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水是水網(wǎng)地區(qū)兒童常見的意外事故,包括失足落井或掉入水缸、糞缸,也是游泳中最嚴重的意外事故。
溺水后由于口鼻內吸入大量的水分阻塞呼吸道而引起窒息反應,也可以由于入水后驚慌恐懼,驟然寒冷引起反射性喉頭痙攣,以致呼吸道梗阻或心跳驟然停搏。因此溺水后大多出現(xiàn)呼吸障礙或心跳停止而死亡,經(jīng)搶救恢復呼吸心跳后,可因缺氧、腦水腫造成不同程度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損害,同時可出現(xiàn)血流動力學及血液生化學的一系列改變。
[急救處理]
救出水面后應分秒必爭地進行搶救,搶救的原則是就地搶救,立即恢復呼吸道通暢及復蘇心臟搏動,解決缺氧,加強護理,預防和治療臨床并發(fā)癥。
1.倒出積水 清除阻塞在口鼻的淤泥,爛草、嘔吐物等,立即將衣物紐扣解開,拉出其舌,使呼吸遭通暢,然后將患兒頭部下垂,腹部置于救者肩部,頭足下垂,快步奔跑,借重力學作用使呼吸道內的積水迅速排出。并立即進行人工呼吸。
2。心臟復蘇 呼吸、心跳已停止者立即握住其鼻孔,做口對口呼吸。若病兒牙關緊閉不宜經(jīng)口吹氣時時,亦可采取口對鼻吹氣法,同時注意觀察其胸部之起伏,若無起伏應立即校正頭位和體位及進一步清除口腔內弄物,與此同時,尚需立即進行心臟按壓術,吹氣頻率14~22次/分,按壓頻率80~100次/分,應堅持到攜帶有藥物箱及簡易人工呼吸器的搶救人員到達。經(jīng)就地藥物復蘇后立即轉院作進一步搶救和治療。轉院的途中密切觀察病情并注意保暖。
一、如何防溺水: 1.不要私自在海邊、河邊、湖邊、江邊、水庫邊、水溝邊、池塘邊玩耍、追趕,以防滑入水中; 有句俗語:有事無事江邊走,難免有打濕腳的時候。
2.嚴禁學生私自下水游泳,特別是中小學生必須有大人的陪同并帶好救生圈; 3.嚴禁中小學生私自外出釣魚,因為釣魚蹲在水邊,水邊的泥土、沙石長期被水浸泡,而變很松散,有些水邊長年累月被水浸泡還長了一層苔蘚,一踩上去就滑入水中,即使不滑入水中都有被摔傷的危險; 4.到公園劃船,或乘坐船時必須要坐好,不要在船上亂跑,或在船舷邊洗手、洗腳,尤其是乘坐小船時不要搖晃,也不要超重,以免小船掀翻或下沉; 5.在坐船時,一旦遇到特殊情況,一定要保持鎮(zhèn)靜,聽從船上工作人員的指揮,不能輕率跳水。如果出現(xiàn)有人溺水,更不要冒然下水營救; 6.遇到大風大雨、大浪或霧太大的天氣,最好不要坐船,也不要在船上玩;8.不要在水中長時間憋氣,容易7.如果不慎滑落水中,應吸足氣,拍打著水,大聲地呼救;憋氣死亡; 9.如果不幸溺水,當有人來救助的時候應該身體放松、讓救助的人托住腰部; 10.當自己特別心愛的東西,掉入水中時不要急著去撈,而應找大人來幫忙; 當然,游泳是廣大青少年喜愛的體育鍛煉項目之一。
然而,不做好準備、缺少安全防范意識,遇到意外時慌張、不能沉著自救,極易發(fā)生溺水傷亡事故。 二、為了確保游泳安全,防止溺水事故的發(fā)生,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不要獨自一人外出游泳,更不要到不摸底和不知水情或比較危險且宜發(fā)生溺水傷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
