用于計量宏觀物質。
②它以阿伏加德羅數(shù)為計量單位,是個批量,不是以個數(shù)來計量分子、原子等微粒的數(shù)量。也可以用于計量微觀粒子的特定組合,例如,用摩爾計量硫酸的物質的量,即1mol硫酸含有6.02*10^23個硫酸分子。
摩爾是化學上應用最廣的計量單位,如用于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溶液中的計算,溶液的配制及其稀釋,有關化學平衡的計算,氣體摩爾體積及熱化學中都離不開這個基本單位。 我們知道,1mol不同物質中所含的分子、原子或離子的數(shù)目是相同的,但由于不同粒子的質量不同,因此1mol不同物質的質量也不同。
那么,1mol不同物質的質量究竟是多少呢? 一種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是以12C質量的1/12作為標準,其他元素的原子質量跟它相比較后所得到的。通過對物質的量概念的學習,我們又知道1mol12C的質量為0.012kg,即0.012kg是6.02*10^23個12C的質量。
利用1mol任何粒子集體中都含有相同數(shù)目的粒子這個關系,我們就可以推知1mol任何粒子的質量。例如,1個12C與1個H的質量比約為12∶1,因此,1mol12C與1molH的質量比也約為12∶1。
由于1mol12C的質量為0.012kg,所以,1molH的質量也就為0.001kg。 對于原子來說,1mol任何原子的質量都是以克為單位,在數(shù)值上等于該種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
例如, O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6,1molO的質量為16g; Na的相對原子質量為23,1molNa的質量為23g。 對于分子來說,1mol任何分子的質量都是以克為單位,在數(shù)值上等于該種分子的相對分子質量(式量)。
例如, O2的相對分子質量為32,1molO2的質量為32g; NaCl的相對分子質量為58.5,1mol NaCl的質量為58.5g。 離子是原子得到或失去電子而生成的。
由于電子的質量很小,因此,原子在得到或失去電子后的質量仍然近似等于原子的質量。所以,對簡單離子來講,1mol任何離子的質量都是以克為單位,在數(shù)值上等于形成該種離子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
例如,可以推知: Na+的相對原子質量為23,1mol Na+的質量為23g; Cl-的相對原子質量為35.5,1mol Cl-的質量為35.5g。 對于較復雜的離子,如原子團來說,1mol任何原子團的質量都是以克為單位,在數(shù)值上等于構成該原子團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之和。
例如, SO42-的相對原子質量之和為96,1mol SO42-的質量為96g; NH4+的相對原子質量之和為18,1mol NH4+的質量為18g。 通過上述分析,我們不難看出,1mol任何粒子或物質的質量在數(shù)值上都與該粒子相對原子質量或相對分子質量相等。
我們將單位物質的量的物質所具有的質量叫做摩爾質量。也就是說,物質的摩爾質量是該物質的質量與該物質的物質的量之比。
摩爾質量的符號為M,常用的單位為g/mol或kg/mol①。 對于上面所舉例子來說,它們的摩爾質量分別為: O的摩爾質量為16g/mol; Na的摩爾質量為23g/mol; O2的摩爾質量為32g/mol; NaCl的摩爾質量為58.5g/mol; Na+的摩爾質量為23g/mol; Cl-的摩爾質量為35.5g/mol; SO42-的摩爾質量為96g/mol; NH4+的摩爾質量為18g/mol。
物質的量(n)、物質的質量(m)和物質的摩爾質量(M)之間存在著下式所表示的關系: n =m/M。
根據(jù)新課標,有關摩爾的知識如下:1、物質的量及其含義:(1)物質的量:表示一定量的粒子的集體的物理量。
單位:摩爾 符號:mol(2)關于摩爾:基準: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12克C-12所含的原子數(shù)即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單位:mol-1.符號:NA 近似值:6.02X10 23 運用注意:僅能用于微觀;使用時要用化學式標明所描述對象。
2、摩爾質量:單位物質的量的物質所具有的質量。公式:M=m/n 單位:g/mol數(shù)值上等于該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或相對原子質量。
3、氣體摩爾體積:單位物質的量的氣體所具有的體積。公式:Vm=V/n 單位:L/mol標準狀況下,其近似值為22.4L/mol4、物質的量濃度:用單位體積的溶液中所含溶質的物質的量來表示溶液組成的物理量。
公式:c=n/V 單位:mol/L。
一、物質的量的單位――摩爾 1.物質的量(n)是表示含有一定數(shù)目粒子的集體的物理量。
2.摩爾(mol): 把含有6.02 *1023個粒子的任何粒子集體計量為1摩爾。 3.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把6.02 X1023mol-1叫作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