選擇好的游泳場所,對場所的環(huán)境,如該水庫、浴場是否衛(wèi)生,水下是否平坦,有無暗礁、暗流、雜草,水域的深淺等情況要了解清楚; 2、必須要有組織并在老師或熟悉水性的人的帶領下去游泳。以便互相照顧。
如果集體組織外出游泳,下水前后都要清點人數(shù)、并指定救生員做安全保護; 3、要清楚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平時四肢就容易抽筋者不宜參加游泳或不要到深水區(qū)游泳。要做好下水前的準備,先活動活動身體,如水溫太低應先在淺水處用水淋洗身體,待適應水溫后再下水游泳;鑲有假牙的人士,應將假牙取下,以防嗆水時假牙落入食管或氣管; 4、對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后不能逞能,不要貿然跳水和潛泳,更不能互相打鬧,以免喝水和溺水。
不要在急流和漩渦處游泳,更不要酒后游泳; 5、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覺得身體不舒服,如眩暈、惡心、心慌、氣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6、在游泳中,若小腿或腳部抽筋,千萬不要驚慌,可用力蹬腿或做跳躍動作,或用力按摩、拉扯抽筋部位,同時呼叫同伴救助; 7、在游泳中遇到溺水事故時,現(xiàn)場急救刻不容緩,心肺復蘇最為重要。將溺水者救上岸后,要立即清除口腔、鼻咽腔的嘔吐物和泥沙等雜物,保持呼吸通暢;應將其舌頭拉出,以免后翻堵塞呼吸道;將溺水者的腹部墊高,使胸及頭部下垂,或抱其雙腿將腹部放在急救者肩部,做走動或跳動"倒水"動作。
恢復溺水者呼吸是急救成敗的關鍵,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可采取口對口或口對鼻的人工呼吸方式,在急救的同時應迅速送往醫(yī)院救治。 二、預防溺水的措施: 1.小學生應在成年人的帶領下游泳; 2.小學生不能獨自在水塘邊、小河邊等玩耍;特別要注意的是那種沒有人去的水塘要避免去。
還有水草較多的地方; 3.不能去豎有禁止游泳牌子的地方游泳,特別是在暑假,不能在沒有成年人的看護下邀請好友去水塘邊游泳; 4.不會游泳者,不能去水較深的區(qū)域,謹防溺水事件發(fā)生。不會游泳者,身邊要有成年人,游泳圈對于一個不會游泳的來說是沒用的; 5.在游泳前要做好適當?shù)臏蕚浠顒?,以防在水里時抽筋;。
溺水的孩子被救上來以后,經(jīng)過初步的搶救,可能恢復了呼吸、心 跳,暫時脫離了生命危險,但這不代表就萬事大吉了,家長還要注意孩 子有沒有外傷,尤其是顱腦、頸椎損傷。
有時會發(fā)生這種情況:孩子淘氣, 跳水玩兒,一個猛子扎進水里,磕到了頭部,導致了溺水。 孩子有點兒 擦傷、碰傷,哪怕骨折都不怕,就怕孩子有顱內損傷,或者頸椎損傷。
通常,孩子受傷后的24小時內,應該嚴密觀察,父母要仔細觀察孩 子在這段時間的表現(xiàn)和狀態(tài),如果孩子出現(xiàn)下列任何一種情況,都要盡快到醫(yī)院進行檢查:① 哭鬧30分鐘以上,怎么安慰也沒用;② 反復嘔吐兩次及以上;③ 鼻孔或外耳道出現(xiàn)流血或流“水”一樣的液體;④ 眼眶的周圍出現(xiàn)疲青;⑤ 出現(xiàn)頭暈、惡心、嘔吐、頭疼、總想睡覺、抽搐、意識模糊,甚至昏迷不醒、說話或走路的能力下降。 如果孩子睡覺,可根據(jù)情況每兩小時叫醒孩子一次,如果叫不醒, 應迅速帶孩子去醫(yī)院診治。