4.物質的量 = 物質所含微粒數(shù)目/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 n =N/NA 5.摩爾質量(M)(1)定義:單位物質的量的物質所具有的質量叫摩爾質量.(2)單位:g/mol 或 g..mol-1(3) 數(shù)值:等于該粒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或相對分子質量. 6.物質的量=物質的質量/摩爾質量 ( n = m/M ) 二、氣體摩爾體積 1、氣體摩爾體積(Vm)(1)定義:單位物質的量的氣體所占的體積叫做氣體摩爾體積.(2)單位:L/mol 2、物質的量=氣體的體積/氣體摩爾體積n=V/Vm 3.標準狀況下, Vm = 22.4 L/mol 三、物質的量在化學實驗中的應用 1.物質的量濃度. (1)定義:以單位體積溶液里所含溶質B的物質的量來表示溶液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質B的物質的濃度。(2)單位:mol/L(3)物質的量濃度 = 溶質的物質的量/溶液的體積 CB = nB/V 2.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配制 (1)基本原理:根據(jù)欲配制溶液的體積和溶質的物質的量濃度,用有關物質的量濃度計算的方法,求出所需溶質的質量或體積,在容器內將溶質用溶劑稀釋為規(guī)定的體積,就得欲配制得溶液. (2)主要操作 a.檢驗是否漏水.b.配制溶液 1計算.2稱量.3溶解.4轉移.5洗滌.6定容.7搖勻8貯存溶液. 注意事項:A 選用與欲配制溶液體積相同的容量瓶. B 使用前必須檢查是否漏水. C 不能在容量瓶內直接溶解. D 溶解完的溶液等冷卻至室溫時再轉移. E 定容時,當液面離刻度線1―2cm時改用滴管,以平視法觀察加水至液面最低處與刻度相切為止. 3.溶液稀釋。
1、物質的量(n) ①物質的量是國際單位制中七個基本物理量之一。
②用物質的量可以衡量組成該物質的基本單元(即微觀粒子群)的數(shù)目的多少,它的單位是摩爾,即一個微觀粒子群為1摩爾。 ③摩爾是物質的量的單位。
摩爾是國際單位制中七個基本單位之一,它的符號是mol。 ④ “物質的量”是以摩爾為單位來計量物質所含結構微粒數(shù)的物理量。
⑤摩爾的量度對象是構成物質的基本微粒(如分子、原子、離子、質子、中子、電子等)或它們的特定組合。如1molCaCl2可以說含1molCa2+,2molCl-或3mol陰陽離子,或含54mol質子,54mol電子。
摩爾不能量度宏觀物質,如果說“1mol氫”就違反了使用準則,因為氫是元素名稱,不是微粒名稱,也不是微粒的符號或化學式。 ⑥使用摩爾時必須指明物質微粒的名稱或符號或化學式或符號的特定組合。
2.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NA): ①定義值(標準):以0.012kg(即12克)碳-12原子的數(shù)目為標準;1摩任何物質的指定微粒所含的指定微粒數(shù)目都是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個。 ②近似值(測定值):經過科學測定,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近似值一般取6.02*1023,單位是mol-1,用符號NA表示。
3.摩爾質量(M): ①定義:1mol某微粒的質量 ②定義公式:摩爾質量M=m/n ③摩爾質量的單位:克/摩。 ④數(shù)值:某物質的摩爾質量在數(shù)值上等于該物質的原子量、分子量或化學式式量。
⑤注意:摩爾質量有單位,是克/摩,而原子量、分子量或化學式的式量無單位。 4.氣體摩爾體積(Vm) ①定義:在標準狀況下(0℃,101kPa時),1摩爾氣體所占的體積叫做氣體摩爾體積。
②定義公式為:Vn=V/n ③數(shù)值:氣體的摩爾體積約為22.4升/摩(L/mol)。 ④注意:對于氣體摩爾體積,在使用時一定注意如下幾個方面:一個條件(標準狀況,符號SPT),一個對象(只限于氣體,不管是純凈氣體還是混合氣體都可),兩個數(shù)據(jù)(“1摩”、“約22.4升”)。
如“1mol氧氣為22.4升”、“標準狀況下1摩水的體積約為22.4升”、“標準狀況下NO2的體積約為22.4升”都是不正確的。 ⑤理解:我們可以認為22.4升/摩是特定溫度和壓強(0℃,101kPa)下的氣體摩爾體積。
當溫度和壓強發(fā)生變化時,氣體摩爾體積的數(shù)值一般也會發(fā)生相應的變化,如273℃,101kPa時,氣體的摩爾體積為44.8升/摩。 5.阿伏加德羅定律 ①決定物質體積的三因素:物質的體積由物質的微粒數(shù)、微粒本身體積、微粒間的距離三者決定。
氣體體積主要取決于分子數(shù)的多少和分子間的距離;同溫同壓下氣體分子間距離基本相等,故有阿伏加德羅定律:在相同的溫度和壓強下,相同體積的任何氣體都含有相同數(shù)目的分子。反之也成立。
②阿伏加德羅定律:在相同的溫度和壓強下,相同體積的任何氣體都含有相同數(shù)目的分子。 ③阿伏加德羅定律及推論適用的前提和對象:可適用于同溫、同壓的任何氣體。
6.阿伏加德羅定律的有關推論: (其中V、n 、p、ρ、M分別代表氣體的體積、物質的量、壓強、密度和摩爾質量。) ①同溫同壓下: ; ②同溫同體積: 。
7.標準狀況下氣體密度的計算 根據(jù)初中所學知識,密度=質量÷體積,下面我們取標準狀況下1mol某氣體,則該氣體的質量在數(shù)值上等于摩爾質量,體積在數(shù)值上等于摩爾體積,所以可得如下計算公式: 標況下氣體的密度(g·L-1)=氣體的摩爾質量(g·mol-1)÷標況下氣體的摩爾體積(L·mol-1)。 8.物質的量濃度 濃度是指一定溫度、壓強下,一定量溶液中所含溶質的量的多少。
常見的濃度有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溶液中溶質的體積分數(shù),以及物質的量濃度。 ①定義:物質的量濃度是以單位體積(1升)溶液里所含溶質B的物質的量來表示溶液組成的物理量。
②定義公式為:C=n/v ③單位:常用mol/L ④注意:溶液體積的計算及單位。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jù)《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11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