另外,賈大成們都有這么個印象,溺水的人救上來之后要控水,甚至新聞里還有背著溺水的孩子跑圈,把孩子救活的報道。我在這里說一下, 這樣的孩子不背著跑也能救活,他的呼吸、心跳肯定沒有停止,只是暫 時喪失意識了而已。
提示:在造成幼兒以上的孩童死亡原因第一位的意外事故中便是溺水事故。不只是池塘和河川,小孩子把臉放到洗臉盆和水盆中而導致窒息的意外也不少。家長應掌握一定的救護知識。 最多的便是水深入肺部而引發(fā)窒息的情形,另外還有因聲帶附近的痙攣(喉頭痙攣),空氣進不到肺部的窒息,以及突然接觸冷水所引發(fā)的反射性心臟停止跳動等情形。這些都是因缺氧所造成的意識消失,時間過久便會引起腦細胞的障礙。 (1)無氧狀態(tài)是腦部的致命點 人體肺部所吸入的氧氣中的1/5全為腦部所用,因此氧氣不足時,首當其沖的便是腦部。 一般而言,無氧狀態(tài)若持續(xù)3。6分鐘,便會引發(fā)腦障礙。但當人體溺在冰冷的水中而導致體溫的下降時,腦的代謝會跟著變慢,需氧量自然也會減少,因此即使心臟停止跳動了20~ 30分鐘以上,還是有救活的可能。 溺水時身體內所發(fā)生的變化方面,有因氧氣不足所引發(fā)的腦部機能障礙,時間一久還會造成腦組織的障礙形成。甚至變成所謂的血液酸性化(又稱為酸中毒)。治療上則應以氧氣的補充、酸中毒的治療等為主。 (2)心臟仍在跳動著嗎?還有呼吸嗎? 在開始緊急救助前首先要注意的,則是呼吸和心跳兩項。 若不見呼吸,便應立刻從人工呼吸(吹氣呼吸法)著手。喝進大量水而腹部膨脹時,可迅速地催吐,千萬不能花太多時間在這一步驟上。 若是還可以看到左胸有跳動的跡象,能摸得到脈動的話就太好了。不熟悉的話或許有點難,但這時可以用耳朵直接貼近心臟去聽聽心跳的聲音。要是呼吸停止,瞳孔也放大的話,便有可能連心跳都停了。 萬一心跳停止的話,便要將人工呼吸和心臟一起進行了。首先做2~3分鐘的人工呼吸,再確認一下心跳。唇色和臉色一有稍微的好轉,便是有心跳的證明。至于手腕的脈搏和頸部、鼠蹊部的動脈跳動,即使心跳正常,不熟練的人還是很難摸得準。 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都是最佳的救治方法。總之,氧氣的補充是面對溺水孩子時的首要步驟。在這之間再請人叫來救護車,并持續(xù)不斷地進行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臟按壓的急救。另外,在小孩冰冷的身體上不要忘了加蓋大毛巾或毛毯以保溫。 (3)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 ①口對口人工呼吸法。 讓病兒仰臥位,盡快地清除患兒口鼻中的污物、分泌物??趯诖禋鈺r,左手把患兒的鼻孔捏住,避免吹進去的氣從鼻孔流走;一口氣吹完后,救護者的嘴稍稍離開,同時放松捏鼻的手,讓體內的廢氣排出來,這就是一次人工呼吸。按此動作,有節(jié)律地進行,一般每分鐘12~15次左右 ②俯臥壓背式人工呼吸。 患兒取俯臥位,頭偏向一側,兩臂伸展,使胸部擴張。救護人員兩腿屈膝跪于患兒大腿兩旁,用手平放其背部肩胛骨下角、脊柱的兩側。壓胸時俯身向前,慢慢用力向前向下推壓其背部,當救護人員的肩膀與患兒肩膀在一直線時,不再用力。這個推壓過程是將患兒肺里的空氣壓出,是一次呼氣;停止推壓后,胸廓擴張,空氣進入肺內,是一次吸氣。這樣一壓一松進行人工呼吸,每分鐘15。18次左右。 ③仰臥式人工呼吸法。 取仰臥位,為防止舌頭后墜而阻塞呼吸道,應將舌頭拉出并用一條帶子予以固定。救護人員跪于患兒兩腿旁,雙手平放在患兒胸部兩下方,向下向前用力推壓,身體前傾用力,當肩膀前傾至患兒肩膀一直線時,停止用力,救護人員恢復原來位置,這樣患兒產(chǎn)生一次呼吸動作。這樣有節(jié)律地進行,每分鐘15次左右 ④胸外心臟按壓的方法。 胸外心臟按壓時讓患兒仰臥于平整的硬地或木板床上,不要平躺在擔架、軟床上,否則效果不佳。救護人員站于患兒右側,雙手重疊放在患兒胸骨下1/3處,用手掌根部用力垂直地、沖擊性地向下擠壓胸部,使胸骨下陷2。3厘米,從而到胸腔內的心臟,然后放松,這樣有節(jié)律地、放松,每分鐘60次左右。擠壓的力量要根據(jù)病兒具體情況而定,如年幼兒可用單手擠壓法,新生兒只需用兩拇指就行。擠壓次數(shù)對新生兒和年幼兒也要快些,每分鐘可增至次左右。 ⑤人工呼吸與胸外心臟按壓同時進行。 當呼吸和心跳同時停止時,需要同時做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進行搶救。具體配合方法是胸外按壓4~5次,口對口人工呼吸1次,即心臟按壓和人工呼吸之比是4:1~ 5:1。在吹氣時,心臟按壓要暫停進行(見圖7)。每進行30秒鐘檢查一下心跳和呼吸,如果心跳次數(shù)每分鐘已超過60~80次,可以停胸外按壓,維持人工呼吸,直到呼吸恢復后才停止人工呼吸。然后,以最快的速度轉送繼續(xù)搶救治療。
溺水是水網(wǎng)地區(qū)兒童常見的意外事故,包括失足落井或掉入水缸、糞缸,也是游泳中最嚴重的意外事故。
溺水后由于口鼻內吸入大量的水分阻塞呼吸道而引起窒息反應,也可以由于入水后驚慌恐懼,驟然寒冷引起反射性喉頭痙攣,以致呼吸道梗阻或心跳驟然停搏。因此溺水后大多出現(xiàn)呼吸障礙或心跳停止而死亡,經(jīng)搶救恢復呼吸心跳后,可因缺氧、腦水腫造成不同程度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損害,同時可出現(xiàn)血流動力學及血液生化學的一系列改變。
[急救處理] 救出水面后應分秒必爭地進行搶救,搶救的原則是就地搶救,立即恢復呼吸道通暢及復蘇心臟搏動,解決缺氧,加強護理,預防和治療臨床并發(fā)癥。 1.倒出積水 清除阻塞在口鼻的淤泥,爛草、嘔吐物等,立即將衣物紐扣解開,拉出其舌,使呼吸遭通暢,然后將患兒頭部下垂,腹部置于救者肩部,頭足下垂,快步奔跑,借重力學作用使呼吸道內的積水迅速排出。
并立即進行人工呼吸。 2。
心臟復蘇 呼吸、心跳已停止者立即握住其鼻孔,做口對口呼吸。若病兒牙關緊閉不宜經(jīng)口吹氣時時,亦可采取口對鼻吹氣法,同時注意觀察其胸部之起伏,若無起伏應立即校正頭位和體位及進一步清除口腔內弄物,與此同時,尚需立即進行心臟按壓術,吹氣頻率14~22次/分,按壓頻率80~100次/分,應堅持到攜帶有藥物箱及簡易人工呼吸器的搶救人員到達。
經(jīng)就地藥物復蘇后立即轉院作進一步搶救和治療。轉院的途中密切觀察病情并注意保暖。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4.279秒